磚影生動 戲韻悠悠——北宋戲曲肖像磚雕珍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
一方北宋彩繪大曲圖磚雕、四方刻有北宋京城名角兒的銘文磚雕,可謂世界上最早的戲曲裝扮演出形象實物資料,是迄今發現的為數不多的宋代戲曲磚雕文物中的珍品,被譽為中國戲曲史上的「國家寶藏」,在我國古代戲曲發展史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學術參考價值。
」
磚影生動 戲韻悠悠
——北宋戲曲肖像磚雕珍賞
文|默存
現代意義上的戲曲在宋代趨於成熟,古籍文獻中雖不乏宋大曲、雜劇、諸宮調等記載,但相關存世實物稀少。
宋金墓中發現的一些戲曲形象磚雕或壁畫,可與古籍記載相驗證,成為研究宋代戲曲形態非常重要的參研依據。
一方北宋彩繪大曲圖磚雕,四方刻有北宋京城名角兒「丁都賽」「楊揔惜」「凹歛兒」「薛子小」的銘文磚雕,是已發現的宋代戲曲文物中的代表性實物,現藏於鄭州市華夏文化藝術博物館。
僅從磚雕藝術角度考慮,這幾方刻有栩栩如生的宋人劇裝形象磚雕,也是不可多得的。
由瓦當、空心磚、畫像磚發展而來的磚雕,至北宋才形成,主要用於北方富貴階層的墓室裝飾,為墓主營造生前的生活氛圍。
到明代,磚雕才被廣泛應用於寺廟、民居等建築物的構建和裝飾。
今天所見的古代精巧磚雕,大多為明清遺存,北宋的精緻人物磚雕並不多見,北宋戲曲肖像磚雕則更是屈指可數。
大曲磚像
這方刻有12世紀初大曲圖的珍貴磚雕,高27厘米,寬34厘米,厚1.8厘米,磚質堅實,顏色青灰。
其上共線刻人物七個,皆身穿袍服,腰束革帶,頭戴幞頭,組成了一個表演過程中的古代歌舞樂團形象。
北宋大曲圖彩繪磚雕(高27、寬34、厚1.8厘米)
所謂「大曲」,是兼有器樂演奏的一種傳統曲體,由樂隊、歌隊和舞隊配合表演。
大曲最早出於漢代,至唐代時還是純粹的歌舞樂曲。
到了宋代,開始將故事情節融入,按實際需要,摘取若干片段的,稱為「摘遍」,並在宋雜劇中予以應用。
大曲的音樂結構可分為三部分,每一部分又由若干段落組成,稱為「遍」(又稱「片」或「疊」)。
大曲的第一部分稱「散序」,全是散板性質的曲調,純是樂隊演奏的器樂曲,歌者、舞者不出場。
第二部分稱「中序」,也稱「拍序」或「歌頭」,由樂隊伴奏,歌隊演唱,舞隊仍不出場,都是板眼分明、節奏較慢的四拍子曲調。
第三部分稱為「破」或「入破」,為二拍子的曲調,沒有歌唱,舞隊登台,樂隊伴奏的節奏逐漸加快,將音樂和舞蹈的情緒推向高潮。
三個部分雖然節拍形式不同,速度各有差異,但實系同一曲調在反覆運用中的不同變化。
鄭州市華夏文化藝術博物館收藏的這方大曲圖磚雕,所刻畫的表演狀態,既有伴奏樂隊,又有舞蹈表演,處於大曲第三部分「破」的階段。
磚雕刻畫的七個人物中,後排左起第一人為擊鼓表演的大鼓手,是一位長須老者形象;第二、三人為古代管樂器篳篥的吹奏者;第四人為打擊樂器拍板的拍奏者;第五人為橫笛吹奏者;前排左側背身形象為擊奏腰鼓者;右側身軀矮小者為舞者。
揆其製作方法,當是在磨光面淺浮雕出人物形象輪廓後,再用線刻手法將各個人物的冠飾、五官、衣褲、鞋靴、砌末等予以形象的刻畫。
至唐代以前,大曲未見於正史記載。
宋代,大曲榮盛漸落,在正史和其它典籍中的記載雖多,但因載錄簡略,大多已無從稽考。
近代國學大師王國維所著《唐宋大曲考》,是梳理典籍記載中關於大曲的重要研究文獻。
王國維之後,有關大曲的系統研究寥寥無幾。
鄭州市華夏文化藝術博物館收藏的這方大曲圖磚雕,對於對大曲感興趣的戲曲史研究者來說,無疑是難得的文物史料。
雜劇磚影
「丁都賽」「楊揔惜」「凹歛兒」「薛子小」四方銘文磚雕,磚質堅實,顏色青灰,尺寸相近,略長於28厘米,寬在8到10厘米之間,厚度不超過兩厘米,相比今天的紅磚略顯狹長。
北宋著名雜劇演員「丁都賽、楊揔惜、凹歛兒、薛子小」銘文磚雕(「丁都賽」磚雕長26.3、寬10、厚1.8厘米;「楊揔惜」磚雕長26.5、寬8.2、厚1.5厘米;「凹斂兒」磚雕長26.4、寬9.5、厚1.5厘米;「薛子小」磚雕長26.4、寬8.8、厚1.4厘米)
其製作方法與大曲圖磚雕相似,先淺浮雕出人物輪廓,再用線刻手法細緻刻畫。
磚雕四周無邊框,在右上角淺浮雕出長方形印章式樣後,又分別以楷書字體刻出「丁都賽、楊揔惜、凹歛兒、薛子小」等各位雜劇演員姓名(也可能是藝名)。
