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彭陽姚河塬發現大型商周遺址並出土一批高等級文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甲字形大墓與周圍三個中型墓連通

彭陽縣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東南部,六盤山東麓,歷史悠久,文物遺存豐富。

上世紀八十年代,固原孫家莊西周早期墓葬的發掘,以及在彭陽新集一帶零星出土的西周陶鬲、銅戈等文物,初步揭示周人約在西周早期可能已涉足隴山東西。

甲字形大墓二層台拆車葬

勘探及發掘成果

調查確認遺址面積約62萬多平方米,東西長1000米、南北寬600多米。

北以李兒河南岸塬地的斷崖為界,南抵小河北岸的塬地斷崖,西至一條南北向自然沖溝為界,東到塬地盡頭的斷崖邊並部分與小河灣戰國秦漢遺址略有交錯。

遺址內涵雖有少量仰韶時期的文化遺存分布,但以商周時期為主,特別是西周文化遺存更為豐富和普遍。

從調查採集和發掘出土的文物標本觀察,商代晚期這裡已出現了類似於劉家文化為主的遺存,約在商周之際來自關中西部的周文化開始出現,西周早中期則成為遺址的主體文化,確信一處大型重要西周聚落出現在涇水上游的隴山東麓,包括固原地區在內周圍地區納入到西周文化的勢力範圍。

祭祀坑上層完整羊骨

經過初步考古鑽探已經發現,遺址內明顯有性質不同的功能區和一些重要的基礎設施。

遺址四周除西北一隅外其餘方位均處在臨水台地斷崖,但中西部的南北向壕溝與連接北端東西向壕溝將遺址人為分隔為東大西小的兩區。

東區的東北部為包括大、中、小型墓葬、車馬坑、祭祀坑等在內的高等級墓地,東南部一隅還有小型墓為主的墓地一處。

高等級墓地西南方向有東西向的水渠和陂池相連的水資源利用設施以及道路遺蹟。

在池渠附近發現有手工業作坊的分布,已知有鑄銅、制陶作坊。

另外,在中西部壕溝的東側還發現有夯土牆基的跡象。

聚落區域分割,功能區結構布局的發現,進一步彰顯了遺址的重要性。

獸面紋象牙杯

玉魚

玉鳳

文字卜骨

學術意義

姚河塬遺址是寧夏南部及涇水上游地區首次發現的一處大型西周遺址。

功能結構複雜的聚落形態、帶墓道的高等級墓葬、掌握高技能工藝的鑄銅作坊,出土的青銅器、玉器、瓷器、象牙器等珍貴文物,及甲骨文為代表的特殊文化產品,都顯示其絕非普通居址,而可能與關中的周公廟、孔頭溝,北京房山董家林等遺址一樣,屬於西周大臣的采邑或分封諸侯國所在,即為一個西周封國的都邑遺址。

雖不見於史書的記載,但並不影響這一發現的重要性,反而彌補了文獻不足,提供了西周王朝對西部疆域的管理與東方地區一樣,採用的也是「分封諸侯,藩屏王室」模式的證據。

這是此前從未知悉的歷史之謎,因為姚河塬的發掘而得初步認識,對了解西周國家的政治格局、周王朝與西北邊陲地區的關係提供了珍貴的新資料。

遺址內發現的較多劉家文化類遺存,以及先周文化、殷商文化、寺窪文化因素等遺物,反映了商周之際寧夏南部地區出現過複雜的人群轉換及文化變遷,成為研究隴山地區與相關區域考古學文化廣泛交流和聯繫的重要線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央視新聞重磅報導,寧夏彭陽縣開創新歷史!

12月1日,參加寧夏彭陽縣姚河塬商周遺址專家論證會的商周考古專家們實地考察後認為,姚河塬遺址的發現和發掘,是近年來我國商周考古的重大發現之一。對研究探討先周文化的起源和形成、西周王朝建立後對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