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有重開之日 人無再少之顏|不同古墓出現「同款」硃砂題字?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墓 有 重 開 之 日

人 無 再 少 之 顏

這12個硃砂紅字,

出現在山西高平市鄉間一座古代空墓的墓壁上。

你歡我愛,卻又人生無常,

光陰易逝,紅粉轉眼骷髏。

就是這兩句墓底感嘆,

曾引得無數人喟嘆人如飄萍,

並腦補出若干可泣可慟的場景:

你跨上戰馬,我眼淚潸然,

你笑著說仗很快打完,

可知我已肝腸寸斷……

一晃多年,青春韶華已是步履蹣跚。

給你修了墓,卻不知你倒在哪裡,

鐵衣難裹五更寒……

來日無多,封上你的墓穴,埋葬我的思念,

用眼淚浸著海枯石爛,寫下:

墓有重開之日,

人無再少之顏。

如此虐心,

如此纏綿,

如此哀傷,

如此悽美,

如此……哦,且慢!

別的古墓底下也出現了同樣的語句?!

同時還發現了一桌酒席???!!!

還有

這裡也有

還有各種視頻

網絡視頻截圖

咦,這是什麼鬼?

輸入「千年古墓 菜窖」等幾個關鍵詞語,

網上即刻出現5000餘條與之相關的內容。

雖然標題不盡相同,

但內容如出一轍,如:

「2010年,

山西省高平市湯王頭村的村民

在自家庭院中準備挖一個菜窖……

不小心發現了一座古墓。

墓穴中,沒有發現屍骨,也沒有任何陪葬品。

接下來的文字,

卻發生了轉折:

「經過專家們的專家鑑定得出結論,

這座墓是遼代張氏家族的墓地……

但就在專家們打開墓門的時候,

奇怪的事情發生了,

在古墓之中居然沒有存放什麼珍貴的寶物,

而是擺了一張桌子,桌子上擺著一桌豐盛的菜餚……」

難道是在說另一座古墓?

緊接著的文字又將視線拽回到了高平古墓:

「古墓的牆壁上卻寫著

『墓有重開之日,人無再少之顏』……

然而如今墓地真的重開了,可惜墓主人已然不在了。

好鮮活!

好逼真!

好跳脫!

好……靈異!

難道一段相同的虐心文字,

同樣被書寫在另一座千年古墓墓牆上?

真!相!來!了!

這是

張冠李戴

移花接木

早在2012年3月,

山西晚報採訪並刊發「古墓虐心」一文

在當時引起不小轟動,

「墓有重開之日,人無再少之顏」之句遂流傳開來。

在這之後的一段時間內,

因為「墓有重開之日,人無再少之顏」是如此虐心,

這則多年前被發現的句子,

不斷被引用,

不斷被演繹,

直至今天,

通過視頻、微博、微信開始「復活」。

不過意外的是,

本來在高平古墓中發現的硃砂字,

被屢屢張冠李戴,

移花接木到另一座古墓當中了。

所以說,以上是一款——

「拼湊版」古墓

仔細觀看網上視頻,

閱讀微博、微信公眾號內容不難發現,

其中涉及到「千年古墓」的明堂畫面、圖片

均有壁畫、棺木、供桌及瓷器等隨葬品,

並非一座「空墓」。

高平市發現的這座豪華古代空墓,

由於墓主人並未「入住」,

到底是何人之墓、建於何年代?

