暌違五年,湖南省博物館終於要開館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趙多多  來源:中國美術報網 

湖南省博物館新館全景效果圖

早在今年6月底的湖南省博物館新館開館誓師大會上,館長段曉明就傳達了湖南省委、省政府確保湖南省博物館今年10月暨十九大勝利召開前竣工開館的指示和工程建設指揮部「百日會戰」,確保如期竣工開館的要求。

湖南省博物館新館設計手稿

近日,湖南省博物館官方網站上也頻繁發文公告館內各部門為迎接新館開幕而做的各項準備工作,稱新館開幕已進入「衝刺階段」。

暌違了5年之久的湖南省博物館即將開館與大家見面,不知在大家的翹首以待中我們會看到一個怎樣全新的湘博。

湖南省博物館新館內部效果圖

湖南省博物館館藏文物資源豐富,藏品達18萬餘件,尤以蜚聲中外的馬王堆漢墓出土文物、商周青銅器、楚文物、歷代陶瓷、書畫和近現代文物等最具特色,是湖南省最大的歷史藝術博物館,也是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重點博物館,擁有較為悠久的博物館發展歷史和人文傳統。

湖南省博物館歷史沿革:

1897年,郴州學會組建了郴州學會博物院

1904年,經湖南巡撫趙爾巽倡導,籌建「湖南圖書館兼教育博物館」,主要陳列人體和動物模型。

1924年,湖南省教育會博物館開館

1927年正式定名為「湖南省立博物館」,1930年毀於戰火,從此再未恢復。

1951年,湖南省博物館籌備處成立

1956年,湖南省博物館正式建成開館,建館之初,以建設「地誌性博物館」為目標,致力於反映湖南的歷史、文化、民俗、藝術和自然資源等。

1972——1974年,馬王堆漢墓的發掘,促進了湖南省博物館藏品與展覽檔次的提升,以及亞洲一流文物庫房的新建。

隨後,伴隨湖南考古發現的增多,湖南省博物館也逐步完成了從建館之初自然、歷史類收藏並重向以歷史類收藏和展示為主的轉變。

1999年,湖南省博物館新陳列大樓建成,以此為契機,湖南省博物館定性為「歷史藝術類博物館」,進入了博物館事業的高速發展期。

2008年,湖南省博物館正式實施免費開放政策,成為國家首批一級博物館。

2009年,湖南省博物館被財政部和國家文物局確定為中央地方共建8家國家級重點博物館(院)之一。

2012年6月18日起,湖南省博物館暫停對外開放服務,實行原址基礎上的改擴建工程。

湖南省博物館新館全景俯視圖

湖南省博物館的新館建設採用融合新舊建築的方法,不是單純的廢棄舊建築,而是在原館址的基礎上,以「鼎盛洞庭」為創意源泉,通過博物館外觀建築造型來體現環洞庭文化與當代社會的對話,以及彰顯洞庭文化的復興。

新館建成後,總建築面積約8.3萬平方米,年觀眾接待量將由現在的120萬人次左右增加到300萬人次,將在面積、規模、功能、服務能力、運行機制、管理模式、對外交流等方面得到全方位提升,達到國家級重點博物館和國際先進博物館水平。

而這樣一種保有舊建築的改擴建模式,也讓我們可以通過新舊館舍間的交流和融合,感受湖南省博物館整個的發展歷程,讓博物館建築成為博物館歷史的一部分。

湖南省博物館新館研發了近500款文創產品

為配合新館的開幕,湖南省博物館還就館內工作人員服裝、展覽配套文創開發等方面進行了更為靈活的嘗試。

湖南省博物館2003年推出的「馬王堆漢墓陳列展」

湖南省博物館館長在近日的訪談中也談到,當新館開幕時,將有約5000件(套)文物與觀眾見面,首先開放兩個基本陳列:一個是反映湖南區域性文化的《湖南人——湖南文化歷史陳列展》,以期從文化人類學的視角出發,展示湖南以稻作史為代表的農耕文明成就、獨特的湘楚文化藝術和多元的民俗風情,讓湖南人了解湖南歷史的同時,更要向世人展示整個湖湘文化的風貌。

另一個展覽是《馬王堆漢墓基本陳列展》,依託於湖南省內最為世人熟知的考古發現,對2003年就已開放的馬王堆漢墓精品陳列進行修改,擴展了展示空間,調整了展示內容,更新了展示手段,期望能夠帶給博物館觀眾以全新的觀展體驗。

湖南省博物館2003年推出的「馬王堆漢墓陳列展」展廳

陶瓷、青銅器、書畫等三個專題展覽將會在明年陸續開放,而在此期間,會先後開放兩個原創性展覽:《軸心時代的東方——春秋戰國展》,《在最遙遠的地方尋找故鄉——14-16世紀中意文化交流展》。

