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素材|書法篇之國寶——戰國時期秦國的杜虎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戰國
《秦杜虎符》。
此錯金虎符,是1967年在西安郊區山門口公社發現的,現藏陝西歷史博物館,高4·4厘米,長9·5厘米,厚0·7厘米,背面有槽,頸有一小孔,虎作走動形,尾端捲曲。
錯金銘文9行、40字:「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凡興土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會君符,乃敢行之,燔隧之事,雖毋會符,行也。
」。
杜虎符銘文是所有出土虎符中銘文最長的一件,且保存完好,特別是40個錯金字,做工精緻,筆畫優美,反映了中國古代錯金工藝的高超水平。
在陝西歷史博物館的展廳中,陳列著秦杜虎符,它就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中國最早調兵憑證——戰國時期秦國的杜虎符。
「虎符」,也稱「兵符」,是我國古代君主或皇帝授予臣屬兵權後調動軍隊的憑信物,多以青銅鑄造,因其形狀呈虎形,故稱「虎符」。
秦杜虎符秩事
秦杜虎符出土於上世紀70年代初期,西安市南郊北沈家橋村少年楊東峰在村西幫助大人平整土地時,鐵鍬「鐺」一聲脆響,挖出了一個拳頭大小的金屬疙瘩。
當他把外面的泥土弄掉之後,露出了一件動物形狀的銅質器物,有頭有尾有腿,樣子像貓又像虎。
儘管並不知此為何物,但楊東峰還是將它放在衣服口袋裡帶回了家。
「本想把這件金屬動物拿去當廢銅賣,但廢品收購站的人說這東西太輕,值不了幾個錢。
」楊東峰只好把它拿回家,隨手扔在了自家院中的窗台上。
此後的兩年多時間裡,這件金屬動物成了幾個孩子手中的玩物,被他們在遊戲中丟來擺去,磨得久了,「銅老虎」青黑色的身上漸漸顯出了漂亮的金黃色文字。
文字為篆書,楊東峰看不懂,但他感到手中之物是一件有來頭的「玩意」。
於是,懷著強烈的好奇心,他揣著這件神秘器物輾轉找到了陝西省博物館,碰巧遇到了考古專家戴應新。
一番審視後,戴應新初步斷定眼前的器物是一枚十分罕見的戰國虎符。
發現虎符的楊東峰,僅僅要求發一套紅衛兵穿的軍服作為上繳虎符的代價,但博物館沒有軍服,在戴應新的操辦下,楊東峰獲得了一張陝西省博物館發給的表揚信,因獻寶有功,得到了7元人民幣的獎金。
「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凡興土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會君符,乃敢行之,燔隧之事,雖毋會符,行也。
」40字銘文中「右在君」三字很重要,給出這個虎符製作的具體年代在秦惠王稱王前。
結合杜虎符出土地點和上面的銘文,戴應新研究認為,因先秦的最高統治者稱王、稱公而不稱君,只有秦惠王一人曾在很短的時間裡稱過君,不久改稱為王。
《史記》記載:「十三年(公元前325年)四月戊,君為王。
」因此說秦杜虎符是戰國時秦惠王稱王前的產物。
「這個杜虎符,這是在古代戰爭中使用的最嚴肅的傳遞君王和邊塞之間,使用和調動兵力的信物。
這就是一種命令、這就是一種誠信,也是一種權威。
」陝西歷史博物館館長強躍說,杜虎符銘文是所有出土虎符中銘文最長的一件,且保存完好,特別是錯金字,精緻優美。
虎符的銘文製作工藝,是在虎身先鏨刻出陰文字槽,再將極細的金絲嵌入陰文字槽之內,最後打磨平整光亮。
雖歷經兩千多年,仍然熠熠閃光。
據專家考證,虎符均由左右兩半組成,各自的銘文完全相同,其右半由中央保存,左半則發給統領軍隊的將領。
調動軍隊時,由君主或皇帝派出的使臣將符相合,方能調兵。
戰國時,信陵君「竊符救趙」的故事,充分說明了虎符的作用。
目前發現的虎符都是秦國的,共三件:秦新郭虎符、秦杜虎符、秦陽陵虎符。
秦杜虎符現藏陝西歷史博物館,高4·4厘米,長9·5厘米,厚0·7厘米,背面有槽,頸有一小孔,虎作走動形,尾端捲曲。
錯金銘文九行、四十字:「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凡興土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會君符,乃敢行之,燔隧之事,雖毋會符,行也。
」銘文最後一句,其意思是:如果軍情緊急。
不必等會符,可以舉烽火報訊,立即行動。
新郭虎符,現為法國巴黎陳氏所收藏。
陽陵虎符,現藏中國歷史博物館。
三個虎符的銘文大致相同,有一點不同令人注意。
新郭虎符,銘文稱「右在王」,秦杜虎符稱「右在君」,而秦陽陵虎符則稱「右在皇帝」,這說明這三個虎符出於秦的三個不同年代。
秦國的國君先是稱王,這說明新郭虎符是在秦初製作;秦國只有惠文君一人稱君,所以,杜虎符是在惠文君在位時製作的;秦始皇開始稱皇帝,故陽陵虎符是秦始皇以後製作的。
還有一件虎符的發現還很有趣。
它是原科學院院長郭沫若在重慶偶然發現的。
抗戰期間,郭沫若在重慶,空閒之時,他喜歡逛逛地攤。
有一天,他在地攤上發現了一件造型古樸的銅老虎,認為它可能是件文物,便隨手拿起來觀看,不想這銅老虎突然分成兩半,對文物素有研究的郭老馬上意識到這可能是兵符,隨即買了下來。
拿回去之後仔細考證,果然是一件古代虎符。
誰也沒有想到,一件極其罕見、極其珍貴的文物,就這樣戲劇性地被發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