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三合莊墓地出土文物耐尋味 墓主或為祖籍遼西的世家大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北京三合莊墓地出土文物耐尋味

中國社會科學報訊(記者張春海 耿雪)日前,北京市文物局公布考古成果:一處位於北京大興區黃村鎮三合莊村的古墓群擁有129座墓葬。

已清理、發掘的75座墓葬分別屬於東漢、北朝、唐、遼金等不同時期,形制多樣;墓葬發掘規模之大、時間跨度之大、埋藏之豐富,在近10年來北京地區考古發掘中較為罕見。

這處古墓群的地理位置接近地鐵大興線,西近永定河。

據悉,永定河經常泛濫,河道變動無常,造成周邊地區淤泥覆蓋,反倒成為該墓群得以完整保存的原因。

2010年,古墓群被發現,2014年由北京市文物研究所主持發掘,目前發掘工作因季節原因暫停。

在此處墓葬中,除了唐代具有「裝潢設計」風格的墓室、遼代保存完整的壁畫等之外,頗為引人注目的是在一座北朝墓葬中出土了一塊刻有銘文的墓磚。

這篇銘文記載墓主韓顯度祖籍「樂浪郡朝鮮縣」,下葬於東魏元象二年(539)。

有推測,該墓很可能是因政治原因而內遷的證據。

樂浪郡最初為漢武帝元封三年(前108)所設,治所是朝鮮縣。

朝鮮縣故址一般認為在今朝鮮平壤市的土城洞古城址。

後樂浪郡朝鮮縣因故內遷。

顧炎武曾考證:「慕容氏於營州之境立朝鮮縣。

在北魏統一北方的過程中,曾有「遷朝鮮民於肥如(今河北省秦皇島市),復置朝鮮縣(今河北省盧龍縣)」 的記載。

移民史學者考證,這是一次再遷徙的一部分:北魏延和元年(432),魏遷樂浪等六郡(約相當於今遼西一帶)民3萬家到幽州(約相當於今北京市及河北東北部),其中朝鮮縣(治今遼寧義縣北)及其居民被遷至肥如。

中國人民大學考古文博系教授李梅田告訴中國社會科學報記者,從墓主的姓氏(韓姓)來判斷,其可能屬於祖籍遼西的世家大族。

結合時間來判斷,墓主下葬的元象二年距延和元年已有107年,離漢代更為久遠,他本人不可能參加過從遼寧到燕趙的遷徙。

更為可能的情況是,韓顯度的先輩來自遼西地區的樂浪郡;銘文中的「朝鮮縣」,不能與今天的朝鮮混為一談。

不過,李梅田等人也表示,對於該墓所反映的情況特別是墓主的家族遷徙等情況,需要等到銘文和其他出土文物全部發掘後才能判定。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