湖南省博物館2003年推出的「馬王堆漢墓陳列展」展廳

全新的展館配合一系列精心準備的大展,湖南省博物館希望每一個展台都能成為文物的舞台,通過合理的展覽敘事和恰當的展廳布置以及柔美的燈光組合,讓更多的文物能在博物館這個空間中「活」起來,我們期待著一個更加人性化、科學化和充滿歷史文化氣息的湖南省博物館,也期待著金秋十月,所有博物館愛好者都可以齊集湖南省博物館。

敲黑板,劃重點,搶先看:

《湖南人——湖南文化歷史陳列展》之「皿方罍」:

皿方罍

皿方罍據傳於1922年發現於湖南省桃源縣,出土後不久,器身被湖北古董商人廉價買走,器蓋被當地人收藏,並於1956年移交湖南省博物館珍藏。

器身於1925年由古董商賣至國外後,下落不明,根據資料顯示,早在1928年,這件方罍就見諸於法國學者George Soulé de Morant的著作中,根據其記載,此方罍曾輾轉流傳於包爾祿、姚叔來、盧芹齋、淺野梅吉等多位二十世紀早期知名古董商之手。

直到1992年,上海博物館原館長、著名青銅器專家馬承源先生才在出訪日本時,在友人家中偶然見到了久違的皿方罍器身。

在此之後的20多年時間裡,中國社會各界都在積極推動皿方罍的合璧,但均未能成功。

在此期間,皿方罍器身曾出現在2001年佳士得亞洲藝術品拍賣會上,被一位法國藏家以924.6萬美元成功競得,創下了當時亞洲藝術品在國際市場上的最高拍賣紀錄。

2014年3月,皿方罍再度現身紐約佳士得,此後,湖南收藏家群體與紐約佳士得就聯合洽購皿方罍一事達成共識,促成了青銅重器皿方罍時隔近一個世紀「身首合一,完罍歸湘」的事件。

皿方罍在湖南廣播電視台主樓大廳向公眾公開展示

2017年7月28日,皿方罍從湖南廣電安全運抵回館

皿方罍歸國後,於2014年11月至2016年5月、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在湖南廣播電視台主樓大廳向社會公眾公開展示,其間,還於2016年5月參與了上海博物館主辦的「酌彼金罍:皿方罍與湖南出土青銅器精粹」大型青銅器展覽。

日前,皿方罍已經順利撤回湖南省博物館,屆時將會出現在湖南省博物館新館基本陳列之一的「湖南人——湖南歷史文化陳列展」中,我們期待這樣一件充滿故事性的,飄零在外近一個世紀的青銅重器重回故里之後的全新亮相。

皿方罍線圖

皿方罍銘文

皿方壘,器為方形,有蓋。

子母口,直頸,腹下收,圈足。

器身一面正中上下排列犧首和獸首耳,一面有一犧首,左右兩面肩部各有一獸首銜環,器口內鑄銘文「皿乍父己尊彝」六字。

有蓋,蓋呈四坡屋頂形,頂上有捉手,蓋內有銘文「皿而全作父己尊彝」八字。

蓋身及其四角、器身四角及其中部均飾長條鉤戟形扉棱,細雲雷紋為地,飾獸面紋和龍紋、鳥紋。

器形高大,被稱為方壘之王,集立雕、浮雕、線雕於一身,是中國青銅文化鼎盛時期的代表作品。

《馬王堆漢墓基本陳列展》——全部都是重點!不知歷經5年時光,辛追奶奶的容顏是否依舊?

馬王堆一號墓發掘現場

馬王堆二號墓發掘現場

馬王堆三號墓發掘現場

1.紀年木牘

利蒼之子墓中出土。

馬王堆三座墓葬,只有利蒼之子墓的具體下葬時間可以確定,因為該墓出土了這支紀年木牘,其上寫:「十二年二月乙巳朔戊辰,家丞奮移主藏郎中,移藏物一編,書到先質,具奏主藏君。

」「十二年二月乙巳朔」是漢文帝十二年二月二十四日,即公元前168年2月24日,這應該就是墓主人下葬的準確時間。

2.利蒼墓出土三枚印章

「軑侯之印」銅印:利蒼墓出土,方形,龜紐,有穿孔,印面雕刻陰文篆書「軑侯之印」,方體直排,字體飽滿,通體鎏金,但大多脫落。

漢初諸侯是「金印紫綬」,軑侯之印也應該是黃金印,而此印為鎏金銅印,且印文鑄刻隨意,顯然是冥器而非實用器。

「利蒼」玉印:利蒼墓出土,墓主私印。

印面雕刻陰文篆體「利蒼」二字。

利蒼是吳氏長沙國第三代王吳回和第四代王吳右的丞相。

「長沙丞相」銅印:利蒼墓出土,方形龜紐,印面雕刻陰文篆書「長沙丞相」四字,方形直排,字體飽滿,是墓主生前官印的冥器。

鬼頭作昂揚狀,龜背刻有龜裂紋,四足及尾均刻出。

「長沙」系漢初長沙國的省稱,「丞相」是漢代中央政權和封國中的最高行政長官,「長沙丞相」即是漢初長沙國的最高行政長官。

3.梨、棗等瓜果

楊梅

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瓜果有20多種,如梨、楊梅、棗、梅子等,在辛追的腹中還發現了大量的甜瓜子。

