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博物館漸成日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日前,坐落在山東省東阿縣的膏方博物館正式開館。

博物館收藏了中醫膏方相關的膏方木刻板、醫用象牙戥子、藥用杵臼、藥用鐵研船、紫釉香薰爐等1500餘件文物。

本報記者 徐 燁攝

16日,故宮鼓浪嶼外國文物館正式對外開放,這是故宮博物院首次在地方設立主題分館。

周道先攝(人民視覺)

在博物館裡聆聽詩歌朗誦、拿起畫筆體驗古建彩畫繪製、踏上遺址探訪豐富的古文化遺存……今年5月18日是第四十一個國際博物館日,北京首次作為國際博物館日主會場城市,舉辦多項主會場活動。

北京地區的97家博物館於18日免費向市民開放,47個展覽、13個講座、42個活動共102場文博活動在各類博物館陸續開展,遼寧、寧夏等其他省份也將舉辦不同的展覽及活動。

「讓更多的人們通過活動,了解博物館、走進博物館、愛上博物館。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說。

據統計,全國博物館總數超過4000家,僅2016年一年,我國博物館接待觀眾數量就達8.5億人次,增長8.9%。

公眾對博物館的熱情超乎想像,而博物館也在以各種方式走進生活。

從簡單布展到講好展品背後的故事

雜誌編輯趙成是資深的博物館迷,出國留學期間逛過很多外國博物館,回國工作這些年,他目睹了博物館的觀眾多起來、博物館的展覽活起來,「國內一些展覽和國外相比毫不遜色,展廳布置和文物陳列也很有特色,值得一看。

挖掘館藏資源文化內涵,向觀眾講好展品背後的故事,是眾多博物館探索的方向。

首都博物館的「美·好·中華——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通過全國各地近20年考古發掘的豐富成果,集中展現中國古代先民智慧和中華美學歷程;中國海關博物館推出異趣·同輝——清代海關監管的廣東外銷藝術精品展,反映中西文明互漸背景下異趣盎然的藝術審美;北京汽車博物館推出「車@城@人」之@車動京城專題展,以「車」的視角看歷史、科技、人文、城市變遷、社會進步……博物館不再千館一面,而是用風格各異的展覽吸引大家走進來。

觀展本身就是博物館與公眾的對話,但這種互動不只停留在展覽語言的升級上。

使用二維碼導覽、製作短片系統講解展覽主題、放置觸摸屏360度觀賞文物、利用數字化方式讓古畫動起來、用堆積木的形式了解宮廷建築構造、親自動手體驗中國古代匠師大膽的色彩搭配……交流不止於一場展覽,而被延伸到更為廣博的知識中。

2016年5月,《關於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若干意見》出台,進一步調動博物館利用館藏資源開發文創產品的積極性。

故宮博物院的文創產品就圈粉無數,除了朝珠耳機、《故宮日曆》等,故宮也會針對重點展覽研發相應的隨展文創,讓展覽更立體。

2015年舉辦「石渠寶笈特展」期間,《清明上河圖》《韓熙載夜宴圖》等由故宮書畫專家親自校色的仿真書畫系列產品,每天銷售額超過10萬元。

「隨展的文創產品既可以幫助觀眾提前了解展覽內容,又可以將美好的參觀記憶帶回家,展品在觀眾心中真正活起來了。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說。

從單純重研究到向教育功能傾斜

2015年3月,我國博物館行業第一個全國性法規文件《博物館條例》開始實施。

根據條例,博物館「是指以教育、研究和欣賞為目的,收藏、保護並向公眾展示人類活動和自然環境的見證物,經登記管理機關依法登記的非營利組織。

」在博物館的三大功能中,教育功能被置頂。

順序的調整折射的是對博物館認知的提升。

曾經,我國博物館對研究的重視遠超教育,隨著時代的發展,國內博物館開始有意識地向教育功能傾斜,細分群體,形成教育體系。

故宮講壇、國博講堂、首博講座、上博專題講座……如今,開講座幾乎已經是博物館的標配。

這些系列講座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邀請中外專家學者,主題涉及文化歷史各方面:《研究奇緣:我們沿著秦始皇的足跡發現了什麼》《北京四合院建築的人文追求》《羅浮宮與法國文化軟實力》……講座粉絲分布於各個年齡段,有的一家老小全體出動,還有的已經把博物館當成周末學習的固定去處。