時至今日,還是一個難以解開的謎。

古墓發現經過

「這些信息完全是臆造的。

11月11日,

5年前曾帶領記者前往高平市湯王頭村採訪的

晉城市文化學者李俊傑表示,

自己最近也發現了有類似的內容傳播。

「相同的文字出現在另一座古墓中,

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

2011年,李俊傑到湯王頭村做考察,

來到湯王頭古城北100米處的賈姓村民院內時,

這位村民告訴李俊傑,

自己2010年在自家院內挖菜窯時發現一座古墓,

墓室內無主人,

也無屍骨及陪葬品。

2012年2月29日,

在李俊傑帶領下,記者來到高平市湯王頭村。

在賈家看似平常的院落中,

與菜窖相通的墓穴口,

就在房屋西北角的廚房窗戶下。

由於洞口被遮蓋,

旁人根本無法能想像得到,

院子的地下,竟然有座古墓。

墓穴的入口就在賈家小院內

拿著手電筒,

李俊傑掀去菜窖洞口上的遮蓋物,

一個直徑1米的圓洞出現在面前,

踩登著菜窖兩端挖好的「腳蹬」,

下到菜窖底,順利進入墓室。

墓室東西走向,

為長方形兩室仿木藻井式青磚墓。

在燈光的照射下,

墓室頂部的仿木磚雕斗拱藻井富麗堂皇。

主墓室內有一個用三層磚砌的磚坑,

坑中間有兩個土方框。

該墓由豎穴土壙墓道、拱形墓門、

長方形墓室和四角形疊澀藻井組成。

砌墓青磚有兩種:

長形普通磚為墓室主要用材,磚鋪地面;

方磚,素麵,用於鋪地和頂部斗四部位;

大磚,用於製作斗拱和假窗;

小磚,用於斗皿下的第一層。

墓道,豎穴土壙式,

寬1.5米,長1.23米,深4米,

豎穴底部辟通道和長方形土洞,

墓室砌於土洞之中。

墓門,磚砌券頂洞門式,

高1.29米,長0.7米,寬0.64米,

方磚鋪地,距地面1.44米發券砌頂,

楔形磚夾緊,六層丁砌磚封閉。

由於2011年曾經對該古墓已進行過考察,

李俊傑說起墓室內的情形如數家珍。

古墓室分前、後兩部分。

後墓室比前墓室長,

為2.35米,寬1.77米,高3.4米,

另配有東西耳室。

墓室上部四角頂,

貼角出層後,層層疊澀5厘米。

斗拱為一斗三升托替木,

斗上出耍頭,替木兩端卷殺,

上承抹角形燎檐枋,檐枋置椽頭。

中部菱形牙子兩層,青瓦兩層,

最上部3層為長形磚砌斗四藻井。

墓室的彩繪裝飾簡單,

拱眼畫有海石榴花圖案,北牆畫有捲簾。

後墓室與前墓室

由一條長0.64米、高1.29米的踴道相連。

前墓室長1.59米,寬1.48米,高3.4米。

東西側室長1.34米,寬2米,高3.4米。

東西側室分別有踴道,東西壁設假窗兩扇。

在拱眼也出現了與後墓室相同的海石榴花圖案。

從整體上看,墓室十分講究。

讓人欣慰的是,

墓室內未出現裂縫和滲漏現象,

彩繪為礦物質顏料,白炭打底,

這一特點在墓室結構、彩繪工藝上顯得格外清晰。

神秘的墓主人,你是誰?

儘管墓內空空如也,

可墓室內的「蛛絲馬跡」卻令人疑竇重生。

「墓有重開之日,人無再少之顏!」

在墓東室門口左牆上,

用硃砂行書體書寫的12個字,

讓李俊傑困惑不已。

墓穴南北有兩個配室,

在配室壁牆上畫有維幕、窗簾之類的美好場景。

但在兩個墓壁的彩帶上,

卻發現有未曾完工的痕跡。

李俊傑推測:

「可能是在墓室裝修彩繪工程階段,

墓主人遇到了重大突發事件,

事與願違,

導致墓主人苦心營造的豪華陰宅,

成為一座空墓。

墓主人到底是誰?

為何最終沒能「入住」?

