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魯文化探秘之旅2(北秘魯Trujillo, Chiclayo, Lima)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Trujillo 一天跟團游 (Museo Huacas de Moche, Huaca del Sol y la Luna, Chan Chan, Museo Cao, El Brujo)

Trujillo 絕對是很多第一次來秘魯的人不會來的地方。

主要也是多虧了Adrienne推薦,我才臨時決定來這裡,而放棄了Arequipa和Puno。

不過對我來說,這個決定實在太正確了。

Trujillo和Chiclayo適合對考古感興趣的人。

它也是最近幾年才發展起旅遊業的,主要是因為這幾個site都是近幾年才發現的。

比如最近的就是Museo

Cao,就是關於一個2006年發現的Moche文明的墓葬遺址(以其中的一具名為Lady Cao的女性乾屍聞名)。

這兩個地方都可以通過坐cruz

del sur的bus到達。

Lima到Trujillo是過夜大巴,但是大巴非常舒服,可以120度躺著,而且非常寬敞。

1. Museo Huacas de Moche + Huaca del Sol y la Luna

一日游首先去的是Museo

Huacas de Moche。

在此有必要介紹下不太為人所知的Moche文明。

其實在出發去秘魯北部之前,在Lima的Largo

Museum梳理下有關於各個文明以及其相對於時期的知識會更有幫助,因為此次考古遺址之旅會頻繁涉及到各個不同的文明,有的文明是相互繼承關係,而有的是同時期共存,還挺複雜的。

比如Moche文明,就多次遷都,並且每次遷都就改名,發展到後來,也有和Inca文明共存一段時間(有人認為與Inca同時期的Chimu文明就是從Moche發展而來的,不過北秘魯的考古工作屬於非常初級階段,所以很多信息還沒有完全考證)。

Moche文明,是秘魯西北部海岸Moche河附近發現的一個古代印第安文明。

這個文明比印加文明還要早。

這個文明發源於秘魯北部,大約公元100年左右遷徙到特魯希略一帶。

這個文明大概在700年左右消亡(也可能是演變成其他文明了)。

Anyway,這個旅行的有趣之處也就在於很多考古項目還在進行中,因而給人留了很多想像的空間。

剛下車,就看到一條黑狗盤踞在博物館一角。

導遊說這是秘魯北部特有的狗。

感覺這黑狗和神廟挺配的,不知道古時是不是有神職人員養為通靈寵物呢?

博物館門口還有很多這種長條狀的仙人掌。

這種仙人掌叫San Pedro,它的汁液有強烈制幻效果,古時祭祀的時候會用San Pedro汁餵給祭品(人或者動物),然後把他們關在一個地坑裡,等到他們差不多不清醒了,再領去進行祭祀活動。

神廟(Huaca)遺址博物館其實就是個考古現場。

這裡展示的是神廟內間的很多用於存放東西或居住的小隔間。

神廟外牆四周的牆上裝飾基本上就是這種動物(神?人?)的形象。

有趣的是每個icon都是不同表情,導遊說是因為古代工匠想表示神和人一樣有各種各樣的感情。

神廟內還有正在做土磚的施工現場。

土磚表面不同洞的個數表示是不同人製作的,相當於trademark。

祭祀在內層的封閉空間進行,內層的牆則是不同的紋飾。

據說分別表示鲶魚和禿鷹,北秘魯常見的動物,被認為有神奇的能力。

從博物館可以遙望太陽和月亮神廟(Huaca del Sol y la Luna)。

沒錯,就是那個土包。





近處的是居民區遺址。

整個景點還在半開發狀態。

太陽和月亮神廟(Huaca

景區的垃圾桶都如此有特色。

賣的紀念品也很有特色。

2. Chan Chan

昌昌(Chan Chan)是位於秘魯北部省份拉利伯塔德大區的一個考古遺址,在Trujillo東邊5公里。

昌昌為Chimu王國的首都,於850年至1470年間逐漸建成,15世紀時被印加帝國所毀滅,它是前哥倫布時期南美洲最大的城市,覆蓋的面積約有20平方公里,估計整座城市可以容納30,000人。

