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壩遺址:尋覓神秘的賨人足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近日,第二屆中國考古學大會在成都順利舉行,頒布了多個獎項,其中四川渠縣城壩遺址考古發掘被授予2016-2017年度全國「田野考古獎」一等獎。
這是中國考古界最高獎,也是西南地區首次獲得一等獎。
城壩遺址,又名「宕渠城」遺址,位於四川省達州市渠縣土溪鎮城壩村,是川東地區目前尚存的歷史最早、歷時最長、規模最大的古城遺址。
近年來,隨著考古發掘工作的不斷展開,城壩遺址原貌漸漸清晰,一個在歷史長河中曾經煊赫的神秘民族也逐漸走進人們視線。
考古成就
城壩遺址地處渠江左岸,其所處的川東北地區是多省交界之地,自古以來便是北上陝甘、東進兩湖的重要通道。
2014年-2018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對此地進行了連續5年的考古工作,發掘各類遺蹟400餘處,出土各類文物1000餘件。
宕渠城西城門重現
城址北部的郭家台遺址西南角,一組保存完好的漢代西門城牆重見天日。
漢磚堆砌的城門遺蹟堆積規整,城磚花紋繁複,線條靈活。
「我們初步分析,城牆初始夯築年代為西漢時期,東漢時期有過大規模增修,沿用至六朝時期廢棄。
與史書記載基本對應。
」考古現場負責人鄭祿紅說,通過對城址區的考古勘探與發掘,基本明晰城牆結構及夯築方式,並發現城牆後期有過增修。
沿著城牆往裡,考古人員發現並清理出城牆、壕溝、城門、暗渠、門房、建築基址、道路、車轍印、水井、窖穴等遺蹟。
「車道與城門相連,車轍印間距大約1.4米,兩邊保存著高台建築遺蹟。
」鄭祿紅說,城址內,各遺蹟互相關聯,並組成有機的整體,全面立體地展示出城址內結構布局情況。
漢代水井至今仍有3口在使用
西門城牆內大約50米處,幾口漢代陶井仍在發掘。
2016年,城壩遺址已勘探發現數十口水井,其中3口仍被繼續使用。
而這次發掘的漢代水井,其形制與仍然使用的3口井完全一致,再次確認了這3口井的年代屬性。
鄭祿紅介紹,已發掘的水井為兩漢時期居民用水及其農業灌溉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
除了水井,考古專家還在城址內發現了「宕渠」字樣的瓦當,明確表明城壩遺址即是秦漢時期文獻記載「宕渠」城所在地。
鄭祿紅介紹,從發掘情況看,城壩遺址墓葬延續時間較長,墓葬形制和出土文物包含多種文化因素,是研究晚期巴文化中「賨人」的最主要遺存,反映了秦漢一統之下的多元文化發展。
出土竹木簡牘
城壩遺址北部,江邊一處聚落遺址目前已出土了數十支竹木簡牘,總字數近200百字,包括「河平二年」「競寧元年」等紀年的官文書性質木牘,一枚簡牘上還記載了「蒼頡作書,以教後嗣」等字樣的文書,這意味著,如果確認該簡牘為秦國李斯所作《蒼頡篇》,這將成為四川出土的最早的識字教科書。
「這在四川地區考古中十分罕見,除去青川戰國木牘、老官山漢墓醫簡,這是第三次發現,大大填補了地方史料的缺佚,蘊涵巨大的學術價值。
」鄭祿紅說,此外,竹簡內容還有法律文書、書信、習字簡等。
據介紹,該聚落遺址的發現,對於了解秦漢帝國對西南地區行政管理提供了新材料,具有相當的重要性。
歷史覓蹤
勇猛強悍、能歌善舞的賨人
賨(cónɡ)人,歷史上的少數民族,又稱寅人、板楯蠻。
其存在於春秋戰國之前,主要分布於嘉陵江畔。
賨人勇猛強悍,能歌善舞。
《輿地紀勝》卷162記:「巴西宕渠,其人勇健好歌舞,鄰山重疊,險比相次,古之賨國都也。
」
從目前發掘出來的巴渠上古墓葬中來看,每墓都有青銅兵器,包括劍、矛、餞、莆簇、宵頂、帶鉤等。
其中的長鬍三穿方內虎紋戈,被考古學家稱為是蜀中同類兵器中最精者。
