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實證中華5000年文明非神話!某些西方學者的臉,疼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華文明西來說」在清末興起,19世紀末,英國學者拉克伯里提出黃帝是從古巴比倫遷來的。

此外,還有人認為華夏始祖是從埃及、印度、中亞來的。

當時,中國不少知識分子的文化自信心空前薄弱,因而對「西來說」深信不疑。

「西來說」也在暗示:中國文明落後於西方,由來已久。

昨天,隨著「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成果的發布,「中華文明西來說」被結結實實打了一記響亮的耳光。

一眼千年:探源中華文明

視頻來源:新華社

距今5300年以來,中華大地各地區陸續進入文明階段;從社會分工、階級分化、中心城市、強制性權力等方面,豐富了對人類文明起源的認知;中華文明具有「多元一體、兼容並蓄、綿延不斷」的總體特徵……

5月28日,「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綜合研究」(簡稱「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成果發布會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介紹了相關情況。

發布會現場

1「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揭示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

距今5800年前後,黃河、長江中下游以及西遼河等區域出現了文明起源跡象;

距今5300年以來,中華大地各地區陸續進入了文明階段;

距今3800年前後,中原地區形成了更為成熟的文明形態,並向四方輻射文化影響力,成為中華文明總進程的核心與引領者。

石峁遺址城牆。

新華社發

探源工程負責人之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王巍以考古調查和發掘實例來證明中華文明五千年的歷史:浙江餘杭良渚遺址修建於大約5000年前,古人在修建之前先修了一個長3.5公里、寬十幾米的巨型水壩。

他表示,經考古勘測,該遺址目前發現最大規模的城址總工程量,初步估算是1200萬立方米,這樣的工程量如果動用1萬個勞動力也需要10年甚至更長時間。

「能組織這麼大規模的人力,來進行這麼大規模的工程,如果僅僅是一個部落或者一個聯盟是不可想像的,應該是動員了相當廣闊地方的人力。

「中華文明實際是在黃河、長江和西遼河流域等地理範圍內展開並結成的一個巨大叢體。

」探源工程負責人之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趙輝說,「這個叢體內部,各地方文明都在各自發展。

在彼此競爭、相對獨立的發展過程中,又相互交流、借鑑,逐漸顯現出『一體化』趨勢,並於中原地區出現了一個兼收並蓄的核心,我們將之概括為『中華文明的多元一體』。

研究表明,多元一體文化現象背後的各地方社會,在其文明起源和早期發展階段,在各自的環境基礎、經濟內容、社會運作機制以及宗教和社會意識等方面存在各種各樣的差別,呈現出多元格局,並在長期交流互動中相互促進、取長補短、兼收並蓄,最終融匯凝聚出以二里頭文化為代表的文明核心,開啟了夏商周三代文明。

陶寺遺址。

圖片來源:東方IC

專家認為,作為一種歷史趨勢,「多元一體」也奠定了夏商周三代文明的基礎,成為中華民族和多民族統一國家形成的原因和源頭。

探源工程的工作也揭示了大量有趣的文明細節,佐證著中華文明兼容並蓄的特徵:利用DNA技術得知,今日常見的小麥、黃牛、綿羊皆是「移民」而來;從多處早期礦冶遺址推斷,中原地區的青銅冶煉技術源自中亞地區,但在勤勞智慧的先民手中發揚光大,發展成為日後獨一無二、光輝燦爛的青銅文化……

「中華文明在起源與早期發展階段形成的多元一體格局、兼容革新能力,成為其長期生長的起點,從中孕育出的共同文化積澱、心理認同、禮制傳統,奠定了中華文明綿延不斷發展的基礎。

」關強說。

二里頭文化早期城址。

中新社發

2以調查發掘為主要手段:多學科交叉研究方式,填補世界文明史空白

據關強介紹,「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是以考古調查發掘為獲取相關資料的主要手段,以現代科學技術為支撐,採取多學科交叉研究的方式,揭示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的重大科研項目。

2004—2015年,由科技部批覆,國家文物局負責組織,依託「十五」國家科技攻關計劃、「十一五」和「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已實施4個階段的研究工作;2016年,「中華文明探源工程」4期完成結項。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研究團隊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牽頭,聯合國內近70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地方考古研究機構參與。

為了保障項目順利實施,國家文物局與科技部調動了人文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各項學術資源,融合了不同學科的理論與方法,深度發掘了不同學科的潛力,還創新了組織管理方式。

首先是建立探源工程部際聯席會議制度,聯席會議由科技部、文物局、教育部、財政部、廣電總局、中科院、社科院、中國科協等8個部門和單位組成,探索多學科、多部門聯動的學術研究管理機制。

其次是成立了專家委員會,在學術層面為項目頂層設計提供諮詢,把握項目的研究方向。

第三是設立了項目執行組和秘書處,強化組織協調機制,項目下設的各課題實行雙組長負責制,由考古學和自然科學的學者共同牽頭。

第四是項目引入了第三方評估諮詢機制,發揮外部機構的監督、諮詢作用,保證項目順利推進。

目前,「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研究團隊累計發表學術論文900餘篇,其中以外文或發表在國外學術期刊上的論文近400篇,出版專著80餘部,培養博碩士研究生及博士後200餘人,實現了預先設定的多項目標,並逐步探索出了一條多學科聯合研究古代社會的道路。

王巍在發布會上說:「探源工程實施的十幾年裡,我們在國家文物局的支持下,在幾個重要的、距今5500—3500年的都邑性遺址開展大規模考古調查和發掘。

這些遺址分別是:浙江餘杭良渚遺址、山西襄汾陶寺遺址、陝西神木石峁遺址和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

圖片來源:新華網視頻截圖

「中華文明的起源和早期發展是一段沒有被文字直接記載下來的歷史。

」趙輝說,「到今天,我們已經可以對這段歷史進行描述,從而填補了歷史上這一關鍵時段的空白。

中華文明的起源和早期發展也是世界人類文明起源和早期發展的組成部分。

因此,我們的工作還填補了世界文明史上的空白。

良渚文化玉器。

圖片來源:東方IC

3加強成果整理與宣傳:相關成果編入中小學教科書

為了在青年群體中更好地普及「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相關成果將編入中小學教科書。

教育部教材局巡視員申繼亮表示,現在初中用的歷史教科書對照「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成果修改方案已經確定,內容也基本確定下來了,主要是三個方面:一是根據項目新成果,增補了一些知識,如石峁文化、屈家嶺文化、寶墩遺址等;二是根據項目新成果,在原有的表述基礎上進一步細化;三是根據項目新成果,更新教科書里的一些圖表。

目前,初中教科書已經修訂完畢,高中歷史必修教科書關於中國史這部分也已編完,高校的《考古學概論》教材也做了適當調整。

下一步,國家文物局將積極與科技部等部門協商,將「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後續研究工作列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項,儘快完成指南的編制、發布,精心組織實施,並積極配合教育部和相關部門,加強成果整理與宣傳;同時繼續對相關重要遺址有重點地進行系統考古發掘和有效保護,積極建設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全力做好良渚等重要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各項準備工作,充分發揮古遺址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上下5千年!揭中華文明源頭神秘面紗

探文明之源 尋民族之魂——解碼「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成果上下五千年,中華文明燦如星河,綿延閃耀。我們引以為傲的文明長河,發端於何時何處?延綿不絕的5000年傳承,經歷過怎樣的起承轉合?這些牽繫根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