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玉」與「鳳玉」——藝術與王權的完美結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清 鏤雕龍鳳玉牌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藏

古代王權建立後,玉器不再是原始祭祀中的神器,而成為了王朝森嚴等級的象徵。

龍鳳,更是自商周以來一直為歷代帝王、貴族敬奉的重要神靈。

玉龍、玉鳳不僅映照出統治者掌握尊神與事神的權柄,同時也成為輔助統治者統治的工具,龍鳳形玉飾的雕琢可謂是藝術與王權的完美結合。


清代鏤雕龍鳳玉牌,呈長方形,採用淺浮雕、鏤雕及陰刻多種技法,在一塊玉牌上同時雕琢出神龍與飛鳳,龍形與鳳形與我們現今所見龍鳳形相似,神龍圓目、嘴大張露齒、長吻,毛髮向後飄揚,龍身粗壯飾魚鱗紋,三爪,威風凜凜;飛鳳圓眼出梢,彎尖喙,高冠,鳳尾成雀尾狀上揚勾卷,姿態優美。

背面正中刻「合符」二字,寓意龍鳳呈祥。


戰國 龍形玉佩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藏

從原始社會到西周,玉器多光素無紋,西周以後流行在玉器上裝飾雲紋、渦紋、谷紋、龍鳳紋等等。

戰國時期龍形玉佩常飾谷紋,戰國龍形玉佩出土於重慶涪陵小田溪巴人墓群,呈扁平狀,透雕成龍形。

龍嘴部呈春秋時龍紋S形,龍頭回首,吻部前伸翻卷,背部拱起,尾部上卷,頭尾足陰刻曲線紋,龍體呈奔走狀,龍身兩面均陰刻戰國時期最為流行的一顆顆排列整齊的谷紋,整齊的谷紋給人以平穩、流暢之感,是戰國時期典型的玉龍造型。

龍背正中有一圓孔,可推此種玉佩應為懸掛在代表佩戴者身份地位的組玉佩上的玉飾。


戰國 雙鳳鳥形玉佩飾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藏

這一時期的鳳形玉佩則風格多樣,形態多變,有承襲商周鳳形玉佩造型、雕工更加繁複精美的鳳形佩,也有線條簡練矯健的雙鳳鳥形玉飾。

戰國雙鳳鳥形玉飾出土於重慶涪陵小田溪巴人墓群,身姿簡潔矯健,乍看之下為雙龍,扁平狀,透雕成雙鳳鳥形,陰刻圓眼,尖彎喙,雙鳳冠羽相連,身雕為龍形扭曲成「S」形相交,足部相連,尾部上卷接於腹部。


據《華陽國志·巴志》載:「巴國先王陵墓多在枳,『枳』即今之重慶涪陵。

戰國時期,重慶地區是巴人的主要活動區域,小田溪墓群出土的玉飾為研究巴人及戰國時期玉飾特點和歷史文化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除象徵神聖的王權外,宋元以降,「龍」與「鳳」還被賦予了更多積極的意義,象徵著吉祥、和諧與美滿。

明清時期龍鳳玉飾的品種和數量都超過以往任何時代,以圓雕、浮雕、透雕龍鳳小件及象徵龍鳳呈祥的龍鳳玉牌等為主。

明 透雕龍紋碧玉帶板 廣州博物館藏

現今傳世的玉帶板大多較為零散,或只有單片玉板。

透雕龍紋碧玉帶板,呈長方形,正面浮雕三爪龍,以透雕波浪紋作底,龍雙角、圓目、張口露舌,龍身瘦長飾魚鱗紋,尾端分岔上雕捲雲紋,龍爪遒勁有力。

這件龍紋帶板不僅選材精良,且雕刻龍紋,更顯尊貴。

帶板背面四角有鑽小孔,可繫結或鑲嵌於金屬框內縫製於革帶之上。


百年來,龍鳳文化一直為國人所承襲,「龍」與「鳳」也成為中華文化中神聖、尊貴、吉祥的象徵,它們身上既凝聚著統治者的尊貴與威嚴,也寄託著百姓美好的祝福與祈願。

文藏頭條號相關內容:

高古玉|淺談戰漢玉器的輝煌

玉之美探微 —中國古玉概論

玉之美探微—玉器時代

金銀換不來 南宋古墓出土珍玉

北京故宮博物院精品——戰國玉勾連雲紋燈

了解更多一線收藏與拍賣資訊,搜索《中國收藏》並下載雜誌APP

更多藝術推介與藝術收藏,關注【文藏】官方微信公眾號&新浪微博!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湖北棗陽九連墩楚墓出土玉器

楚國興起於荊山江漢,襲用周制,奄有蠻夷,是春秋五霸、戰國七雄之一。迄今考古發現的東周墓葬絕大多數為楚墓,楚國玉器尤其是戰國楚墓出土的玉器分布廣、數量大、品種多,是匯聚戰國玉器的寶庫。湖北棗陽九連...

河北平山縣出土戰國龍形玉佩(高清)

戰國中山國是北方遊牧民族白狄族鮮虞部在今河北省中南部建立的國家。長期以來,由於史書記載隻言片語,簡略零散,戰國中山國成為了一個鮮為人知的「神秘王國」。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考古工作者對今河北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