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唐太宗李世民墓後建被盜,老子唐高宗李淵墓先建未被盜,為啥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國墓葬歷史悠久,盜墓史同樣悠久,所謂「自古及今,未有不死之人,又無不發之墓也」。

受災最嚴重的省份,陝西第一,恐怕別的省都沒意見。

據調查,陝西省所有已知古墓,除三座外,其餘全部被盜過,而這三座幸運的古墓分別是秦始皇的秦陵,唐高祖李淵的獻陵,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則天的乾陵。

今天,來說說李淵墓為什麼歷經千年而沒有被盜。

獻陵

李淵是唐朝的開國皇帝,公元635年病故於長安宮中,葬獻陵。

獻陵是唐朝開國第一陵,位於陝西省三原縣東北的徐木原上。

既繼承了漢魏舊制,又具有典型的唐代帝陵風格,其規制對後代帝陵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2016年1月,筆者曾親自考察過獻陵。

  獻陵分為內外二城,規模宏大壯觀。

內城四門各有石虎一對,南門外矗立著高大的華表和石虎,獻陵封土坐北朝南,呈覆斗形,高21米,底徑東西150米,南北120米,陵園四神門外各有石虎一對,身軀高大,姿態凝重,大小形制略同。

南門外的石虎長2.75米,通高1.8米,虎足與石座連為一體,用一塊整石透雕而成。

但還有的東西現在看不到了,只能從書中看到文字記載。

根據資料顯示,南門外神道兩側的石刻列置,從南向北原有華表一對、犀牛一對。

犀牛產於我國西南地區,作為域外貢品進獻朝廷,用犀牛作神道石刻形象,在歷代皇陵中十分罕見。

歷史上還排列有石人3尊,均屬東列,皆面西,高2米多,身著長袍,雙手持笏,文官模樣,惜今已不存。

按石刻分析,西側當初也應有石人3尊。

獻陵石犀

獻陵地宮之所以千年未被盜,主要是因為採用了流沙墓的構築形式。


流沙墓是讓盜墓者最為頭疼的一類陵墓,也是中國古人防盜墓技術的最高峰。

獻陵作為大唐開國第一陵,不遺餘力把這種技術發展到極致。

流沙墓在建造時非常有難度,但是防盜效果那真叫一級棒!流沙墓的營建性價比超高,好在是組織出錢。

墓穴的封土會填滿炒乾的細沙,這些細沙少則幾噸,多則上百噸。

盜墓者每挖一個洞就會迅速被沙子填滿,運氣不好,整個人被活埋都有可能。

獻陵如此宏偉的封土,填有上百頓的沙土,一點也不誇張。

盜墓者想要成功盜墓,只有把所有的沙子全部掏出才行,這個工程不是一天兩天能夠完成的,往往容易暴露目標。

盜掘帝陵不論放在中國的哪個朝代,都是掉腦袋的罪過,偷不著東西事小,搞出太大動靜被人發現抓住,可就玩完了。

流沙墓在與盜墓者的博弈中完成了防盜和震懾心理的雙殺,凝聚了中國幾千年來陵墓防盜工程的精華。

流沙墓示意圖

獻陵地宮究竟怎樣?

打開之前,我們不得而知,但考古發現的其他流沙墓,可以讓我們一睹流沙墓防盜的威力。

2005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上蔡縣發掘過一座戰國流沙墓。

這座墓在封土上發現了17個盜洞,但墓內還是出土了大量隨葬品。

17米深的墓穴,上面回填了11米深的細沙,表層再填土封蓋,細沙里還放置了1000多塊形狀各異、大小不同的尖利石塊。

盜墓者挖洞時,旁邊的細沙會向洞裡流動,掩埋剛挖好的洞。

挖的洞很深時,極易造成塌方,輕則把挖開的洞掩埋,重則把洞裡的人埋掉,更可怕的是藏在細沙里的石頭,隨著垮塌的沙子墜落,成了打擊盜墓者的武器。

既然李淵墓採取流沙墓的構築形式成功防盜,為什麼他兒子李世民沒有繼續採取這種技術結果被盜墓?

李淵

原來,唐太宗追求宏達,所以他的昭陵是依山為陵,還以為這樣更能防盜,故未採用流沙墓技術。

不過,武則天的乾陵也是依山為陵,卻成功防盜,她是怎麼做到的?明天且聽下回書說。


參考資料:

1.王雙懷:《荒冢殘陽:唐代帝陵研究》,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2.劉向陽等:《絲綢之路鼎盛時期的唐代帝陵》,三秦出版社,2015年

3.王子今:《中國盜墓史》,九州出版社,2007年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考古發現:武則天墓陪葬珍寶至少有500噸

如果問世界上哪個皇帝的陵墓最難挖,那麼毫無疑問是武則天的「萬年壽域」——乾陵。她的陵墓被冷兵器時代的刀劍劈過,被熱兵器時代的機槍、大炮轟過,至今沒有被盜過!陝西考古工作者對唐乾陵的考古工作日前取...

古代帝王反制盜墓賊的十大「毒招」

閱讀提示:疑冢防盜,有一個考古名詞,叫「虛冢」。虛冢,只是秘葬方式的一種,又稱假墳、虛墓、虛葬、潛葬、潛埋,說白了,就是造若干假墓穴,而將真屍葬地隱匿起來。反盜墓招數一:虛墓疑冢疑冢防盜,有一...

他在盜墓界名聲最爛,關中十八陵盜了17座

唐代被譽為中國古代最鼎盛的時代,無論政治、經濟、文化、藝術,有唐一代獨領風騷。與唐代的繁榮鼎盛相對應,唐代崇尚厚葬,唐代大墓無不裝飾精美,奇珍異寶藏滿其中,尤其是唐代帝陵,陵園恢弘,雄偉瑰麗,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