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出的東西太值錢也麻煩,一盜墓團伙因挖到國寶而事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扯伙」:老大帶著一起玩

本文作者 倪方六

現在不玩微信的人已經很少了,而玩微信不玩朋友圈、不拉群、不進群的幾乎沒有,說話投機的、同事好友什麼的,往往隨手就拉一個好友聊天群,如果不需要了,則可以隨時解散。

這種「拉群玩法」,並不是馬化騰、張小龍們的發明,過去盜墓者之間早就這麼玩了——需要一起行動時,由一人牽頭,在「朋友圈」發起號召,很快就能搭起班子,組成盜墓團伙。

圖:打洞現場(閆化莊攝)

這種盜墓搭班子方法,過去在圈內稱為——「扯」

這樣搭起來的班子,俗稱「扯伙」,又叫「扯幫」,一般由比較有威望、有勢力的職業盜墓賊發起。

與前面聊過的「碰伙」都找圈內人不同,「扯」的對象並不限於盜墓同行之間,也可能是一點都不懂的「泥腿子」,只要有蠻勁、勤快、能幹就行。

扯伙里的發起人就是「群主」,就是這個盜墓團伙里的老大,由「群主」帶著玩,到哪裡盜墓也全由發起人決定。

1940年代末至1950年代初,在江蘇南京江寧縣(今江寧區)有一名比較有名的盜墓者,叫康永海,是當地有名的盜墓朋友圈老大,他便常「拉群」。

康永海是南京江寧東善橋人,他是典型的南京地產盜墓者。

當年,江寧一帶的盜墓者有一個特點,在年關將近或是手頭拮据時,便會想到去挖墓,淘點寶出來「變現」,江寧附近的好多古墓都是這般被盜的。

圖:沐英家族墓考古發掘現場

康永海所拉起來的盜墓群,做的最大的一單活,是把明朝開國功臣、黔寧王沐英的墓給挖了。

沐英,明朝黔寧王,鳳陽府定遠縣人,年少父早死,隨母避兵亂,母又死,八歲時被朱元璋收為義子,一生都是在疆場上度過的,為朱姓明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戰功。

明朝立國後,沐英被授予鎮國將軍,再升大都督府同知。

因為西南邊民作亂,朱元璋於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九月,派傅友德為征南將軍,藍玉、沐英為副將軍,率三十萬軍征討雲南。

沐英率所部於洪武十五年進入昆明,平定西南後,沐英及其子孫後代就一直留在當地,為朱姓明朝守衛西南國門,為西南安定做出了貢獻。

沐英卒於任上,朱元璋追封他為「黔寧王」,諡昭「靖葬」,葬回南京老城南的觀音山。

因為沐英將軍葬於此,觀音山遂易名「將軍山」。

其後代子孫死後,也都葬於將軍山,最後形成了很大一片沐氏家族墓地。

圖:沐英墓,旁邊已建起了富人別墅

康永海盜沐英墓,應該不止一次,早在1949年,他就已帶人盜了沐英墓。

從1951年第一期《歷史教學》所發的短訊中推測,沐英的棺材當時被盜墓賊砸開並弄壞。

盜墓賊偷了玉飾、朝珠,還有冠頂的飾物和墓誌等物。

這些隨葬品,後來大多移交於南京博物院。

南京解放後,由「十大元帥」之一的劉伯承主政,針對南京周邊盜墓高發,劉伯承決定嚴打盜墓歪風,康永海扯起來的盜墓團伙,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被查了出來。

被查出的「群成員」竟然多達90名,大都是與康永海關係不錯、經常跟著康永海混的當地農民。

康永海一夥從沐英墓內盜出了不少寶物,其中最稀世的國寶是——「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大梅瓶」。

此瓶目前收藏於南京市博物館,系該館的「鎮館之寶」,中國瓷器三絕之一。

圖:國家一級文物「蕭何月下追韓信"梅瓶

有一種現象,盜出的東西太惹眼、太值錢也麻煩,正是這隻價值連城的國寶級梅瓶,導致康永海盜沐英墓事發,團伙敗露。

當時,有人在南京新街口附近,抱著個大瓷瓶子兜售。

剛好一開古玩店的收藏家看到了,發覺這東西不簡單,斷定這是元代的瓷器,便問那人從哪裡得來的,要多少錢,收藏家最後花5根金條(一說10根金條)買了下來。

再後來,順著這線索,把康永海這盜墓團伙給挖了出來,康永海因為是盜墓「群主」被公開槍斃了。

話再說回來,拉群扯伙的老大有絕對的指揮權和贓物分配決定權,如康永海盜沐英墓後,給每名「群成員」分了一兩銀子。

因為是「群主」,老大分得的贓物贓款自然是最多的,其他人則會根據貢獻和出力大小進行分配,得多得少也要看「群主」的臉色,扯伙並不像碰伙那樣一定得平均分。

說明:梧桐樹下戲鳳凰 是著名歷史學者倪方六的私家史,內容以歷史、考古、盜墓、風水、收藏為主。

文章除註明外,均為倪方六原創,有版權,使用請聯繫作者!作者微號:jsnjnfl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大盜墓賊康永海縱橫民國,解放後如何被擒?

話說民國年間,社會動盪,政府內鬥,民間混亂不堪,盜墓風逐漸盛行。關於盜墓,大家或多或少在最近的小說和影視作品《盜墓筆記》中看到過。在小說中從未提及盜墓的危害,書中的男主角還成了大英雄,有自己的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