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更迭,國號在變,可它的名字,3000多年一直未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變」,這個世界一直在變,我國的歷史一直在變。

朝代不斷的更迭,每個朝代的國號也不相同,可有一個地方的名字沒變,從古至今有3000多年,它使用同一個名字。

它是一個城市,一個古老的城市,一個3000多年沒有改變過名字的城市—邯鄲。

邯鄲一詞最早出現在《春秋穀梁傳》,古稱邯。

邯鄲地名由來,現一般以《漢書·地理志》中三國時魏國人張晏的注釋為源:「邯鄲山,在東城下,單,盡也,城廓從邑,故加邑雲。

」意思是說,邯鄲的地名源於邯鄲山,在邯鄲的東城下,有一座山,名叫邯山,單,是山脈的盡頭,邯山至此而盡,因此得名邯單,因為城廓從邑,故單旁加邑而成為邯鄲。

邯鄲城邑,起於商。

在西周時屬於衛國,春秋時為晉地,晉定公十二年,晉國趙鞅將邯鄲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從此,邯鄲便成了趙氏的世襲領地。

邯鄲在春秋時代先屬衛,後歸晉。

公元前386年趙敬侯遷都於邯鄲,為趙國都城長達158年之久。

秦滅趙,置邯鄲郡。

西漢置趙國。

邯鄲至西漢末仍為全國五大都城之一。

建安十八年,漢獻帝冊封曹操為魏國公,於鄴城建都。

三國魏黃初二年邯鄲屬廣平郡,東晉後又改屬魏郡。

隋唐時,邯鄲先後歸屬或復轄為洺州、磁州、武安郡和紫州,衰落而成蕞爾小縣。

宋金時屬洺州,北宋末年,因長期的戰亂,逐漸衰落。

元代隸屬於廣平路,明清時期隸屬於廣平府。

1945年設市,為晉冀魯豫邊區政府所在地。

1949年降為鎮,但仍為邯鄲專區專署駐地。

1952年12月22日復升為市,1954年改為省轄市。

1986年武安縣劃歸邯鄲市。

1993年經國務院批准,撤消邯鄲地區,實行地市合併,將邯鄲地區所轄各縣劃歸邯鄲市管轄,稱邯鄲市至今。

3000多年來,邯鄲的歷史地位一直在變化著,這與歷朝歷代的執政者有關,但它的名字始終不變。

邯鄲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幾千年的歷史鑄造了邯鄲的十大歷史文化。

趙文化:以胡服騎射為代表的趙文化,展現出趙國在逐鹿中原時所表現出的創新精神。

磁山文化:中國新石器時代的考古文化,是中國以粟作農業和定居生活為特點的原始農耕文化的典型代表,表現出人類利用自然、與自然相融合的奮鬥精神,因最早發現在武安的磁山遺址而命名。

女媧文化:在涉縣的古中皇山上的媧皇宮,傳說是華夏始祖女媧氏「鍊石補天,摶土造人」的地方。

曹魏建安文化:臨漳縣西南的古鄴城遺址是東漢末年至魏晉時期中國北方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中心。

石窟文化:以響堂山石窟和媧皇宮石窟為代表的北齊石窟文化,是中國佛教雕刻藝術的寶藏,這裡有世界上最大的摩崖刻經群,代表著北朝時期佛教發展的最高成就。

夢文化:以「一枕黃粱」名夢和黃粱夢呂仙祠古建築群為代表的夢文化,蘊含著極為深厚的中國哲學思想,表現出中華民族對於美好事物的嚮往和執著追求。

磁州窯文化:磁縣、峰峰礦區的西部地區,是綿延的太行山余脈,這裡蘊藏著大量的高嶺土,是製作陶瓷的天然原料。

廣府太極文化:清朝道光年間,永年縣廣府城,誕生了太極宗師楊露禪和武禹襄,使永年縣成為中國太極拳兩大流派—楊式太極拳和武式太極拳的中興發祥之地。

雞澤毛遂文化:雞澤是戰國時期毛遂故里,「毛遂自薦」「一言九鼎」等成語典故和毛遂精神是毛遂留下的寶貴遺產。

成語典故文化:邯鄲有眾多的名勝古蹟和歷史故事,千百年來凝聚成了膾炙人口的成語典故。

據不完全統計,由邯鄲歷史和相關史書中所滋生、蘊積、提煉出的具有邯鄲地方特色或與邯鄲有密切關係的成語典故達1500條之多。

邯鄲,一個3000多年沒有改變過名字的歷史文化名城。

以後,也不可能會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