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醫傳——李時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李時珍是我國明代偉大的醫藥學家,他的足跡踏遍了江西、江蘇、安徽、湖南、廣東,有關他和《本草綱目》 [1] 的傳說不僅在蘄春、黃岡、湖北具有影響力,在全國、全世界都聲名遠播。
他編寫的《本草綱目》現在仍然廣泛的應用於醫學界。
李時珍傳說,作為民間文學。
李時珍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李時珍其祖父是草藥醫生,父親李言聞是當時名醫,曾是太醫院例目。
當時民間醫生地位低下,生活艱苦,其父不願李時珍再學醫藥。
李時珍14歲時隨父應試,中秀才而歸,李時珍出身於醫生世家,自幼熱愛醫學,鑽研醫學。
23歲隨其父學醫,稍有名氣。
明世宗嘉靖三十年,李時珍38歲時,因治好了朱厚焜兒子的病,被楚王朱英襝聘為王府的「奉祠正」,兼管良醫所事務。
明嘉靖三十五年李時珍又被推薦到太醫院工作。
授「太醫院判」職務。
三年後,又被推薦上京任太醫院判。
任職一年,便辭職回鄉。
李時珍治病,推崇張元素,重辨病證,立法嚴謹,用藥得當。
治療時,或化裁古方,或自組新方,或用民間單驗方,多有良效。
李時珍的學術思想和研究方法很有特色,他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以自己的實踐經驗為基礎,改善了古代科學方法,積累了科學研究的新經驗。
李時珍成功地運用了觀察和實驗、比較和分類、分析和綜合、批判繼承和歷史考證方法。
李時珍著有《奇經八脈考》《瀕湖脈學》傳世;還有《命門考》《瀕湖醫案》《五臟圖論》《三焦客難》《天傀論》《白花蛇傳》等。
李時珍借用朱熹的《通鑑綱目》之名,定書名為《本草綱目》。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著手編寫,至明萬曆六年(1578年)三易其稿始成,前後歷時27年。
因編著時間長,規模龐大,《綱目》一書,乃父乃子及弟子龐鹿門均參與編寫,次子建元為書繪圖,可謂以李時珍為主的一本集體著作。
民間流傳一天,李時珍和大徒弟王廣和來到湖口,見一群人正抬著棺材送葬,而棺材裡直往外流血。
李時珍上前一看,見流出的血不是淤血而是鮮血,於是趕忙攔住人群,讓抬棺材的人停下來,眾人聽了,面面相覷,不敢相信。
李時珍看出了大家的心思,反覆勸說,終於使主人答應開棺。
先是進行了一番按摩,然後又在其心窩處扎了一針,不一會兒,就見棺內的婦人輕輕哼了一聲,醒了。
不久之後,這名婦女又順利產下一個兒子,原來這名婦女是因難產而陷入假死。
李時珍繼承家學,著重研究藥性、藥理。
他重視臨床實踐,主張革新。
在群眾的協助下,經常上山採藥,深入民間,向農民、漁民、樵夫、藥農、鈴醫虛心請教,有著不恥下問的精神。
他的足跡踏遍了江西、江蘇、安徽、湖南、廣東,他從漁夫那裡,他得到魚類等水生動物的知識;從獵人那裡,他學到了鳥類和野獸類的知識;從樵夫那裡,他學到了榆樹、柏樹等植物的知識;從農民那裡,學會了分辨五穀的知識。
同時查考當時歷代醫書及有關書籍八百餘種,他將所看的醫書都進行逐一求證,甚至有時候親自服用一些劇毒藥物,對藥物加以鑑別考證,糾正了古代本草書籍中藥名、品種、產地等某些錯誤,減少了一些醫患之間的悲劇,並且收集整理了宋、元以來民間發現的很多藥物和偏方,充實了醫學方面的內容。
李時珍花了整整30年的艱苦勞動,經過一遍又一遍修改,他的兒子、孫子、徒弟幫他抄寫,畫圖,他自己反覆校訂,最終著成了舉世聞名的中藥巨著《本草綱目》,甚至現在還廣泛應用於醫學界。
這種「實踐出真知」的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體會。
2010年5月18日,中國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項目名單(新入選項目)。
湖北省蘄春縣申報的「李時珍傳說」,入選民間文學項目類別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李時珍不是湖北的李時珍,是中國的李時珍、是世界的李時珍。
在《李時珍傳說》被省政府公布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後,湖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李惠芳(原任)、鄢維新(現任)等專家們又對蘄春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為充分發掘李時珍,這一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蘄春縣「申報非遺保護名錄小組」再次啟動,按申報要求,小組成員下蘄州,上仙人台,登三角山,重訪講述者,系統和完善《李時珍傳說》的各項文字資料,補充配套攝像資料,完成《李時珍傳說》的全部資料庫的建設,歷時3年,並最終順利地列入了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本草綱目》的來歷背景
《本草綱目.》是我國醫藥學寶庫中的珍貴遺產,這本書後來被譯成多種外國文字,西方國家稱它為」東方醫學巨典「。《本草綱目.》作者李時珍是明朝傑出的醫藥學家,他用了畢生的精力寫成了這本藥物學著作。
李時珍的資料有哪些 李時珍本草綱目介紹
李時珍是我國明朝傑出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與張仲景一起被人稱為「醫林二聖」。李時珍編寫的《本草綱目》對醫藥界影響巨大,那歷史上的李時珍是怎麼樣?還有他編寫《本草綱目》的初衷是什麼?李時珍的資料有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