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蘇東坡海南印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由海南省古籍保護中心主辦的海南省圖書館館藏蘇東坡古籍暨珍貴文獻展日前正式結束,共吸引了2000餘名讀者前來觀展。

這是海南省圖書館(海南省古籍保護中心)首次舉辦古籍展覽。

展覽以東坡文獻為主題,從館藏130餘種蘇東坡文獻中,精心挑選出15部古籍暨珍貴文獻進行展覽,其中明刻本《宋大家蘇文忠公文抄》和影印宋元刻本《注東坡先生詩》等,收錄了蘇東坡的諸多詩詞、散文、手書等,引起觀眾的濃厚興趣。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

他一生創作了2700多首詩、300多首詞、4500多篇文章,是我國歷史上傑出的文學家、書畫家。

蘇東坡曾官至翰林學士承旨、兵部尚書、禮部尚書。

後遭三次貶謫,紹聖四年(1097)三貶海南,時年60歲。

東坡在海南3年,敷揚文教、勸農耕植、授民醫藥、倡改陋俗,備受海南百姓的愛戴。

在蘇東坡現存詩集中,有不少是貶謫海南時創作的。

如影印宋刻本《施顧注東坡先生詩》中的《吾謫海南子由雷州被命即行了不相知至梧乃聞尚在藤也旦夕當追及作此詩示之》一詩中提到的「莫嫌瓊雷隔雲海,聖恩尚許遙相望。

平生學道真實意,豈與窮達俱存亡。

天其以我為箕子,要使此意留要荒。

他年誰做輿地誌,海南萬古真吾鄉」,便是蘇東坡到海南後表現出的豁達人生態度的寫照。

唐宋時期,貶謫海南是皇帝對大臣最嚴厲的責罰,且東坡已六十高齡,垂老投荒,消極、悲觀的情緒自然有,但是他能坦然面對,化逆境為順境,積極適應當地生活。

在儋州,蘇東坡十分關心當地的文化教育。

初到儋州時,他向當地百姓打聽有沒有學校,雖然有一間破舊的學舍,但早已沒有一個學生。

看到此景,蘇東坡非常痛心,決心扭轉風氣、推行教育,甚至還承擔起當地居民的文化教育職責。

《遷居之夕聞鄰舍兒誦書欣然而作》一詩中,描述了他在儋州生活偶然聽得鄰家小兒的讀書聲,為那清脆的童音沉醉,也拿起書與小兒一起誦讀的情景。

東坡散文,是北宋科舉的範文,俗語云:「文選爛,秀才半;蘇文熟,秀才足。

」所以,有不少求取功名的學子特別想得到東坡的指點。

當時瓊山有個姜唐佐,去儋州跟隨東坡半年,東坡書寫柳子厚《飲酒》、《讀書》相贈,還題寫了聯句「滄海何曾斷地脈,白袍端合破天荒」,鼓勵他說:「子異日登科,當為子成此篇。

」不久,姜唐佐果然中舉,成為海南歷史上第一個舉人。

在蘇東坡的影響下,當地逐漸形成讀書重農的風氣,在儋州中和鎮至今流傳著吟詩作對的習俗。

如舊時每年在東坡生日(陰曆十二月十九)時,當地百姓都要去東坡廟給東坡上香,上香時還要背誦一首東坡詩。

據說中和鎮有一老奶奶,目不識丁,卻會背誦90多首東坡詩。

如今,當地的居民家中遇到人生大事,如出生、升學、結婚、去世等,也會書寫對聯、詩詞,張貼以示紀念。

蘇東坡一生創作詩詞很多,自宋代起,屢有刊刻。

目前,《中國古籍善本書目》別集類收錄東坡古籍善本共計186部,《中華古籍再造善本》收錄東坡古籍宋元刻本12部。

此次展覽展出的宋嘉定六年(1213年)淮東倉司刻本《注東坡先生詩》,是施元之、顧禧、施宿注東坡詩的最早版本,由南宋書法家傅穉手書上版,刻印精美。

該書雖為殘卷,卻彌足珍貴。

明朝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陳榮選將東坡在海南的詩文匯集成《宋蘇文忠公居儋錄》五卷,清順治年間王昌嗣重修,康熙年間又被編成《海外集》。

