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京說定州十二:邢邑 回望古城遠去的背景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振京說定州》欄目開通啦!本欄目每周一期,在周三或周四進行發布,由號稱「定州活化石」的韓振京老師主筆,希望通過這個欄目,能夠更好的向大家推廣定州的風土人情、歷史文化等知識。

韓振京,河北省定州市人,中共黨員,生於1954年8月26日,大學專科文化,副教授級職稱,現任《定州市志》、《定州年鑑》主編。

為中國紀實文學研究會會員、中國民俗學會會員,河北省地方志學會理事、保定市新世紀學術和技術帶頭人,保定市級勞模,定州市文化名人。

韓振京自1970年入伍並參加工作,1980年從事文秘工作,在《中國歷史文化研究》、《中國地方志》、《中州古今》、《燕趙文化》、《河北地方志》、《三元論壇》、《鄉音》《荷花澱》等雜誌,《國防戰士報》、《河北日報》、《保定日報》等發表文章200餘篇。

1989年始專業從事方誌與文史編纂研究,主編出版的主要著述有《定州市志》、《定州市志(1990——2008)》、《定州年鑑》(三卷)、《定州市教育志》、《定州簡史》、《定州市風物誌》、《定縣地名志》、《蘇東坡與定州》、《定州歷史名人圖譜》、《定州市第一屆修志文集》、《中山文化縱覽》、《百孝善為先》、《定州歷史編年》、《定州讀本》等十幾部上千萬字,其中《定州市志》、《定州市教育志》、《定州第第一屆修志文集》、《定州風物誌》、《定縣地名志》分獲河北省優秀成果一、二、三等獎。

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一部二千多年前的著述《韓非子•難二》記載的這樣一則故事,引起了我的極大興趣,講述的是魏文侯統治中山國時期,李克為中山相,每年要召開例會,讓各地官員在會上如實匯報自己轄區一年來的經濟情況,以把握全局,調整稅賦,做好預算。

在匯報過程中,李克都不時地插話詢問或點評勉勵幾句,唯獨在苦陘縣令匯報時一言不發。

見此情景,手下人會後問道:「相爺為何對苦陘縣令匯報所說的不作任何表態呢?」李克說:「這個苦陘縣縣令的官位恐怕保不住了,因為他撒謊。

我曾經到過苦陘,對那裡的情況基本了解,苦陘既沒有山林澤湖這些有利條件,也沒有其它方面特殊優勢,但這個縣令報上來的收入卻很多,話說起來讓人感覺動聽,數字看起來悅目,其實都不合實際情況,我不喜歡聽假話,更不接受沒有實際用途和來路不當的東西。

」第二天,李克親自起草公文,免去了弄虛作假的苦陘縣令的職務,另任踏實能幹的人擔當其職。

故事裡所說的苦陘縣,就是現在的定州邢邑。

如今,又經過了幾十年的資料積澱,當我把自己所知道的人和事,告訴了有些邢邑村的朋友和鄉親時,大都十分驚詫,甚至有上歲數的人居然還動了情:原來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這麼悠久,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它曾經是那樣的繁華或顯赫,卻一直又表現的那麼從容淡定,步履和緩。

當我們親手拆毀那座古城時,當我們廢棄那些殘垣斷壁和破磚爛瓦時,根本沒有想過它的價值,更沒想過在這片充滿了生命熱度和未來希望的土地上,養育過多少忠貞剛毅,多少文人雅士,多少賢達匠人……

兩漢中山國地圖

北魏地圖魏昌_

清代《直隸定州志·邢邑圖》

清代《直隸定州志·鄉約》

舊志記載

舊志記載2

苦陘•是個充滿滄桑感的記憶符號

邢邑作為古人類聚落址,其建城史和中山國同步。

由於朝代的更替,建置沿革地名稱謂多變,轄域面積有大小盈縮之分。

有文獻記載,最初的先民開發,始自大禹治水,為了防患水害,疏浚蘭河漕道(沙河南支),築土城,龜突累基,護佑生民。

由於地處太行山脈中斷隘道而得名,苦者,竭力而為之意。

另有說法,系春秋時期,該地為方國發配徭役拘囿俘民墾植的地方,所以冠名苦陘。

不管哪種說法,其共同點就是,苦陘作為一座古老的城鎮距今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

清代雍正朝《定州志》記載:邢邑,戰國時為苦陘,屬中山國。

西漢高祖初年設苦陘縣。

新莽時改名北陘。

東漢光武建武二年(公元57年)封杜茂為苦陘侯。

章帝時,改苦陘為漢昌。

之後魏文帝改魏昌,隋文帝開皇十六年(596年)仍舊設置改名隋昌。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改名唐昌。

