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林郭勒:文化傳承中的「蒙古馬」精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沙場裡奔騰的駿馬,動人的蒙古族舞蹈,扣人心弦的馬術、雜技等表演,演繹著人與馬的溫情、唯美浪漫的愛情、隆重的民族禮儀……8月,由錫林郭勒職業學院傾力打造的大型室內實景劇《蒙古馬》在中國馬都核心區馬文化演藝廳震撼上演,為觀眾帶來了一場豐盛的視覺盛宴。

自從首演以來,幾乎場場爆滿,不僅為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增添了喜慶氛圍,更成為了錫林郭勒草原最美季節里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蒙古馬是蒙古族人民最親密的朋友,它融入了蒙古族人民的生產、生活和文化,融入了草原。

錫林郭勒盟在文化建設中,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內蒙古重要講話精神,大力弘揚吃苦耐勞、一往無前的「蒙古馬精神」,依託豐富的馬業資源,由錫林郭勒職業學院匠心打造了大型室內實景劇《蒙古馬》,旨在中國馬都樹立起一部具有特色的蒙古族文化演藝劇目,成為錫林郭勒的城市名片,更好的擴大中國馬都和錫林郭勒草原品牌的影響力,全面展示蒙古馬文化、蒙古族文化、草原文化的內涵。

此外,由錫林郭勒盟烏蘭牧騎創作排演的民族歌舞劇《我的烏蘭牧騎》成功入圍第十四屆·內蒙古草原文化節期間展演的5部優秀劇目之一,將於8月28至29日在呼和浩特市內蒙古人民會堂隆重上演。

本劇分為六個章節,以主人公那日蘇的個人生活經歷為脈絡,講述了一代烏蘭牧騎人的命運故事。

全劇表現了烏蘭牧騎自誕生以來,堅持文藝為人民群眾、服務於基層牧民生活的寶貴精神,展示了烏蘭牧騎幾十年來對民族文化的繁榮發展、對社會主義文藝事業的興旺發達,所承擔的歷史責任與現實價值。

將烏蘭牧騎60年的發展歷程藝術的呈現在舞台上,弘揚了烏蘭牧騎根植基層、情系群眾、為人民書寫、為時代放歌的精神,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為了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錫林郭勒盟與內蒙古草原文化保護髮展基金會合作推出了蒙元文化音樂劇《夢之都》。

該音樂劇既是向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的獻禮作品,也是錫林郭勒盟重點旅遊文化精品工程,對發掘、保護和傳承好傳統民族文化,推動全盟草原全域旅遊發展,打造祖國北疆亮麗風景線具有重要意義。

該劇由來自美國百老匯的著名音樂劇製作人董方思、托尼等攜手自治區及錫林郭勒盟本土藝術團體成員共同打造,講述了忽必烈招賢納士,與天下人共建元上都,並開通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的心路歷程。

《蒙古馬》《我的烏蘭牧騎》《夢之都》3部精彩紛呈的劇目不僅為錫林郭勒草原慶祝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的喜慶氛圍增光添彩,更有力地推進了文化旅遊深度融合發展步伐……

錫林郭勒,一片生機勃發的北疆熱土。

逢改革開放的發展天時,應文化資源的獨特地利,得百姓願望的人和之氣,努力建設北方重要的旅遊休閒度假勝地的思路橫空出世,一場前所未有的「文化風暴」席捲草原:每一個旗縣都在精心鑄造自己的文化品牌,每一個城鎮都在努力張揚自己的文化特性,每一個牧戶都在刻意追求自己的文化生活。

時至2017年,為了紀念和慶祝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由錫林郭勒盟委宣傳部、錫林郭勒盟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共同組織策劃、悉心編撰的文學藝術作品集——《璀璨草原》正式出版發行;為了慶祝文藝戰線上的輕騎兵烏蘭牧騎成立60周年,錫林郭勒盟召開慶祝大會,表彰了烏蘭牧騎工作中湧現出的先進集體和優秀個人,特別還對從事烏蘭牧騎工作30年以上的隊員進行命名表彰;8月,由錫林郭勒盟文體新廣局傾力打造的紀錄片《永遠的烏蘭牧騎》在央視熱播;在自治區第十三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中,由錫林郭勒盟委宣傳部推送的蒙語歌曲《親人,你好》《我的內蒙古》、舞蹈《熟皮》、蒙語紀錄片《吉祥八駿贊》、蒙文圖書《解讀隔壁石器》和二連浩特市委宣傳部推送的戲劇《風雨伊林》等共6部作品入選;由自治區文化廳、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錫林郭勒盟委宣傳部主辦,自治區戲劇家協會、錫林郭勒職業學院、錫林郭勒盟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錫林郭勒盟文化新聞出版廣電局和錫林浩特市人民政府承辦的首屆內蒙古自治區蒙古語戲劇節將在9月在錫林浩特舉辦。