在海南期間,東坡創作詩文350多篇(首),含存疑11篇(首)。

此次展出的明刻善本《宋大家蘇文忠公文抄》不僅收錄蘇東坡的制策、書、序、狀、表等多種文體文章,還收錄了蘇東坡初到海南上書皇帝的《到昌化軍謝表》和《眾妙堂記》等。

該刻本由蘇軾撰,明茅坤評, 9行20字。

茅坤評曰:「蘇子瞻之於文,李白之於詩,韓信之於兵,天各縱之,以神仙軼世之才,而非世之問學所及者。

追和古人詩是東坡首創。

東坡來海南,唯有陶淵明集和柳子厚詩文數冊書籍。

淵明詩質而實綺,癯而實腴,深得東坡喜愛。

淮東倉司刻本宋本《注東坡先生詩》後兩卷為東坡「和陶詩」107首,其中收錄海南作和陶詩50餘首。

除海南省圖書館館藏的明刻本之外,影印宋刻本《施顧注東坡先生詩》底本珍藏在上海圖書館,書中載有東坡在海南的詩作。

此本經清怡親王府及翁同龢收藏,翁氏後人翁曾翰、翁安孫、翁之廉、翁萬戈四代遞藏。

上世紀40年代為避戰亂,翁萬戈將《施顧注東坡先生詩》等珍貴古籍秘密運到美國。

2000年,又在多方努力下回歸祖國,庋藏上海圖書館。

(來源:中金在線 作者喬紅霞系海南省圖書館地方文獻與古籍部主任)


2月28日,海南省圖書館首次展出一批館藏蘇東坡相關作品古籍刻本及影印手書等珍貴文獻。

讓讀者循著古籍和珍貴文獻,一步步走進900多年前大文豪蘇東坡及他的時代。

北宋哲宗紹聖四年(公元1097年),蘇東坡貶謫海南。

在海南謫居的三年,東坡淡泊明志,敷揚文教,勸農耕植,授民醫藥,倡改陋俗,與民無間,開海南文化之風氣,備受海南人民之愛戴。

現場展出的《宋大家蘇文忠公文抄》(明刻本)、《東坡集》、《注東坡先生詩》、《施顧注東坡先生詩》、《王狀元集百家注分類東坡先生詩》等15部古籍暨珍貴文獻,收錄了東坡的諸多詩詞、散文、手書等。

記者看到,收錄在《中國古籍善本書目》、《第一批海南省珍貴古籍名錄》的古籍善本《宋大家蘇文忠公文抄》(明刻本)中,收錄有蘇東坡各類散文,有制策、書、序、狀、表等,言辭簡練入理,刻本規整大氣。

展覽還特別展出了影印《東萊標註三蘇文集》。

海南省圖書館地方文獻與古籍部主任喬紅霞介紹,珍貴的是,該文集原本系宋本,乾隆皇帝十分喜愛此 集,收藏至其藏書閣「天祿琳琅」,並鈐有「乾隆御覽之寶」、「五福五代堂寶」、「八征耄念之寶」、「太上皇帝之寶」、「天祿繼鑒」等印章。

另外,一冊蘇東坡手書模刻版本《陶淵明集》引起記者的關注。

此集開本闊大,楷書撰寫《歸園田居》六首等陶淵明名作。

喬紅霞介紹,「蘇東坡喜愛陶淵明淡泊寧靜的詩情,放情田園瀟洒自在的生活,在海南生活時作過『和陶詩』。

「人們喜歡蘇東坡,不僅因為他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一代宗師,一位愛好廣泛、視野開闊、精通多種技藝的奇才,也因為他是一位性情中人。

」海南省 圖書館從目前館藏130餘種東坡文獻中,精心挑選館藏東坡古籍暨影印宋元古籍、影印線裝東坡手書等組成展覽,是為了「激活古籍里的文字,讓書寫在古籍里的 文字活起來」,讓人們通過讀東坡文獻,學東坡精神。

聚集古今中外蘇家資訊★

關注蘇姓文化熱點動態★

敬請訂閱《今日頭條·蘇姓經緯》:http://toutiao.com/m6027138439/

欲知更多蘇家資訊,再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蘇姓經緯》(sxjw88)!

【聲明】本文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

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冊府千華--廣東省藏國家珍貴古籍特展」開幕

4月24日,「冊府千華——廣東省藏國家珍貴古籍特展」在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開幕,適逢世界讀書日,2016年「粵讀越精彩」全民閱讀系列活動也同時啟動。此次特展由國家古籍保護中心主辦,廣東省古籍保護中...

喬紅霞暢談古籍的那些事

VCR1:2016年3月初,海南省圖書館首次展出一批館藏蘇東坡相關作品古籍刻本及影印手書等珍貴文獻,讓讀者循著古籍和珍貴文獻,一步步走進900多年前大文豪蘇東坡及他的時代。民眾在感嘆蘇東坡才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