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賊中的「摸金校尉」,跟曹操有多大關係?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span class="bjh-h3">十幾年前兩部盜墓小說橫空出世,引發了一系列盜墓主題的探險文學大熱,颳起了一股「盜墓」旋風,也讓很多人認識到了一些所謂盜墓的專有名詞,比如「摸金校尉」、「發丘中郎將」、「土夫子」、「分金點穴」、「洛陽鏟」等等。

這其中最為著名、描繪的最為傳神的就是「摸金校尉」了,按照小說界流傳的說法,是東漢末年的曹操,通過盜掘古墓,發出其中的財寶來充當軍餉,為了使盜墓操作更為專業化、集團化,還特地設置了「摸金校尉」的官職,專門負責挖墳掘墓。

也正因如此,盜墓賊便把曹操視為自己的祖師爺,那麼在真實的歷史上,曹操跟盜墓究竟有多少關係呢?

事實上那些小說里英姿颯爽的主角們,跟真實的盜墓賊幾乎沒有半毛錢關係,反而跟西方所謂的「探險家」有很多相似之處。

絕大多數盜墓賊都是連字都認不得幾個,出身鄉野之間土了吧唧的膽大妄為之徒,你看看那些伏法盜墓賊的照片就知道了。

在古代乃至民國,確實有正規的軍隊,出於各種目的對墓葬下手,最典型的就是東陵大盜孫殿英,孫連仲也用大炮轟過乾陵,但是沒成功,唐代末年的黃巢也曾經動用大軍挖掘過乾陵,也失敗了。

每逢亂世之時,軍閥、亂民、反賊都會對古墓下手,曹操其實也干過。

東漢末年的割據軍閥,其廝殺的激烈程度前所未有,再加上軍閥數量之多,曹操一個首都公安局長都可以拉起一支隊伍,可見建安初年的局勢混亂到何種地步。

曹操最初起家,就是靠老家的一些兄弟們,招募一些鄉勇搶地盤。

但是那時候地盤的牢固性極低,有時候你打下一座城池,辛辛苦苦安排老百姓耕田種地,剛準備收穫糧食的時候城池被人奪了。

所以有足夠的資本招募更多的士兵,是爭霸最重要的主題,所謂無財不聚兵,雖然《三國志》沒有詳細的記載,但是可以想像挖墳掘墓湊軍餉肯定是一個常態,絕對不止曹操一家這麼幹,說不準劉備、孫權也干過這事。

再有就是曹操的墓葬觀念,中國歷史上有兩次「厚葬」時代,一個是西周,一個是漢代,由於那時的官員選拔制度,老百姓恨不能把國家財富的一半都埋在土地。

因此到了亂世之時官方不得不下令「薄葬」,這其中一個管仲,另一個就是曹操,可見曹操對於厚葬制度是有詬病的。

一個反對厚葬,反對把財物都埋進土裡的人,能幹出挖墳掘墓的事,也在情理之中。

再加上後來曹操對待自己的墓葬態度,能用「疑冢」這種方法處理自己屍體的人,跟盜墓的關係一定少不了,所以幾乎可以肯定,盜墓的事曹操肯定沒少干,那麼至於「摸金校尉」是不是曹操安置的呢?

所有關於「摸金校尉」的描述,都是來自於一篇檄文,也就是陳琳所寫的《為袁紹檄豫州》,也就是一篇討伐曹操的外交通告。

這裡面什麼難聽的話都有,往曹操身上拼了命的潑髒水,其中就有說曹操專干挖墳掘墓,為此特別設立的摸金校尉、發丘中郎將等官職。

雖然這也是正兒八經的歷史資料,可是你想想這樣的一篇罵人的文章說的話能信嗎?再說這又不是什麼光彩的事,還要特地設立官職招搖過市,那不是給自己找麻煩嗎?所以可以肯定摸金校尉根本就不是曹操的發明,而是陳琳發明的。

還有一個佐證,所有的盜墓小說裡面都有一個綱領性的典籍,那就是郭璞所寫的《葬書》,這本書里裡面詳細描述了墓葬的規格和各種風水布局的設置,是古代墓葬的指導書,也是盜墓賊的指導書。

可是事實上這本書是在東晉時所寫的,而中國墓葬最繁盛的卻是在西周和漢代,難道那時候的墓葬就沒有綱領可依嗎?所謂風水堪輿之術大致也是在西漢時期初步形成,那西漢之前近兩千年時間的王侯墓都是隨便亂葬的嗎?所以由此可見,所謂盜墓賊分金點穴,即便真的有,也肯定是在晉代之後。

三國時期根本就沒有系統的、規範的尋找墓穴方法,又何來「摸金校尉」之說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曹操麾下摸金校尉盜梁孝王墓偶遇守陵人

摸金校尉:摸金校尉是中國古代一個盜墓者的門派。據史書記載,摸金校尉起源於東漢末年三國時期,曹操為了彌補軍餉的不足,設立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等軍銜,專司盜墓取財,貼補軍餉。也就應該能夠理解考古界人...

盜墓行業的祖師爺竟然是他,後來還做了皇帝!

摸金校尉、發丘中郎將,第一次聽到這個詞彙我還以為是盜墓的自我美稱。直到去百度了才明白,這是漢代的軍職,最早的史書記載為:漢·陳琳《為袁紹檄豫州》:「操又特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

探秘摸金校尉起源,曹操都盜過哪些墓?

盜墓文學的火熱,催生出了摸金校尉這個詞,那麼歷史上真有摸金校尉一說還是說純屬杜撰的呢?歷史上還真有摸金校尉這個職業,人家可是三國時期曹操麾下正規的在編軍。小說《鬼吹燈》中有描述:「人點燭,鬼吹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