城市由十個設有護城牆的城堡組成,這些城堡用作禮儀、葬禮、廟宇、貯水及居住用途。

昌昌於198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登錄名稱為昌昌城考古地區。

城牆非常萌。

有很多海邊特有的動物(下圖是魚和水鳥;下下圖是松鼠)。

從古時傳下來的茅草船,現在還在使用(旅遊用)。

3. Museo Cao, El Brujo

Museo

Cao主要是Lady

Cao的墓葬。

她之所以有名,是因為她是Moche歷史上唯一一名已知女性統治者。

在她統治期間,Moche文明也有很好的發展,非常繁榮。

同時她的木乃伊保存非常完好,甚至連她身上的紋身也可以清晰看見。

另外就是她身上的紋身也很炫麗。

這個site是2006年才發掘出來的。

有沒有覺得Chan

Chan和Cao的發音都非常像中文。

確實很多考古學家都認為Moche文明可能是從太平洋對岸過來的,並且所謂的消失,也有可能是橫跨太平洋而去了。

秘魯太平洋沿岸,能很清楚看到收東亞文化影響。

包括據說Ceviche就是Sushi演變而來。

而Lomo

Saltado就是土豆青椒炒牛肉。

博物館裡有很多祭品的展示。

同時介紹了當時墓葬建築的特點。

博物館內還用Moche特色的繪畫展示了祭祀的全過程。

4. 食物和當地人

中午我們自主覓食。

我吃了秘魯太平洋沿岸特色的Ceviche。

在下午tour中遇到了一家當地人前來參觀Museo Cao這個新遺址的。

他們對中國人非常感興趣,非要跟我合照,並且請我吃飯。

他們介紹說北秘魯最有名的就是鴨肉飯(配Pisco Sour)。

秘魯有很多紫玉米。

所以他們最愛的飲料就是紫玉米飲料(Chicha morada)。

小店裡還有紫玉米味的冰棍。

Chiclayo (Sipan王陵墓和博物館)

Chiclayo主要是Sipan王陵墓及博物館。

Sipan王陵墓,是第一個發現的Moche文明木乃伊。

之前提到的Lady Cao是最新發現的一個。

秘魯的西潘(Sipan)王陵被考古學家稱為美洲的"圖坦卡蒙"。

西潘王陵屬於Moche文明的遺蹟,

由三座土磚金字塔組成,西潘王陵位於其中最小的一座金字塔,這個墓穴的發現和發掘有一段驚險的故事。

秘魯民間長久以來盜墓現象猖獗,1987年,盜墓者率先在最小的金字塔,成功地挖到了一個陪葬品非常豐富的墓穴。

警察局根據其中一個盜墓者的告發,繳獲了一批被盜文物,並連夜通知了當地布魯寧博物館館長、考古學家阿爾瓦博士(Walter Alva)。

當阿爾瓦博士看到文物中一個純金的頭像,兩顆超大的花生狀金珠,這些以往的遺址中沒有出現過的精緻文物,馬上意識到了這個遺址的重要性。

為了避免遺址遭受進一步的破壞,在警察的保護下,他很快開始邊籌資邊組織人力,對這個金字塔進行了挖掘。

考古人員首先清理了盜墓者挖過的墓穴,從中仍然發現了一些高質量的莫切文物,包括精緻的陶器,金屬面具、耳飾。

還在一面側牆內,找到了一根一米多長的銅質權杖,上面有繁複的超自然生物。

這個墓穴的大部分文物通過走私渠道,流通到世界各地。

眾所周知,埃及法老圖坦卡蒙(Tutankhamun)之所以有名,不是因為他一生的卓越功績,他在位沒幾年就英年早逝,而是因為他的墓穴幾乎沒有被盜過,完整地保存了下來。

圖坦卡蒙墓穴出土的文物數量之豐,質量之高,震驚全世界,其實用震驚都不足以形容身臨其境時的震撼。

秘魯的西潘王陵也是因為保存完好,出土文物豐富,而被與"圖坦卡蒙"相提並論。

緊鄰著被盜的墓穴,他們挖到了埋有一千多個陶器的陪葬墓穴。

在它之下,考古人員發現了一個密封、沒有被盜過的墓穴,大約建於公元250年。

墓的中心是一口木棺,木棺之內,躺著一個40歲左右、身著全套裝飾的男性,他的屍骨保存得並不好,秘魯一般不像古埃及那樣對遺體進行木乃伊處理。

木棺的周圍有大量的陪葬品和幾個陪葬人員,根據陪葬品的規格和墓主身上一些象徵最高權力的飾物,考古學家認為墓主是莫切社會最高等級的武士祭司(Warrior-Priest),也就是莫切的統治者,考古學家把他命名就西潘王(Lord of Sipan)。

西潘王全身的裝飾包括一個巨大的新月形黃金頭飾,一套金面具,三套鑲嵌綠松石的黃金耳飾,兩套金銀花生形珠子串成的項鍊,貝殼珠串成的胸飾等。

西潘王右手拿著黃金權杖,腳上穿著銅涼鞋。

墓穴內還有很多祭祀儀式用具,如熱帶多刺牡蠣殼(spondylus shells),金搖鈴(rattle),另外三個頭飾和數以百計的珠子,共有451件金、銀、銅、紡織品等陪葬品。