空空的墓室給後人留下了想像空間。

根據「墓有重開之日,人無再少之顏」,

以及墓室結構、彩繪和磚雕藝術品味推斷,

李俊傑認為,

墓主人可能是一位地位顯赫的官員。

從墓室顯現出的宋代建築風格上分析,

他有可能戰死在著名的「巴公原之戰」,

最後長眠在戰場,

「這是可能導致墓主人無法『入住』的因素之一。

有關史志記載,

高平是兵家必爭之地,

歷史上戰火不斷,硝煙瀰漫。

據清《高平縣誌》記載,

後周顯德元年(954年),

郭威、柴榮、趙匡胤率軍,

在晉城巴公、高平與北漢、契丹作戰,

斬首北漢土卒8萬人,

史稱「巴公原之戰」

也稱「高平大捷」。

在這場大戰中,

周世宗柴榮殺死樊愛能、何徽

及其所部屬軍吏以上官員70餘人。

「因依此記載推斷,

墓主人有可能死於這場戰爭。

李俊傑說,

由於遺存文字太少,

又沒有其它物證可考,

墓主人到底姓甚名誰,可能將永遠成為一個謎。

湯王頭村的意外發現,

也引起晉城市文物專家的關注。

然而,這座古墓到底是何年代,

卻未能取得一致看法。

2012年3月初,

晉城市古建築專家張廣善

前往湯王頭村實地對古墓進行考察。

從漢族的墓葬習俗來看,

棺床是用來放棺材的。

「根據棺床的位置,

棺材應該是頭朝東腳朝西放置,

這就是說,

棺材自南向北推進主墓室後,需要轉90度彎。

在墓室內,張廣善卻發現,

要想將棺材放入這個墓室很困難。

「墓室的寬度明顯不夠,根本無法讓棺材旋轉,

棺材只能卡在門洞和墓室之間。

據張廣善推斷,

這座古墓可能建於金代。

從形制上看,

與晉東南地區發現的金代磚雕仿木結構墓葬

基本相同。

從目前晉城已發掘的金代墓葬來看,

高平湯王頭村的這座墓室相對較小,

且沒有留下墓志銘、陪葬物等可考證的資料,

僅能憑室內的斗拱形制判斷,

他推斷:墓主人可能是金代的少數民族。

墓穴牆壁上的硃砂題字

古墓已被就地保護

湯王頭村位於高平市西南部,

與市區相距約2公里。

雖說僅有村民千人,

但村內廟宇雲集、明清閣樓宅院林立,

一條縱貫全村的古官道保存完好。

據《澤州府志》記載:

從商代開始,湯王頭村已是一條交通要道,

是典型的古驛站之一。

其因商湯西去崑崙山(今陽城析城山)禱雨途經,

於是得名「湯王頭」。

2012年,李俊傑等人在該村實地考察時,

發現少半塊殘斷的石炭岩碑首。

碑刻文字斷斷續續,廖廖數字:

「澤州高平□□,時開寶九年,□□……」

大致內容記述的是

湯王頭村修建廟寺或古城的有關情況。

由於殘碑文字不多,內容嚴重缺失。

僅僅從以上文字考證說明,

石碑為宋開寶九年(976年),

推定此村的寺廟建築,

有可能創建或重修於這個時期,

而高大堅固的古城牆沿湯王頭村而建,

南、北、東三座閣樓至今保存完好,

是高平市境內惟一保存完整的小型古城堡。

如今村內除一座始建於元代的湯王廟外,

還有甘露寺、觀音堂、白衣廟、祖師廟等

明清時期建築多處,石碑十餘通。

11月4日,

記者與高平民俗文化學者王永忠前往湯王頭村。

由於修建公路的原因,

包括賈家在內,

位於湯王頭城外的農家院落已被拆除。

而在賈家院內發現古墓頂部地面上,

村裡修建了水泥建築,

安裝了必要的防盜設施,將古墓保護起來。

在村幹部的帶領下,

王永忠進入墓穴內進行考察後認為:

墓穴的構造形制與金代風格相似,

比宋代墓室緊湊,小巧玲瓏。

墓穴內的壁畫也很講究、豪華,

是金代貴族墓的基本特點,而宋墓相對要簡單。

在墓室附近工地的土堆里,

王永忠發現了一些殘留的金代磚,

與墓穴內磚型一致。

他建議村幹部將其妥善保存起來。

地面院落已拆遷,墓穴被保護起來

至於前述「有一桌飯菜的遼代古墓」,

經過網上查閱,

張氏家族墓地是1993年,

在河北宣化發現的一座遼代古墓,

其代表人物是張文藻。

至於在打開墓室時,

是否在擺放的供桌有「一桌宴席」,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山西發現800多年前的金代古墓 坐北朝南 八角形

山西長治市文物部門獲悉,近日文物部門工作人員在山西黎城縣發現了一座距今800多年的金代古墓。這座仿木結構八角形磚雕古墓的發現,對研究中國的古建築、特別是山西上黨地區古建築的營造特點提供了重要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