近年來,錫林郭勒盟在推動文化旅遊業發展中,促進文旅融合、旅遊招商、轉型升級,弘揚和發展蒙古馬文化,憑藉深厚的馬文化積澱、豐富的馬業資源和廣泛的群眾基礎,2010年摘得「中國馬都」桂冠。

為了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內蒙古重要講話精神,弘揚「蒙古馬精神」,錫林郭勒盟依託豐富的馬業資源,2016年重新編排和完善了國內首創大型實景劇目《千古馬頌》,成為填補內蒙古馬文化駐場演出空白的旅遊產品。

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方面,錫林郭勒盟以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為出發點,著力強化基層基礎設施建設,健全經費保障機制,加快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已建成的群藝館、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均已實現免費對外開放,並不斷增加新的項目內容,使這項惠民政策真正落到實處、發揮效益。

每年,全盟群藝館(文化館)指導群眾開展各類文藝活動達500場次,全盟圖書館共接待讀者4.5萬人次,借閱圖書3.6萬冊,建立流動圖書點90餘個。

烏蘭牧騎積極深入基層開展惠民演出活動,每年,全盟烏蘭牧騎深入基層慰問演出1200餘場次,觀眾達50餘萬人次。

在群眾文化活動方面,按照「一旗一品一特色」的工作思路,錫林浩特市國際遊牧文化節、阿巴嘎旗成吉思寶格達烏拉祭祀那達慕、蘇尼特左旗「浩瀚寶馬」馬文化節、蘇尼特右旗「草原珍珠節」、東烏珠穆沁旗「銀色烏珠穆沁——冰雪那達慕」「銀色西烏珠穆沁——草原冰雪嘉年華」系列活動等已成為一張張亮麗名片和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的強力引擎。

近年來,錫林郭勒盟各地還創作了《草原記憶》《長調歌王—哈扎布》《明安圖》《白駿馬》《駝鄉新傳》《風雨伊林》《烏日蘇勒圖》《都仁扎那》《天堂草原》《姑娘湖》等優秀作品。

其中,民族舞劇《草原記憶》先後獲得自治區、國家「五個一工程」獎、第七屆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銀獎、第四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7項大獎和全區首屆少數民族文藝會演金獎,填補了錫林郭勒盟乃至全區在全國舞劇獎項中的多項空白。

蒙古劇《駝鄉新傳》先後獲得第四屆中國少數民族戲劇會演優秀劇目獎,「格根木扎-13」國際蒙古語戲劇節促進兩國文化藝術交流與發展突出貢獻獎、優秀劇目獎,2015年又被評選為自治區第十二屆中國·內蒙古草原文化節優秀劇目。

與此同時,繼續開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層次的對外文化交流,促進不同文化間的相互借鑑,增強錫林郭勒民族文化在國內外的感召力和影響力。

除此之外,還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進課堂,將祝讚詞、潮爾道、呼麥、蒙古族長調民歌、察哈爾民歌、馬頭琴音樂、蒙古族搏克、傳統技藝等項目引進校園,使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對青少年進行傳統文化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載體。

目前,錫林郭勒盟擁有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項,國家級名錄13項,自治區級名錄94項,盟級名錄152項,旗縣市(區)級名錄208項;共有國家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2人、自治區級傳承人75人、盟級傳承人309人,旗縣級傳承人445人,代表性傳承人認定與保護措施逐步得到落實。

建立了盟、旗縣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體系。

據悉,今後錫林郭勒盟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堅持以滿足各族群眾日益增長的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著力深入推進文化體制改革,著力繁榮民族藝術;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針,深入挖掘和系統闡發文物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和時代價值,切實做到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堅持一手抓繁榮、一手抓管理的方針,開展「十三五」時期文化市場工作。

著力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現代文化市場體系,著力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全面提升全盟文化軟實力,依託蒙元文化和草原文化,努力建設民族文化強盟。

具體來說,在「十三五」時期,錫林郭勒盟文化建設大力發揚「蒙古馬精神」,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民族藝術全面發展,文化建設更系統,創造性、創新性更強,交流合作更深入,形成文化事業、文化人才、文化隊伍、文化創造有活力的局面;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建成,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得到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民族藝術影響力明顯提升,推動建成文化事業繁榮、文化產業發達、文化人才薈萃、文化創造活力迸發、各族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

(圖片除署名外均由錫林郭勒盟委宣傳部提供)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