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鬼節分別是什麼節日?鬼節是怎麼來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人們普遍認為,鬼節只有中元節,也就是農曆七月十五那一天,實際上,一年之中一共有四大「鬼節」,除了中元節,還有三大鬼節呢!

首先,清明節大家再熟悉不過了,這是一年之中迎來的第一個鬼節。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原來是春分後十五天,現在則規定為4月5日這天是清明節,也可以叫做民族掃墓節。

清明節這個稱呼的來歷在《曆書》中有明確記載:「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

清明節這天,人們要上墳掃墓,祭奠祖先,懷念去世的親人。

另外,清明節也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活動。

中元節是最廣為人知的鬼節,它是一年之中的第二個鬼節。

傳說在農曆七月十五這天,地府大門會打開,萬鬼都可以來到人間,所以中元節又被稱作七月半、鬼節、施孤。

因為放出來的不僅有你自家的鬼,還有別人家的鬼以及無人認領的孤魂野鬼,所以為了活著的家人著想,人們不但要祭祀祖先鬼,還要祭祀孤魂野鬼。

另外,中元節還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

寒衣節是一年之中第三個鬼節,每年農曆的十月初一這一天就是寒衣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也有人將寒衣節稱為鬼頭日。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豐收、新收時祭奠先祖的習俗,因為這是冬季的第一天,活著的人擔心死

去的人沒有東西吃沒有衣服穿會挨餓受凍,不但會給他們供奉上食物、香燭和紙錢,還要燒冥衣。

據說,寒衣節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周朝去了,寒衣節是周朝極為重要的祭祀節日。

下元節是一年裡面最後一個鬼節,在每年農曆的十月十五,下元節也被稱作「下元日」、「下元」。

這個節日的來歷和道教有關,道教裡面有三官,分別是天官、地官、水官,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下元節,就是水官解厄的日子。

下元節這天要祭祀祖先、祈願神靈。

四大鬼節有一個共同的主題,那就是祭祀先祖,懷念去世的人,這樣一看還是很有人情味的嘛,所以大家不要害怕過鬼節,這只是我們紀念祖先的一種方式而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