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周原遺址又有新發現:鳳雛建築群主人或為周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作者:王瑛來源:陝西傳媒網2017年01月17日15:36
陝西傳媒網訊(記者 王瑛)1月17日,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了2016年度周原遺址考古發現成果,2016年,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和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聯合組成的周原考古隊對鳳雛建築群和疑似北城牆的兩處地點進行了重點發掘,目前,根據鳳雛建築的風格、方向、時代等因素推斷,其使用者可能為周王或其在周原的代理統治者。
周原遺址位於今陝西省寶雞市扶風、岐山一帶,總面積約33平方公里,是公元前11世紀到前8世紀的大型古遺址,出土了大量卜骨、卜甲,以及大量珍貴的國寶青銅器。
周原是周文化的發祥地和滅商之前周人的聚居地,素有「青銅器之鄉」的美譽。
從1976年開始,考古工作人員對遺址進行了大規模的考發掘。
鳳雛建築基址群位於周原遺址西周早期遺存分布的中心位置,建築群沿用至西周晚期,外圍還可能存在壕溝及城牆遺蹟。
對該區域建築群的進一步揭露將有助於探索該區域乃至周原遺址的聚落結構及性質。
鳳雛建築群六號基址(F6)位於1976年發掘的鳳雛甲組基址以東33米處,根據鑽探可知此處存在一處大型夯土建築基址。
其破壞情況嚴重,僅殘存與西周地面平齊的部分,局部平面不完整。
整體面積為1485.45平方米,建築方向350°,該建築基址的基本格局為東部是一處大型院落,西部是一處小型院落。
西部小型院落的四周均為夯土,如同一個「四合院」。
東部大型院落的四周均有夯土環繞,北部的夯土屬於相對獨立的一塊長條形夯土。
東部大型院落東側夯土呈長條形,向南延伸與院落南部的夯土相連。
在東側夯土的東南邊緣發現保存較為完好的散水,在東部夯土中部內側也保留有一處散水的拐角,可能是東部大型院落的東南角。
在東部大型院落的南側發現一處平面略呈正方形的夯土,其上發現一處「倒凹字形」夯土牆,夯土牆以內的夯土之下發現一層燒土面。
在建筑西北部發現有一片燒土分布區,推斷應是建築廢棄年代的文化堆積,東南角有一處被建築打破的灰坑,這些遺蹟的發掘將對探討鳳雛建築群F6的始建年代及廢棄年代具有重要意義。
根據現有出土陶器的時代特徵初步判斷,該建築始建於西周早期,廢棄於西周晚期。
據了解,作為鳳雛建築群的各個組成部分,鳳雛甲組、乙組、F3和F6的建築風格、方向、時代都保持一致,且三者的組合為目前周原遺址早期範圍內面積最大者,因此專家推斷其使用者可能為周王或其在周原的代理統治者。
各個建築的整體風格都為商式,即每組院落都是由建築封閉而成的,與中期的召陳建築群和中晚期的齊鎮-雲塘建築群由圍牆封閉起來不同,恰好表明了西周初期對商文化的學習與繼承和中期以後的創新。
就目前的發現來看,賀家北區域可能一直是周王室所在地,這就為考古工作者重新理解鳳雛建築群、各組建築和甲骨提供了重要的參考背景,對進一步了解周原遺址西周時期的聚落結構有很大幫助。
- F6發掘區航拍
F6南端夯土內夯牆及踩踏面
周原最新考古表明:鳳雛建築群使用者可能為周王
央廣網西安1月17日消息(記者雷愷)周原考古隊對周原遺址最新考古發掘表明:周原遺址的鳳雛建築群是目前周原遺址早期範圍內面積最大者,其使用者可能為周王或其在周原的代理統治者。考古人員進一步推測:這...
寶雞周原發現一處距今3000年前後的大型建築遺址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台《陝西新聞聯播》 記者 趙景輝 陳大威)由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省考古研究院等單位聯合組成的周原考古隊,日前在我省寶雞岐山縣鳳雛遺址甲組建築旁發現了一處大型建築基址,根據...
陝西周原考古發現鳳雛建築群 應屬周王室所在地
新華社西安1月18日電(記者馮國)記者從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獲悉,周原考古隊2016年在曾經出土甲骨的四合院建築東側,新發現了一處大型夯土建築基址。專家認為,新建築貫穿西周的使用時間表明,其與此前發...
鳳雛建築群主人或為周王朝統治者
本報訊 (記者 郭青)1月17日,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了2016年度周原遺址考古發現成果。據推斷,鳳雛建築基址群使用者可能為周王或其在周原的代理統治者。周原遺址位於今寶雞市扶風、岐山一帶,總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