來自北京的朱女士很喜歡帶著孩子鑽進博物館。

「以前覺得展覽深奧,孩子看不懂,現在博物館常舉辦面向小朋友的活動,有手工體驗,也有藝術欣賞,孩子邊玩邊學,樂在其中。

」此外,博物館與學校的合作也愈發密切,有的開設博物館綜合實踐課,館校聯合開發校本課程,有的將展品搬進學校,讓學生在流動博物館裡聆聽歷史之音,還有的設置兒童版展廳,用更生動的方式講述文物故事。

《國家文物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國有博物館要為中小學生講解服務10萬小時以上/年,每家博物館開展中小學生講解服務或教育活動4次以上/年,製作博物館青少年教育精品課程100個以上。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博物館每年舉辦教育活動20餘萬次。

博物館正在成為越來越多公眾的大課堂,而公眾也從旁觀者變成參與者。

從開實體分館到數字博物館

5月13日,故宮鼓浪嶼外國文物館在廈門市鼓浪嶼救世醫院及護士學校舊址開館,這是故宮博物院首次在地方設立主題分館。

外國文物館主要展示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明清兩代遺存至今的外國文物,開館首展共展出藏品219件(套),涵蓋來自英國、瑞士、日本等國的漆器、織物、繪畫、家具、鐘錶、科技儀器等,大部分都是第一次展示。

「在海外,許多著名博物館都有開分館的做法。

故宮博物院有太多資源,把它們展示出來是我們的責任。

過去,故宮在外國文物部分的展示比較少,這回就是走出紅牆的嘗試」,單霽翔說。

在他看來,這種嘗試能促進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學術研究,能幫助挖掘文物的文化內涵,另一方面是文物修復,由於長期未展示,材料也並非來自中國,許多外國文物的修復面臨挑戰。

當曾經珍藏於皇室的異域作品邂逅同樣充滿異域風情的鼓浪嶼,600歲故宮開分館,邁出了連接受眾的新步子,讓無法前往故宮的觀眾也能感受故宮藏品的魅力。

而利用網際網路、數字化技術等,眾多博物館在網絡和手機等移動終端上開起了「分號」。

在APP上同步觀看最新展覽的展品、在微信公眾號中閱讀歷史小故事,輕點滑鼠近距離接觸文物……收藏老物件的博物館有了新故事。

5月18日,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獨家授權,百度百科打造的秦始皇兵馬俑數字博物館正式上線,首次以200億像素的「超高清級別」將兵馬俑呈現給觀眾。

通過電腦或手機進入秦始皇兵馬俑數字博物館後,觀眾可以像用放大鏡一樣,360度「觸摸」兵馬俑的每個細節,甚至可以觀察到同一列的兵馬俑,身上的鎧甲也各有不同等有趣的細節。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長侯寧彬表示,利用百億像素全景和AR等技術手段,通過網際網路搭建起最接近真實的秦兵馬俑參觀體驗,提供了不同以往的參觀視角,在古遺址類的展示中具有非常大的前景。

截至目前,共有中國國家博物館、三星堆博物館、中國園林博物館等220家在百度百科數字博物館上線,累計接待在線參觀者超過5660萬人次。

有專家表示,博物館的發展與公眾素質的提升是一個相互促進的過程。

對於博物館來說,要「讓收藏在禁宮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不僅要做好研究、保護,更要尋找最合適的方式,了解公眾想法,將館藏故事娓娓道來。

而對公眾來說,隨著走進博物館漸漸變成日常,享受服務的同時要珍視博物館做出的努力,也可以說出自己的期待。

在這種雙向的磨合中,博物館與公眾終能共同收穫進步。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