郝景芳獲得雨果獎,你知道她是戰勝了誰嗎?史蒂芬·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作者郝景芳和譯者劉宇昆
繼去年劉慈欣的《三體》之後,科幻作家郝景芳憑藉《北京摺疊》又獲得了一次雨果獎,這次是中短篇小說的精選單元。
短短一年,從長篇到中篇,從男作家到女作家,從「60後」到「80後」,中國科幻正站上世界文壇。
鑒於有些讀者不了解科幻,不知道雨果獎,我這裡還是普及一下。
雨果獎,是」世界科幻協會」(World Science Fiction Society,簡稱WSFS)所頒發的獎項,自1953年起每年在世界科幻大會(World SF Convention)上頒發,正式名稱為「科幻成就獎」(The Science Fiction Achievement
Award),為紀念「科幻雜誌之父」[雨果·根斯巴克](HugoGernsback),命名為[雨果獎]。
雨果獎、星雲獎堪稱科幻藝術界的[諾貝爾獎。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郝景芳的《北京摺疊》這次力壓獲獎熱門史蒂芬·金的《訃告》,堪稱很不容易的一次勝利。
有時一個獎項的成色,也要看對手的分量。
史蒂芬·金,赫赫有名的現代驚悚小說大師。
6次獲布萊姆·斯托克獎,6次獲國際恐怖文學協會獎,1996年獲歐·亨利獎。
2003年,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終身成就獎。
2004年獲世界奇幻文學獎「終生成就獎」;2007年獲愛倫·坡獎「大師獎」;2008年獲英國恐怖小說作家協會「史鐸克獎」。
現代驚悚小說大師—史蒂芬.金
說起他的作品,那更是膾炙人口,廣為流傳。
《死光》、《綠里奇蹟》、《肖申克的救贖》、《黑暗塔》,《魔女嘉莉》很多都被改編成了電影。
經典的不能再經典的《肖申克的救贖》
所以戰勝這樣一個寫法純熟又腦洞大開的作家是很不容易的。
「雨果獎」主要是靠讀者投票來決定獲獎者的,正是郝景芳觸動了跨國家跨社會的痛處,她引起的共鳴才如此強烈。
說說作品吧,《北京摺疊》講北京分成三個空間,上層是管理者、中層大多是白領,下層是清潔工,每過24小時,北京就會翻轉、摺疊,將三個空間的人物理隔絕起來。
在這樣的背景下,郝景芳講了一個第三空間的清潔工老刀的一天。
郝景芳創作的《北京摺疊》嚴格意義上說是一部「軟科幻」,故事探討了城市社會發展的某種可能性,以警示未來。
她在書中構建了一個不同空間、不同階層的北京,可像「變形金剛般摺疊起來的城市」,卻又「具有更為冷峻的現實感」。
故事多源自她自己的生活日常,記敘現實的人情悲暖。
作品通過描述主人公老刀為給養女籌集幼兒園學費在不同維度之間冒險穿行,展示了三個空間截然不同的社會面貌。
第一空間一派上流景象,那裡有的全是我們在現實世界裡所知道的美好事物。
第二空間充滿忙碌,但秩序井然。
第三空間裡2000萬人是垃圾工,剩下3000萬靠販賣衣服、食物、燃料和保險為生,它很像是中國大城市城鄉結合部的超現實寫照。
郝景芳此前接受採訪時表示,小說是現實的推演。
「如果你願意把目光放低一寸,就不可能看不見看似平的世界中的巨大鴻溝:另一些人生活在沉重的現實引力下,過著難以想像的生活。
」
在郝景芳看來,純文學主要關注現實空間,並表達現實空間;科幻或奇幻文學,則關注虛擬空間,也表達虛擬空間。
她將自己的創作歸結為介於兩者之間的「無類型文學」,即關心現實空間,表達虛擬空間。
在科幻設定之外,以大筆墨塑造人物、完善故事。
不過必須提到的,就是負責《北京摺疊》翻譯的劉宇昆了。
劉宇昆本人也是科幻作家,現居美國,可以說他本人深刻的跨文化知識、良好的品味和勤奮的品質讓他成為了中國科幻文學推廣的重要人物。
至今,他前後翻譯的《三體》、《北京摺疊》、《麗江的魚兒》都獲獎了。
劉宇昆
去年十月,英文版《三體》開印,很多出版社和書店內部人士看過之後,在亞馬遜上留下評論,除了讚揚作品本身,還提到了翻譯:「本書的英文翻譯不可思議地好,流暢得如同我想像中的中文原著一樣。
譯者在本書中插入了大量很有用的註腳,讓讀者了解到本書中基於中國歷史的人物、地點和事件。
」
郝景芳獲獎後說,自己的獲獎有助於科幻在國內繼續慢慢變熱;未來的創作計劃之一是把《北京摺疊》這個故事寫完,按照一開始的想法,變成一個長篇。
郝景芳更表示,她不希望自己的小說成真,相信這也是所有她這篇小說讀者的共同願望。
她以文學誇張的特有方式指出了問題,吸引了目光,這必將有助於抵制社會分化和階層固化的機制迎難而上,為世界添加一份希望。
科幻電影《逆世界》中的社會分化很形象,富人在天上,窮人在地下
《北京摺疊》獲得雨果獎提名後,郝景芳和國內外的一些讀者對這個小說進行過探討。
中國讀者的關注,主要集中在社會分層、社會不平等、北京的特殊性等方面;美國的讀者則更多地與她探討自動化對人類的影響,他們認為自動化不可避免,這些低水平的勞工該怎麼安排?
「反映出你關注的內容與你生活的環境有關。
」郝景芳說。
每一個科幻小說,都是作者價值觀的表現。
本科和研究生都是天體物理學專業的郝景芳說:「天體物理學界認為,人類去外太空發展是非常不划算的,地球上的資源足夠人類使用。
只是一個如何治理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