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寧鄉,聆聽千年歷史,對話西周歲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最近啥節目最火爆,討論度最高?

那必須是央視出品的《國家寶藏》啦!

目前播出兩期,豆瓣評分9.3

75.8%的網友給了滿分五星

9家國家級的博物館各推出3件鎮館之寶

PK,投票

選出文物中的文物

寶藏中的寶藏

我國擁有5000年的悠久歷史,在歷史長河中創造了光輝燦爛的中華文化。

它包容、大氣,屢遭破壞,卻頑強延續。

綜藝節目能讓這些「高大上」的文化瑰寶走近每一個人,尤其是通過網絡走進年輕人心裡,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很多人都說我們華夏民族沒有信仰,可其實我們信仰就是自己的文字和歷史,如果連這點信仰都糊塗,我們何以為人啊。

這個節目引發年輕人對於國家自豪感的共鳴,在欣賞文物的同時,讓人也能了解中華文明,傳承中華文化的精神內核。

說到《國家寶藏》,就不得不提出土於湖南省寧鄉市的四羊方尊了。

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青銅禮器,祭祀用品。

1938年出土於湖南寧鄉市黃材鎮月山鋪轉耳侖的山腰上,現屬炭河裡遺址。

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四羊方尊是中國仍存商代青銅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其每邊邊長為52.4 厘米,高58.3厘米,重量34.5公斤,長頸,高圈足,頸部高聳,四邊上裝飾有蕉葉紋、三角夔紋和獸面紋,尊的中部是器的重心所在,尊四角各塑一羊,肩部四角是4個卷角羊頭,羊頭與羊頸伸出於器外,羊身與羊腿附著於尊腹部及圈足上。

同時,方尊肩飾高浮雕蛇身而有爪的龍紋,尊四面正中即兩羊比鄰處,各一雙角龍首探出器表,從方尊每邊右肩蜿蜒於前居的中間。

大禾人面紋方鼎

大禾人面紋方鼎高38.5厘米,口長29.8厘米,寬23.7厘米,重12.85千克,身體為矩形,口稍大於底部。

立耳、深腹、四足為柱狀直足。

顏色青綠,晶瑩如玉。

鼎腹內壁近口沿處,有銘文「大禾」二字。

面紋方鼎的內壁有銘文二字,一字作「大」,一字為「禾」。

有人猜測,古人造該鼎時刻此二字銘文,目的是寓意希望稻穀豐收,希望作物能長得與人齊高,祈禱在農業上獲得更大的豐收。

虎食人卣

商虎食人卣造型取踞虎與人相抱的姿態,立意奇特。

虎以後足及尾支撐身體,同時構成卣的三足。

虎前爪抱持一人,人朝虎胸蹲坐。

一雙赤足踏於虎爪之上,雙手伸向虎肩,虎欲張口啖食人首。

虎肩端附提梁,梁兩端有獸首,樑上飾長形宿紋,以雷紋襯底。

虎背上部為橢圓形器口,有蓋,蓋上立一鹿,蓋面飾卷尾夔紋,也以雷紋襯底,與器體一致。

虎兩耳豎起,牙齒甚為鋒利。

該器表面大部分呈黑色,局部留有很薄的綠銹,它和許多出土於湖南的商代後期的青銅器一樣,紋飾繁縟,以人獸為主題,表現怪異的思想。

鐃王

鐃是中國最早使用的青銅打擊樂器之一。

其最初的功能為軍中傳播號令之用,後用於祭祀、宴樂等場合,流行於商代晚期,周初沿用。

在寧鄉目前出土的眾多青銅器中,鐃占了22件,其中最大的就是出土於黃材月山的這件象紋大鐃,重達221.5公斤,比著名的曾侯乙編鐘中最大的一件還要重20多公斤,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先秦青銅樂器中體型最大的一件單體樂器。

被譽為「鐃王」。

炭河裡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炭河裡遺址共出土了包括「全國十大國寶」之一的「四羊方尊」在內的2000餘件文物。

炭河裡遺址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及2004年「全國考古十大新發現」。

炭河裡遺址是全國為數不多、南方極為罕見、湖南唯一的西周古城遺址。

2004年獲評「全國十大考古發現」、2006年躋身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納入「省部共建」重點文化遺產保護與發展項目,2013年炭河裡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2016年入選《大遺址保護「十三五」專項規劃》。

是寧鄉最具文化底蘊,爭創國字號招牌最多,發展潛力巨大的文化品牌。

炭河裡青銅博物館

炭河裡青銅博物館以炭河裡西周古城遺址、寧鄉出土珍貴青銅器為主要依託,是湖南省唯一的青銅文化專題館。

博物館主體建築高14.5米,占地面積4600平房米,建築面積8662平方米,展廳面積2650平方米,外圍配套區面積100餘畝。

博物館分地下一層、地上兩層,第一層包括「方國遺蹤·炭河裡青銅文化陳列」區和公共服務區,第二層包括寧鄉歷史文化展廳、文物藏品區、學術報告廳和3D影院等,將展示和珍藏文物945餘件(套),其中國家珍貴文物200餘件(套)。

「對話歲月,萬語千言,歷史這本書,我們一起慢慢翻;一眼千年,光陰似箭,守護的故事裡,已過滄海桑田;再多溢美之詞都顯得蒼白。

來寧鄉,感受炭河裡的神秘魅力,聆聽千年的歷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