一柄形如柳葉的長劍,至今劍鋒還很鋒利。
兵器上的虎紋造型十分逼真。
它表明了賨人的勇猛強悍,崇尚武力,同時也反映了賨人精湛的冶鑄技術。
賨人又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他們善跳巴渝舞。
歌舞時,數人敲銅鼓,男男女女手拉著手一邊唱著歌,一邊跳舞。
跳到高潮時,銅鼓激越,人們勁歌。
舞者手執「牟弩」,步伐整齊有力,做出向敵人進軍的模樣。
賨人或是伏羲後裔
史載,遠在殷商以前,古老的賨族部落,就曾以今城壩為中心,活躍於今川、渝東北一帶地方。
楊雄《蜀都賦》:「東有巴、賨,綿亘百濮。
」《華陽國志·巴志》:「其屬有濮、賨、苴、共、奴、玧、夷、妥之蠻。
」杜預《春秋釋例》:「濮夷無君長總統,各以邑落自聚,故稱百濮。
」《華陽國志》又載:「周武王克殷,封其宗姬於巴,爵以子。
其族有賨人,尤剽勇。
」「賨人(打獵、作戰)以木板為盾,因又號板楯蠻。
」
《晉中興書》謂:「賨者廩君之苗裔也。
」但現代學者對此多持不同意見,重慶市博物館主任董其祥謂:廩君蠻與板楯蠻居住地不同,板楯蠻居於渝水左右,廩君蠻居於夷水即湖北清江流域;姓氏不同,板楯族有羅、朴、昝、鄂、庹、夕、龔諸大姓,廩君族為巴、樊、覃、相、鄭,無一相同;圖騰信仰不同,巴族以廩君化白虎為圖騰,而板楯蠻則以射白虎為業。
魏繼新等在《巴人早期族史論稿》中說,在許多歷史記載中,「三星」中的伏羲誕生於天水,故天水現稱「羲皇故里」。
按天水地銜甘、陝、川三省交接,天水以西秦嶺為分水嶺,北部渭河水系屬黃河流域,南部嘉陵江水系屬長江流域。
(《路史》:太吳伏羲氏……母華胥,居於華胥之渚。
並註:乃閬中俞水之地。
)由此魏繼新推斷,伏羲氏部落集團在嘉陵江流域活動範圍很廣,實際上巴人的共同祖先就是伏羲族,他們早期活動區域就是漢江、嘉陵江、渠江一帶,後來一部分人向東擴展,形成了廩君族,而仍留在嘉陵江、渠江一帶的巴人,即成為仍尊伏羲為始皇神的賨人。
公元前316年,秦遣張儀、司馬錯統一巴蜀以後,實行郡縣制,於公元前314年在古巴國地(今重慶市嘉陵江北岸)置巴郡,在賨國城(今渠縣土溪鎮城壩)設置宕渠縣。
這是2300年前,秦最先在巴、蜀、漢中三郡所設置的31個古縣之一。
公元221年,秦始皇統一全國後,仍置巴郡宕渠縣,其轄境遼闊,約當今四川南江、萬源、開江以南,大竹以西,鄰水、廣安以北,蓬安、營山以東的廣大地區。
秦王朝在推行郡縣制的同時,仍保留各部族首長,《後漢書·南蠻傳》:「秦惠王並巴中,以巴氏為蠻夷君長,世尚秦女。
」沿至漢代以後,賨族中仍有「夷王」「邑侯」「邑君」等稱號。
(作者|湯艷燕 戴竺芯 張彥夫)
(本文摘自《讀者報》2018年11月8日第10版。
閱讀更多精彩內容,歡迎訂閱《讀者報》。
)
這就是《讀者報》
知過去 長知識 有談資 擺故事
《讀者報》訂閱方式
1. 拔打11185或到當地郵政所訂閱
2. 關注「讀者報官方微信」,進入微店下單訂報
3.淘寶店鋪:
https://shop269196912.taobao.com
4.微店訂閱地址:
https://weidian.com/?userid=357720529&wfr=wx_profile_wxh5&share_relation=fe55d9279dc1de63_791158084_2
即日起至2018年12月31日,凡通過讀者報微店訂閱2019年全年《讀者報》,隨機贈送微店所售圖書一本,送完即止。
版權申明
如無特別說明,本號刊載的文章,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聯繫後台,本號會第一時間刪除,謝謝。
文章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