宋雜劇是中國戲曲的早期形式,由各種滑稽表演和歌舞雜戲組成,在商品經濟較為發達的城市的勾欄瓦舍中搬演,表演程序和角色行當相對固定,許多演出以戲謔、滑稽、諷刺為特色。
據南宋紹興十七年(1147)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七《駕登寶津樓諸軍呈百戲》記載,「丁都賽、楊揔惜、薛子小」三位,是北宋政和、宣和年間(1102—1125年),在都城汴京(今開封)享有盛名的幾位雜劇青年女演員。
她們是在民間瓦舍勾欄內演出的「露台弟子」,因演藝出眾而被選拔出來,在「寶津樓」上給宋徽宗趙佶搬演過雜劇。
這四方磚雕展示的正是她們演出時的戲裝形象。
磚雕上的四位雜劇名角兒,側身站立,身著長袍戲裝,足蹬翹頭短筒靴,頭戴簪花(高簇花枝),裹以巾幘。
「丁都賽」背插團扇,當是雜劇「引戲」角色(負責指揮上下場、介紹劇情和解釋人物動作的特別角色行當)。
其袍身下擺開衩,內著吊敦(一種連足襪褲,為北方契丹人的常見衣式),雙手合抱胸前作拱揖狀。
「楊揔惜」袍長及踝,足蹬翹頭靴,右手持「竹竿子」,當是雜劇「戲頭」角色(稱為「末泥」,為雜劇「戲頭」兒)。
只見其左手抬至胸前,似作「主張」狀。
「凹歛兒」袍長及膝,肩頸處圍有肩巾,袍內下身也著吊敦,當為掌「發喬」的「副凈色」(雜劇滑稽角色,表演中裝呆賣傻),足作丁字舞步,叉手回看,姿態恰與偃師酒流溝宋墓磚雕打唿哨的副凈色相同。
「薛子小」袍長及膝,袍身下擺處也開衩,衩長及臀,袍內下身還是著吊敦,右手持「皮棒槌」,當為掌「打諢」之「副末色」(也是滑稽角色,與「副凈色」相互配合,共同構設滑稽場面),左臂上舉,拇指與食指分開作數落狀。
北宋著名雜劇演員「丁都賽、楊揔惜、凹歛兒、薛子小」銘文磚雕拓片效果圖
需要指出的是,「凹歛兒」雖然不見於《東京夢華錄》,但從與其他三位「同台演出」的情況看,也應為北宋雜劇名角兒,並因此而具有補闕文獻之特殊價值。
上述四方北宋雜劇演員形象銘文磚雕,演出瞬間動態形象活靈活現,面部刻畫逼真傳神,當系根據畫師稿樣,精心雕刻而成。
四方磚雕中,除國家博物館藏有一方同形制的「丁都賽」外,其餘三方全是目前所見的孤品。
國家博物館的那方雜劇「丁都賽」磚雕的重要研究價值,是沈從文先生首先發現並撰文加以論述的。
當代文化和戲劇學者廖奔說:「這四方作為迄今為止,世界上最早且見於史載的四人組戲劇藝人肖像雕磚的發現,不僅對中國戲曲史研究意義特別重大,也必將在世界戲曲史研究界產生重大影響。
」
中山大學中文系古代戲曲研究室主任康保成表示,這組磚雕「印證和補充了文獻記載及以前發現的戲劇文物,對於進一步研究北宋雜劇的角色裝扮和演出形態,提供了可供研究與比較的實物資料,具有很高的價值」。
西北大學文學院戲劇戲曲學教授元鵬飛先生認為,這組「堪稱國寶級的北宋戲曲文物,提供了見於《東京夢華錄》的丁都賽、薛子小和楊揔惜,以及可以補充文獻記載之不足的凹歛兒」,「對於確立開封『中華戲曲之都』的歷史地位,對於論證中國古代戲曲不同於西方的,不是以劇本為中心的『劇本制』,而是以演員為中心的『角色制』,在北宋時期即已得到奠定的重大學術問題,具有無可比擬的、難以替代的,巨大而獨特的價值。
」
對於四方磚雕發現的意義和價值,學界的看法高度一致,然而,在四位雜劇藝人所扮演的角色上,不同學者卻有分歧。
譬如,廖奔先生認為「楊揔惜為末泥,丁都賽為引戲,薛子小為副末,凹歛兒為副凈」,而康保成先生則認為「楊揔惜扮演引戲,丁都賽扮演末泥,薛子小扮演副末,凹斂兒扮演副凈」。
當然,這種情況在學術研究領域是經常出現的,隨著研究的深入,最終或將趨於一致。
大曲圖磚雕和四方北宋雜劇銘文磚雕,據傳同出於河南溫縣的一座宋墓中。
上海博物館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實驗室於2014年6月18日對這五方磚雕做出了熱釋光年代測定報告,結論是:「使用標準細粒技術測定,該樣品燒制年代為距今1000±100年」,科學測定證實,這幾方戲曲肖像磚雕的製作年代確屬北宋。
「西安讀書會」將在西安及周邊舉行不同主題、不同形式、不同規模的讀書會(分享會),有興趣對我們進行贊助的企業或個人,歡迎與我們聯繫:[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