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改名陘邑,這也是邢邑的最初得名。

宋代之後廢置,地區劃入無極。

明洪武二年(1369年),邢邑重新劃歸定州至今。

為了印證古人所記史實,尋蹤苦陘古城的遺蹟,我們中山文化研究院的幾位同仁,帶著幾多思古幽情和獵奇,來到這座風雨滄桑的老城,採風尋訪,一探究竟。

這是一個擁有一萬多居民的大村鎮,40多米寬的迎賓道,橫跨著聳入雲天的電訊傳輸中繼塔,老遠的就向來自各方的賓朋招手致意。

穿過村內街巷,我們首先感受到的是沉寂的時尚和衰落的璀璨,從行人漫不經心的樣了里,嗅到了幾分閒散和慵懶氣息。

第一印象中的我追問自己,如今的邢邑,還有什麼能與歷史上的文化建樹可媲美?

有位高人曾多次說過這樣一句話:你看到的未必是真實的。

我從突兀隆起的十字街,踏過一條條昔日用牆土塹起的路基,極力尋找那些流年往事的記憶。

在鄉鎮主要領導的陪同下,首先接觸到了幾位鄉老和村民。

從他們很重的方言兒化音的交流中和深邃的目光里,感到了一種文化的堅守和多少流露出對現實的無奈。

郭成林,一位退休教師,曾當過多年村幹部,現已74歲的他撰寫了數萬字的邢邑概況,較全面、真實記述了邢邑村歷史和現狀。

在他的印象中,苦陘、玄陽城、姑嫂城、瓦崗寨,作為形象化了老城印記,僅僅是停留於祖輩的傳說中,已徹底消失在時代的變遷里。

現在感覺最為惋惜的是,遠去的苦陘城自不必說,凡是花甲以上的老人都有印象,老城、老街、老宅子,老廟、老井、老作坊,均已蕩然無存。

唯獨能看見的是幾棵老樹和村落街巷。

他說,現在看來,這些都裹挾著濃濃的鄉愁和遊子的桑梓之情啊!

在上午兩個多小時的座談中,我們始終沿著邢邑曾經的曾經,一切的一切進行梳理,試圖以這種方式,讓我們進一步感受邢邑人骨子裡儲存的那種自傲和英氣,讓定州當代這個最「牛」的村鎮,進而喚醒這個歷史文化名村、名鎮應有的記憶。

座談

邢邑城牆遺址

苦陘城遺址

北護城河

大廟柱石

漢墓磚券

無言地講述

陶瓮

鉤沉·突訪的不速之客,最大的幸運是收穫

郭成林、李新國、李新民、郭方成、郎志平、郭中選等都是村裡六七十歲的老人,聽說我們來到了村裡搞調查,誰都二話沒說放下手中的活計趕到村委會,在他們的熱情幫助下,讓我們聽到、看到、觸摸到了邢邑古城的基本輪廓。

這是一座約1500米×1200米的方形古城,原來高約三丈的城牆,外圍仍殘存有寬約3米、深1.5米的護城河,雖然萎縮了許多,但仍不失當年的雄闊。

一塊碩大的覆蓮紋柱石,默默地向人們昭示著一個朝代的不朽。

來到村街南頭,根據退休老職工平二成介紹,腳下1米多深就是南城門石板路,站在街口展望遠端的沃野,很快讓人聯想到了當年城門的雄偉和將士們出塵之表。

按照資料圖中所示,杜茂墓、趙熹墓、變法寺、真武廟、天齊廟、斬蟒崗遺址,應該都在不遠的四周。

村特聘文物看護員郭方成一邊走一邊為我們詳細介紹歲月走過的年輪。

瓦碴地,成堆的鬹觚鬲鼎殘片,似乎折射出「雲台二十八將」杜茂封侯拜將的英武。

田野間散落鏽蝕的箭頭,銘刻了老將廉頗、志士劉琨叱吒風雲的豐功偉績。

當年的天齊廟,一方「齊天大聖」的金匾,塑造了黃飛虎在百姓心中的位置。

老房古槐,目睹過姑嫂城一夜告竣的神話傳奇。

在村界南端,從東到西時起時伏無數的沙崗子,施工挖掘處,我隨手撿起了許多戰漢時期的殘陶片,就是這眼前的一幕,使我產生了朦朧的幻覺。

這裡是廉頗假造玄陽城的練兵台和飲馬池,這裡是七級之戰的匯戰處,張角「南堡一把沙,一甩沙流五百里」。

思緒的雲朵又讓我們穿趆了時空,仿佛再現了古中山大風飄谷,桑麻遍野,牛馬雜牧的景況,權貴們鐘鳴鼎食、笙歌達旦、醉生夢死的往昔。

一番圓夢之旅,醒來回到現實中的自己。

此刻,似乎才初步體會到,邢邑一個被歷史文化所滋潤的古鎮,難怪他那麼的自信,那麼的孤傲,那麼的有底氣,因為,每一位邢邑人血液中,鼓盪的是「枕戈待旦」的意志,「聞雞起舞」的精神,「先吾著鞭」的大義,「百鍊成銅」的豪氣。