西潘王的陪葬人員包括三個年輕女子(可能是比西潘王更早過世的妻或妾),兩名健壯的男性(可能是殉葬的武士),棺材的頭部還有一個9-10歲的孩子,墓穴頂上和牆內還各有一位陪葬者。

另外有一隻狗(可能是西潘王最喜歡的寵物),還有兩隻美洲羊駝。

牆上的五個壁龕內有211個陶罐,其中的一些可能曾經裝著食物和飲品,西潘王似乎想把生前的所有財富都帶到來生去享受。

考古人員至今已經發現了16個莫切貴族墓穴,遺址的發掘工作還在繼續,Rajada金字塔遺址被比作秘魯的「帝王谷」(King's Valley)。

西潘王陵的發掘,使得莫切文化的研究有了重大突破,它證實了莫切陶器、浮雕、壁畫上的場景的真實性。

在此之前,考古學家們以為陶器上的圖案只是神話故事。

為了保存和展示出土文物,專門新建了兩個博物館,2002年落成的西潘王陵博物館(Royal Tombs of Sipan Museum)和2009年落成的西潘王陵遺址博物館(Museo de sitio Huaca Rajada–Sipán)。

遺址1987-2000年發掘出來的最精華的文物保存在西潘王陵博物館,14號墓穴等後來發掘出來的文物保存在遺址博物館。

位於蘭巴耶克市的西潘王陵博物館,仿照西潘遺址建成金字塔形,按照遺址從上到下的挖掘順序,博物館也是從頂層三樓進入。

這個博物館是我看過的所有博物館中查的最嚴的一個,任何小包、手機等一律不讓帶入,門衛還拿著探測器搜身。

博物館的展品按照它們在遺址中墓穴位置排列,三樓主要是陶器和莫切文化、西潘遺址的簡介。

進門不遠就有一個觀看記錄片的角落,可惜只有西語版本,我們反正聽不懂就直接飄過了。

開始的幾個展櫃是雙語對照,其中有莫切文化常見的幾個神祇的介紹,每個邊上有一個對應的陶罐。

這些神祇的形象在莫切的文物中經常出現,分為天神、地神和海神,天神有:Ai Apaec、Owl Man、Iguana Man,地神有:Fox Man,Deer Man,Ai Apaec,Spider Man,海神有:Crab Man, Humanized Octopus,Demoniacal Fish。

Ai Apaec是莫切的主神,以貓頭、梟眼、獠牙、人身的形象出現。

二樓展示西潘王及大祭司墓穴出土文物,一樓是老西潘王墓穴的出土文物,墓穴復原模型,還有一個西潘王及隨從人員真人大小的表演模型,在聲光配合下,定時進行一場動態演示。

由於博物館不讓拍照,只好在翻拍了博物館禮品店賣的圖冊。

1. 西潘王全身裝飾示意圖

2. 西潘王的三套鑲嵌綠松石的黃金耳飾,上面的圖案分別是武士、鴨和鹿

3. 其中最精緻的三維武士耳飾,中間武士只有拇指大小,但他的月牙形鼻飾、手中握著的戰棍(warclub)、盾牌、腰上掛著的鈴鐺(bells)和貓頭鷹頭像串成的項鍊都可以移動或取下,就連他手臂、腿上的肌肉都逼真地顯現出來。

4. 西潘王的項鍊,該項鍊是用金、銀花生形狀的珠子串成,花生是莫切重要的主食之一。

右側的10顆珠子由黃金製成,象徵男性和太陽神,左測的10顆珠子由白銀製成,代表女性和月亮神。

莫切文化崇拜太陽和月亮,講究陰陽兩重性。

5. 西潘王腰上掛著的鈴鐺,上面是莫切主神Ai Apaec,又稱斬首神(Decapitator),斬首神一手拿著砍刀、一手提著頭顱。

下面的8顆圓珠是空心的,裡面有珠子。

6. 西潘王手中握著的金銀權杖(scepter)

7. 覆蓋在西潘王身上的令旗(banner)

8. 大祭司鑲嵌綠松石的金耳飾

9. 大祭司的鍍金銅項鍊,由一組不同哭、笑表情的頭像串成

10. 大祭司的一對金、銀尾骨簾

11. 老西潘王的黃金項鍊,由10顆蜘蛛神祇形象的珠子串成,蜘蛛腿和下面的蜘蛛網都做得很精緻,每個珠子裡面還有3粒金珠,隨著項鍊晃動而發聲。

12. 老西潘王的武士鼻飾

13. 老西潘王貓科動物形象的金項鍊,獠牙是鑲嵌的貝殼

14. 老西潘王的尾骨簾,掛著尾骨部位

15. 老西潘王的貝殼鑲嵌胸飾

16. 貓科動物形象的神祇銅像,令考古學家費解的是這個銅像被故意拆成幾個部分,埋在墓穴不同地方。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