這些東西出土時大部分已經碳化,但有的仍保持了原有形狀。

這和辛追墓的密封性能有很大的關係。

4.「君幸食」漆耳杯

辛追、利蒼之子墓出土。

耳杯因其兩耳像雀之雙翼,亦稱「羽觴」,它是古代用於盛食、盛酒或羹的器皿,由於在器身兩側設有便於用雙手端取杯的部分,形如兩耳,所以稱之為耳杯。

馬王堆漢墓出土了200多個漆耳杯,製作精美,器形相似,大小略有不同。

這種耳杯杯內塗紅漆,底黑漆書「君幸食」三字,即「請您進餐」的意思。

耳背面朱書「一升半升」表示容積。

5.雲紋漆鍾

辛追墓出土,古代盛酒器。

形似鼓腹細頸瓶,採用旋木胎工藝製作,體形穩重厚實。

外髹黑漆、內髹朱漆,上面有波折紋、雲紋和鳥形圖案組成的紋飾。

器內殘存酒類沉渣。

6.素紗襌衣

辛追墓出土。

由上衣和下裳兩部分連接構成。

交領、右衽、直裾,面料為素紗,緣為幾何紋絨圈錦。

素紗絲縷極細,共用料約2.6平方米,重僅49克,可謂「薄如蟬翼」、「輕若煙霧」,代表了漢初養蠶、繅絲、織造工藝的最高水平。

7.T形帛畫

辛追墓出土T形帛畫

利蒼之子墓出土T形帛畫

因外形像大寫英文字母T,所以稱它為T形帛畫。

但根據隨葬品清單遣策的記載,其名為「非衣」,可能是取其「似衣而非衣」之意。

它出土時置於錦飾內棺之上。

畫面內容自上而下可分為天上、人間、地下三部分,其中人間部分繪有墓主人辛追的肖像及家人獻祭場景。

帛畫以有序的層次展現了漢初人們觀念中的宇宙圖景,其主題思想可能為「引魂升天」、「招魂安魄」。

8.黑地彩繪棺

辛追墓出土,是四層套棺中的第二層,內髹朱漆,外以黑漆為地,上面用油漆彩繪了眾多漫捲多變的流雲,雲氣紋中分布了116個形態詭譎的動物、神怪形象,就像一幅展開的連環畫。

其中有些神怪在吹竽鼓瑟,有的在挽弓射箭,有的在嬉戲打鬧,被描繪得十分生動,具有濃郁的浪漫主義色彩。

這些神怪的描繪,可能也寄託著辛追死後渴望升仙的願望。

9.朱地彩繪棺

辛追墓出土,四層套棺中的第三層棺。

通體內外皆髹朱漆,象徵著陽、南方、陽光、生命和不死。

整體構圖講究對稱平衡,色彩強烈、明快,線條簡練,著重於神態的表現。

其詭譎的神話題材和堆漆工藝,無不是受楚文化的影響。

10.辛追女屍

軑侯夫人「辛追」出土於一號墓內棺,出土時身高1.54米,體重34.4公斤,雖然在地下沉睡了2100年,但外形保持完整,全身潤澤,皮下軟組織柔軟而富有彈性,關節尚可活動。

眼睫毛尚存,左耳里鼓膜完好,手指、腳趾紋清晰。

遺體得以保存,是世界防腐史上的奇蹟,此類屍體以後統稱為「辛追屍」。

其他藏品欣賞

兵器架

辛追墓出土雲紋漆案

漆書奩

雲紋漆鼎

雲紋漆幾

粉彩漆圓奩

雲紋漆匜

糕點木牌

竹衣笥

印花敷彩紗絲錦袍

絹地「長壽繡」

此文章為原創,任何個人或機構在未經過同意的情況下不得擅自轉載或引用用於商業用途。

如有用於商業用途的目的,請提前聯繫我同意後方可操作。

本文章來自中國美術報APP

中國美術報網址:http://www.zgmsbweb.com/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湖南省博物館——長沙旅遊景點

一、概述湖南省博物館位於歷史文化名城長沙,籌建於1951年,1956年正式對外開放,是湖南省最大的歷史藝術博物館,也是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重點博物館、全國優秀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

湖南省博物館的十一件館藏國寶

央視《國家寶藏》前晚開播後獲得不少好評。湖南省博物館的皿方罍、辛追墓T形帛畫、長沙窯青釉褐彩詩文執壺三件國寶也將在後續節目中與觀眾見面。在節目中擔任001號講解員的張國立告訴記者,一定要去新開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