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古墓用糯米石灰層層澆灌,三百多年後墓主肌肉尚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六十三年前,江蘇無錫發現了一座夫妻合葬墓。
考古學家們經過十一天的清理,終於把墓葬清理完了。
有朋友可能耐不住了,急切地想知道墓里埋的是誰,有些什麼寶貝,得花掉這麼長的時間。
墓前有塊短碑,上面寫著,明吏部左侍郎兼侍讀學士贈太子少保禮部尚書諡周文恪公暨元配誥封太夫人趙氏之墓」。
從墓志銘還可知,周文恪公生於嘉靖己丑年(1529),逝世於萬曆丙戌年(1586);趙夫人逝世於萬曆庚子年(1600),享年七十歲。
那麼,這個周文恪公到底是誰呢?官居副部級,他應該會在史書上留下個名字啊。
於是找了找,《明史》上有一段——
天啟時,詔修《光宗實錄》,禮部侍郎周炳謨載神宗時儲位臲卼(音:臬勿 義:動搖不安)及「妖書」、「梃擊」諸事,直筆無所阿。
其後忠賢盜柄,御史石三畏劾削炳謨職……父子義,嘉靖中庶吉士,萬曆中仕至吏部侍郎,卒諡文恪。
炳謨,萬曆三十二年進士。
當重修《光宗實錄》時,炳謨已先卒。
崇禎初,贈禮部尚書,諡文簡。
父子皆以學行稱於世。
短短几句話,卻給我們描摹出一對以學行為當時所重的父子進士。
尤其是兒子周炳謨,秉筆直書,得罪了魏忠賢,被彈劾丟了官……
原來,周文恪公是周子義,據其它資料記載,他著述頗豐。
去世近四百年後,他與夫人的墓偶然被發現,因面臨毀壞,被搶救性發掘。
其妻墓進水太多,沒發現多少有價值之物,但周子義的墓坑,則保存較好。
專家們發現,其墓頂,用糯米石灰澆漿7層,每層0.03-0.11米,四周則澆了整整21層,每層0.08-0.13米。
數學好的朋友們算算,光是糯米和石灰就用了多少?
正是在層層保護之下,幾百年後,他「頭上肌肉尚未全腐,鬚髮粘在骨頭上」。
穿在周子義身上的綾羅綢緞上衣有八件,下裳已爛,但仍能看出裝飾的精美。
出土陪葬物品幾十件,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左袖筒里有手帕包著的菸葉。
據專家們考證,菸草是在明朝萬曆末年才傳入中國的。
按周子義去世於萬曆十四年,因此,出土的文物,可以說是證明專家們的說法,其實是不很準確的。
明朝古墓發現一張紙,專家費了好大力氣才破解,結果有點失望
2008年8月,江蘇江陰一條河邊,發現了明朝墓葬群,由東到西排列著七座墓葬,可把專家們高興壞了。果然,這些古墓里,發現了很多文物,其中有張紙,引起了學者們的注意。這張紙看起來很普通,因為學者們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