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詭異的三座墓,一座不敢挖,一座挖不動,一座連找都找不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今天咱們要講講皇帝陵墓的故事,在中國上千年的封建社會中,家天下的概念使得絕大部分的帝王不敢說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但絕對應該是當時所有社會資源的擁有者,他們不光活著的時候享受榮華富貴,就算去了另一個世界,他們陵墓的規格也堪稱奢華至極,除了元朝。

那這麼一說我們肯定會想到被譽為中國最雄偉的帝王陵墓,這就是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

不敢挖

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想當年的當年也就是兩千多年前,13歲Q版的小秦始皇剛登基就開始為自己修建陵寢啦!這一修就是39年,從公元前246年到公元前208年舉全國之力為自己修建了一座工程浩大、氣魄宏偉的陵寢。

秦始皇也開創了歷代帝王奢侈厚葬的先例。

咱就不說陪葬坑兵馬俑了,這隻算是秦陵的「九牛一毛」。

早在1962年咱們國家就對秦始皇陵園進行了全面的考古勘察,還繪製出了陵園第一張平面布局圖,範圍大概有56.25平方公里,也就是相當於78個故宮那麼大。

有去過秦始皇陵遊覽的朋友可能看見過一個種滿樹的大土堆,這個土堆其實是大有來頭,被考古學家們稱為「封土」。

司馬遷的《史記》當中就說秦陵墳高50餘丈,說的就是這個封土的高度,50餘丈相當於現在的115米,53層樓這麼高。

在兩千多年的時間裡大概下降了60多米,可就是這樣縮水了的封土高度比漢武帝的茂陵還要高三倍。

光是這個封土就可以稱得上是中國歷史上帝陵封冢高度的NO.1。

在2002年4月首次對秦始皇陵進行了地下的考古勘察工作,什麼遙感啊、物探啊亂七八糟的都用上了,整整用了一年時間初步確定地宮的深度達到了30米,足足穿過了三層地下水,相當於現在10層樓的建築高度。

用當年李斯對秦始皇的話來說就是:「老大,咱已經挖到頭了,不能再深啦!」這就跟《舊漢書》的描述差不多對上了,「已深已極,深極不可入」。

也跟《史記》中記載的「穿三泉,灌輸水銀」大致相同。

那如果是這樣的話,《史記》當中還有下面的說法:「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異怪徙藏滿之。

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

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

意思是秦始皇裝在一個很大的銅棺材裡,墓里寶貝多到都堆滿了,江河湖海都是用水銀做成的等等。

先拿水銀來說,勘測結果顯示地宮中的水銀儲量超級大,有專家推測可能有幾頓甚至上百噸。

更讓專家一臉懵逼的是地下水銀分布探測圖和秦始皇統治後的疆域圖一對照,發現這兩張圖竟然是驚人的相似。

總之種種數據表明秦始皇的陵寢一旦被挖掘無論是它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規模,還是藝術價值,就說那金銀財寶的數量也絕對會震驚全世界。

那看到這,肯定會有很多人覺得,趕緊把秦陵打開那樣才有價值嘛!你永遠打不開價值等於零啊!秦始皇陵裡面究竟有些什麼呢?打開後就算光收門票每年都會有很多的money,此時不挖更待何時呢?各位有所不知,不是不想挖,而是不敢挖!這是考古界的共識。

也不全是技術和資金的問題,就拿剛剛講到的幾百噸水銀來說,有毒啊,打開後怎麼處理?開頭還說到了「封土」,挖掘秦陵必須要先去除封土,地宮面積幾十萬平方米,這不是短時間內可以挖掘完的。

就算能挖開那也不一定有技術能保護好這些文物啊!風雨日光等自然因素,你說要是破壞了這些珍貴的歷史文物那還研究個毛線···

舉個例子吧!也許大夥就明白為啥不敢挖了。

我國官方唯一以文物保護目的開挖的皇帝陵寢那就是明朝萬曆皇帝的定陵。

你猜怎麼著?很多寶貝挖掘出來時的狀態就跟剛放進去似的,可是一眨眼的功夫就變了顏色成了渣,更別提修復啦!專家當時都傻眼了,後悔的哭都找不著調···這些都是慘痛的教訓。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兩千多年過去了,秦始皇地宮中的各種因素,什麼濕度、溫度、含氧量已經達到了相對平衡和穩定的狀態,挖開也許就被破壞掉了,所以說不挖掘才是更好的保護。

那啥時候才能開挖揭開秦始皇陵的神秘面紗呢?專家推算如果使用傳統的考古鑽探技術想要全面了解秦始皇陵地下埋藏情況至少還需要200年。

如果使用新技術肯定會加速比兩百年早,但是我們這一代人怕是趕不上啦!

