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遷中亞的大月氏文化遺存發現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古代月氏西遷中亞,是絲綢之路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對東西方交流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對古代月氏的研究,是國際學術界關注的重大學術課題。

關於月氏的文化遺存、體質特徵以及西遷前的居住地,學術界爭議很大,西遷中亞的月氏文化遺存,一直沒有得到確認。

日前,在中烏聯合考古工作會議上,西北大學教授王建新、梁雲匯報了團隊在西天山地區考古調查的收穫和認知。

他們認為,烏茲別克斯坦南部拜松市拉巴特墓地應該是尋覓多年的「西遷中亞的大月氏遺存」。

王建新和梁雲還公布了拉巴特墓地36號墓的部分珍貴出土文物圖片,包括隨葬的金帶飾、玻璃、玉石、瑪瑙等飾品。

這些圖片是中烏聯合考古隊首次通過媒體對外發布。

拉巴特一號墓地遺址區地形

月氏,是一個曾經橫掃北方草原的馬背民族。

公元前2世紀,古代月氏人在匈奴和烏孫的打擊下,被迫西遷中亞,從而引發了張騫出使西域以及絲綢之路全線貫通的壯舉。

對於月氏西遷後的居住地,《史記》中記載「媯水北」,學界公認是在阿姆河以北,即今烏茲別克斯坦東南部和塔吉克斯坦西南部,但長期以來一直沒有找到月氏留下的文化遺存。

王建新介紹,為尋找和確認古代月氏的考古學文化遺存,從2000年開始,西北大學考古學術團隊在中國甘肅和新疆進行了持續18年的考古調查、發掘與研究工作,初步確認了古代月氏在中國境內的原居地可能是以東天山為中心的區域,初步認為約從公元前500年至前200年期間生活在東天山地區的遊牧人群可能是月氏人。

王建新說,古代月氏考古學文化的確認,必須找到西遷中亞的大月氏遺存,與東天山的文化遺存系統互證。

因此,進入中亞阿姆河以北的西天山地區開展工作是這項學術研究的必然選擇。

拉巴特墓地36號墓的部分珍貴出土文物圖片

2009年以來,中烏兩國學者在烏茲別克斯坦南部撒馬爾罕州、喀什卡達利亞州、蘇爾汗達利亞州為重點的西天山區域,開展了連續多年的系統考古調查,全面了解了古代遊牧文化和農業文化遺存的分布狀況。

2013年12月,西北大學與烏茲別克斯坦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簽署了關於「西天山西端區域古代遊牧文化考古調查、發掘與研究」項目的合作協議,成立了中烏聯合考古隊;2015年8月,西北大學與塔吉克斯坦科學院歷史、考古與民族學研究所也簽訂了合作研究協議,項目獲得陝西省政府專項經費支持。

中烏聯合考古隊先後在撒馬爾罕撒扎干遺址和拜松市拉巴特遺址進行考古發掘,取得重大收穫。

梁雲說,扎干遺址位於撒馬爾罕盆地南緣的天山支脈澤拉夫尚山北麓,基本可以確認屬於古代康居文化的遺存。

拉巴特遺址位於西天山南麓山前地帶,2016年以來已發掘小型墓葬78座。

這支文化的時空範圍、文化特徵與文獻記載的西遷中亞後的大月氏較為吻合,基本確定是我們尋覓多年的大月氏的文化遺存。

拉巴特墓地36號墓的部分珍貴出土文物圖片

此次拉巴特墓地的發掘以及月氏文化的認定,為月氏的考古學探索提供了一個可靠的已知點和出發點,在學術史上具有突破性的意義。

北京大學教授李伯謙表示,多年來王建新教授的團隊圍繞月氏和貴霜開展考古工作,他們運用考古學的方法,從分布地域、文化特徵、年代、文化之間的關係、社會發展狀況等五個方面,結合文獻記載來確認所發現的遺蹟和遺物屬於月氏或貴霜。

他們採用的方法是正確、有效的。

中國駐烏茲別克斯坦大使館參贊張維利表示,此次會議作為中烏聯合考古工作成果的一個階段性展示,是中烏人文合作蓬勃發展的生動寫照。

多年來,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西北大學等單位與烏方合作考古,取得了一系列成績,他代表中國駐烏茲別克斯坦大使館感謝考古工作者為中烏人文合作、為發掘和傳承人類的共同遺產所作的積極貢獻。

塔什干大學教授蘇萊曼諾夫說,月氏的考古學文化區域分布範圍很廣,在烏茲別克斯坦東南部和塔吉克斯坦西南部都有分布,分布面積約30萬平方公里。

王建新教授和中烏聯合考古隊關於月氏的考古學成果令人欣慰。

烏茲別克斯坦資深考古學家阿斯卡洛夫院士說,中國考古工作者在此次聯合考古發掘中所展現出來的刻苦勤奮、專業水平以及取得的豐碩研究成果十分讓人欽佩。

就考古學研究本身來講,現階段已經取得了顯而易見的重要成果,但對於月氏人的考古學研究來講,這只是一個開始,我們還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去做。

科學無國界,中烏學者共同開展的考古學工作成果將會成為全人類共同的寶貴財富。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陸航

聲明:本文圖片來源於「中國社會科學網」

獲取更多學術資訊 請關注中國社會科學網官方微信公眾號cssn_cn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尋找大月氏遺蹟

【文明互鑒·中國考古走出去】大月氏在中國和世界歷史上都極為重要,它和匈奴發跡、漢通西域、佛教東傳有著密切聯繫。據記載,公元前5世紀至前2世紀初,月氏人遊牧於河西走廊西部張掖至敦煌一帶。公元前17...

王建新:填補絲路考古空白的中國人

1998年至1999年,西北大學歷史系考古教研室決定先選擇一個課題幹起來,於是就選擇了「尋找大月氏」這個研究課題。王建新認為,這是一個既需要在中國干,又需要在國外干,能把國內和國外連起來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