村界沙崗

漢墓遺址

護城河

老驥

老街口

舊宅

老宅

老巷

素描·那個時代的幾張面孔

世界上每個民族和地區,都有自己心目中的英雄。

定州人也不例外,特別是像邢邑這樣一個擁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郡國封地更是如此。

如今,它已升華為一種以愛家鄉為基礎的全方位英雄情結。

他可能表現為一種鄉土觀念,名人意識,甚至圖騰崇拜,行為方式,道德信仰,思維模式等等,亦由此而津津樂道,世所傳承共享。

在當地老百姓中有這樣的順口溜:吃麵吃無極,看人看邢邑。

歷史上無極和邢邑是分不開的,意思是說,這裡有好吃的是社會公認的,這裡的人也很優秀。

還有邢邑村有三寶,膠泥、葦席、馬鞭草。

心靈手巧的邢邑人,把自己特有的物產,變為精美的商品。

玩泥巴的還真是玩出了道道,人模、臉譜、泥娃娃等泥活,很受孩子們喜歡。

這也是一種技能工藝、商賈意識,有著很深的歷史淵源,要不《史記》中怎會說「中山多美物」呢?

在近代流傳:定州城內的王老文(指王灝、王文泉),邢邑村裡的郎合群。

郎合群是清代這方首富,也是一名開明紳士,在百姓中享有口碑。

凡上歲數的人都記得,家家門前植槐很普遍,這其中有一份人文情結。

首先,古人認為槐有君子之風,正直、堅硬、蔭蓋廣闊。

第二,槐樹是美好的象徵,這樹、它吉利。

關鍵還有第三點,它是此地移民的見證。

「問我祖先來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

槐樹是明代移民時,人們入於眼,記於腦,指為告別家鄉的紀念,視為生命的根脈。

另外,在宋代的百家姓中,有八大姓氏郡望中山,其中邢邑就占了三姓,分別是「劉」、「郎」、「甄」。

如歷史上的劉群、劉邁、劉沼、劉琨、劉禹錫。

是靖王之後。

北齊循吏郎基,清廉為官,觀過知仁,文官武略、削木剪紙,歷史上頗具影響。

郎士元為唐代大曆十才子,天寶年進士及第,官至中書舍人。

還有一位女姓,三國魏文昭皇后甄洛,字嫦娥(182~221),是中國歷史上極賢的美女之一,系曹丕的妻子,因遭冷落生怨被賜死,曹植《洛神賦》就是為其而作。

顧愷之為其觀道凝神一揮而成了《洛神賦圖》,與該賦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具影響力和最為世人所傳頌的名著、名畫。

實際上,這也是一種對甄妃的懷念和寄託之情。

歷史因為名人而生動,故事因為人物而精彩。

在數千年的歷史進程中,邢邑人才輩出,群星璀璨。

從這些人物的作用中,揭示了人才與國家盛衰興亡的軌跡,回放了那個朝代的背影。

我們說,苦陘不只是廉頗、劉琨的苦陘。

它還是甄洛皇后、劉禹錫、郎士元的苦陘,更是當代所有邢邑人的苦陘。

它作為這方文化古城的名片和標識,雖湮沒在了歷史的長河裡,卻永遠活在了千千萬萬邢邑兒女的心目中!

村街

老街

老街店鋪

殘牆

古槐

邢邑花會舞獅表演

文博園雕塑聞雞起舞畫稿

中山公園廉頗塑像

顧愷之《洛神賦圖》 (1)

顧愷之《洛神賦圖》局部

郎士元詩

2016年5月8日

往期回顧:

【振京說定州十一】子位•百姓心目中的那般神聖

【振京說定州十】定武蘭亭在定州 不知國寶藏何處

【振京說定州九】承營——定州那座飄逝的古鎮

【振京說定州八】定州戰國中山國「顧」都城遺址後續追蹤

【振京說定州七】中山狼歷史上究竟指的是誰?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爆炸性消息 定州發現戰國中山國「顧」都城遺址

中山國「顧」都城遺址找到了!就是定州王村西堡遺址!爆炸性的消息!定州論壇獨家發布!太贊了我是定州人我驕傲!定州歷史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中山國「顧」都城遺址找到了!爆炸性的消息!定州論壇獨家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