挖不動

說到秦始皇陵,咱們中國還有一座陵墓很是吸引大家的眼球,那就是乾陵。

乾陵是武則天和他老公唐高宗李治的合葬陵寢,又被稱為繼秦陵兵馬俑之後的「世界第九大奇蹟」。

用了23年時間才營建完成,是「唐十八陵」中規模最大和陪葬品最豐富的帝王陵。

作為兩朝帝王合葬墓在中國乃至世界都是獨一無二的。

再加上武則天那不是一般「老娘們」,先當皇后再做皇帝,臨死前又留下遺言去掉帝號重回皇后身份,然後入葬,這也是相當奇葩罕見的。

兩個朝代大唐又是強大時期,李治陪葬品的價值占大唐一年稅賦的三分之一,武則天死後,又有同樣多的金銀珠寶被她帶進了乾陵,所以有專家推測乾陵內地宮中的寶物多達500多噸!也正是這個原因千百年里打乾陵主意的人那也是多的不要不要滴。

乾陵因為唐太宗李世民定下「依山為陵」的葬制位於陝西乾縣梁山上,眾多盜墓者自然是不會放過這座「肥肉」的。

歷史上記載盜挖乾陵的一共17次,還有其他很多沒有被記載的,其中最有名的有三次。

第一次是唐末的黃巢,黃巢為了養活自己的起義軍隊率領40萬大軍前去盜挖乾陵,但是結果卻讓他大失所望,都快把半個梁山挖沒了卻連個墓穴的影子都沒找到,這種偷雞不成蝕把米的事黃巢也是絕望滴放棄了,最後只是留下了一條深40米的「黃巢溝」。

第二次是五代節度使溫韜,這個人很有意思。

溫韜在盜乾陵之前就已經光顧了17座唐皇陵,為了能夠完成盜取「唐十八陵」這個「人生小目標」,他也起了盜挖乾陵的主意,他膽子很小,但盜墓完全是出於強烈的好奇心和個人愛好,就在溫韜率大軍準備開挖乾陵的時候,卻反覆遭遇電閃雷鳴、狂風暴雨的怪異天氣,不得不停止工程,下山後立馬雨過天晴,上山就狂風暴雨,如此幾次是嚇得溫韜和他的手下屁滾尿流滴逃跑了。

第三次就是國民黨將軍孫連仲帶著現代化軍隊前去挖掘乾陵。

他帶領部下,學著孫殿英炸慈禧和乾隆墓的樣子,在梁山上用軍事演習作幌子,TNT炸藥炸開墓道三層豎立石條,正準備進入突然冒出一股濃煙盤旋而上成為龍捲風,頓時天昏地暗走石飛沙,7個陝西籍士兵立即吐血身亡,其他人都嚇傻了,大喊著跑了出來,就這樣,乾陵終於躲過最後一劫。

武則天的無字碑

找不著

最後咱來說說歷史上有一個王朝的所有皇帝都沒有留下一座陵墓,這個朝代就是元朝,明朝有個人叫葉子奇,在《草木子》中記載元朝皇帝駕崩:

「用囉木兩片,鑿空其中,類人形大小合為棺,置遺體其中……加髹漆,畢,則以黃金為圈,三圈定(箍兩頭、中間)」。

然後,掘深溝一道埋葬,「以萬馬蹂之使平。

殺駱駝於其上,以千騎守之。

來歲草既生,則移帳散去,彌望平衍,人莫知也」

意思就是以元太祖成吉思汗為例,當年在攻西夏的時候被射了一箭,掛了,遺體被運往漠北肯特山下某處,在地表挖深坑密葬。

遺體存放在一個將大樹中間掏空做成的獨木棺里。

獨木
棺下葬後,土回填,然後萬馬踏平。

為了不讓外人看出曾經動土的痕跡,萬馬踏平後,還要用帳篷將周圍地區全部圍起來,等到墓葬地面上的草長出來,與周圍的草無異,才將帳篷撤走,這樣墓葬的地點就不會泄露了。

歷朝元代的皇帝也是一樣都是薄葬簡喪,萬馬踏平等草長鶯飛的時候,你說他這個墓地是沒封土、沒記號、沒有文字記載,一望無際都是茫茫大草原上哪裡去找呢?

這不是說元朝皇帝都很節儉,有些也是驕奢淫逸,而是民族喪葬習慣就是這樣,當然也是為了防盜。

所以到現在為止咱們國家還沒有挖出元代皇帝中任何一個人的墓葬,還真是連找都不到。


徵集稿件

徵集「先生來了類型」原創稿件

500元/每篇

先生有酒 你有故事嗎?

有意者請投郵箱[email protected]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秦始皇墓之謎,15大迷點為您解析。

大家有沒有發現,中國考古學家們1974年春季就已經發現了秦始皇陵,而且秦始皇的埋身之處也已經找到,但是幾乎整整40年過去了,國家卻從來沒有要開棺的意思,一直以陵墓中探測到水銀含量嚴重超標來唐塞民...

秦始皇陵41年不敢挖的秘密震驚啊

大家有沒有發現,中國考古學家們1974年春季就已經發現了秦始皇陵,而且秦始皇的埋身之處也已經找到,但是幾乎整整40年過去了,國家卻從來沒有要開棺的意思,一直以陵墓中探測到水銀含量嚴重超標來唐塞民...

秦始皇地宮,秦始皇陵墓之謎

相傳中國第一帝王秦始皇自即位之初,就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去修建自己的陵墓。不過,隨著秦始皇死後,秦帝國的土崩瓦解,秦始皇地宮像謎一樣不知所蹤。二千年來,很多人都在猜測秦始皇地宮在哪裡,秦始皇地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