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碩珍:女媧娘娘的模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女媧氏,傳說中的上古「三皇」之一,又稱媧皇,即以神女的身份做帝王的女神人。

《融合四方文化的智慧》(龔方震著)寫道:「女媧是什麼樣子,道教書籍中有個後地皇君是女媧,說她『人面蛇身』。

《魯靈光殿賦》也說:『伏羲鱗身,女媧蛇身』。

在漢武梁祠石室的畫像中有伏羲與女媧蛇身纏在一起的像……古音『媧』與『和』通,《山海經?大荒東經》說:『有女和月母國』,女和就是女媧,和氏的祖先可追溯到女媧,而羲氏的祖先一變而為伏羲,他們兩人纏在一起無非是象徵著古人陰陽調和之說。

他們之所以都是蛇身,則與古人對蛇的崇拜有關……」我們知道,蛇是卵生的,「『卵生說』大約是原始的人們觀察飛禽及其他生物(如龜之類)生殖情況以後而產生的聯想。

」(《中國少數民族文學》,楊亮才等著)柏楊在《中國人史綱》中說:「她(女媧,筆者注)是一位美麗的女神,身材像蛇一樣的苗條,以致有些神話學家堅稱她根本就是蛇身。

」《封神演義》的作者筆下:「紂王正看此宮殿宇齊整,樓閣豐隆,忽一陣狂風捲起幔帳,現出女媧聖像,容貌端麗,瑞彩翩躚,國色天姿,婉然如生,真是蕊宮仙子臨凡,月殿嫦娥下世。

」這分明是容貌端莊的皇后或者貴妃娘娘,與「人面蛇身」的原始形象大相逕庭,體現了女媧從神向人轉變的過程。

又據許慎《說文解字》解釋:「媧:古蛙切。

古之神聖女,化萬物者也。

從女,咼聲。

」著名作家莫言在他的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蛙》中,對女媧的形象提出了另類思考,不無道理:「人跟蛙是同一祖先。

她(小獅子,筆者注)說:蝌蚪和人的精子形狀相當,人的卵子與蛙的卵子也沒有什麼區別;還有,你沒看過三個月內的嬰兒標本?拖著一條長長的尾巴,與變態期的蛙類幾乎是一模一樣啊。

為什麼『蛙』與『娃』同音?為什麼嬰兒剛出母腹時哭聲與蛙的叫聲十分相似?為什麼我們東北鄉的泥娃娃塑像中,有許多懷抱著一隻蛙?為什麼人類的始祖叫女媧?『媧』與『蛙』同音,這說明人類的始祖是一隻大母蛙,這說明人類就是由蛙進化而來,那種人由猿進化而來的說法是完全錯誤的……女媧造人,蛙是多子的象徵,蛙是咱們高密東北鄉的圖騰,我們的泥塑、年畫里,都有蛙崇拜的實例。

」青蛙與蛇、龜、飛禽一樣,都是卵生的,既然我們能相信古人捏造的女媧「人面蛇身」的神話傳說,又怎麼不相信莫言提出的「人類的始祖是一隻大母蛙」的假想?陝西省臨潼驪山是女媧傳說的富集地,在這裡,女媧又稱驪山老母。

1972年,驪山發掘了仰韶文化早期原始部落羌寨遺址,在出土的彩陶盆上有蛙紋寫實圖形,蛙與媧同音,是為女媧氏族的圖騰。

「蛙紋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看成人蛙合一的形象,人在嬰兒時期,姿勢保持著在母體里的動作,四肢彎曲,與蛙的蹲姿雷同。

孩子在哇哇大哭的時候,又與青蛙相似。

人從哪裡來,一直是哲學家研究的主要內容,當時的人們就懷疑人是由蛙轉生而來的,或者人又會轉變為蛙。

人們希望自己就是蛙,能擁有蛙的能力,面對洪水等災害。

」李智信說。

就這樣,人們對蛙崇拜,開始轉變為對人或神的崇拜。

而彩陶上的蛙紋也隨之發生了變化,變得越來越像人,形成了神人紋。

他還說:「甘青地區彩陶流行紋飾中,蛙紋、旋渦紋等都應該與女媧有關,而且反映的可能是女媧造人並化萬物的主題。

遠古時期,人們對水的崇拜和敬畏,使他們更崇拜水神。

同時人們又處於母系氏族社會,所以很多人是知其母而不知其父,所以最初擬人化的神,也只能是女神,女媧自然應運而生。

《中國禮儀史話》(楊汝福著)一書寫道:「古代祭祀高禖(古代帝王為求子所祭祀的禖神,實為生育之神,筆者注),因時代、民族及各種傳說的不同,祭祀的對象也有所不同。

據古書記載,上古時期的高禖神是女媧。

相傳她摶黃土造人,並給這些所造的人定姓氏、分性別、使其配合成婚。

這樣,人類才世世代代綿延下來。

所以,受祀為高禖,成為人們崇敬的神祇。

」在古代中國,除了女媧摶黃土造人,還有伏羲與女媧兄妹結婚繁衍子孫的傳說,這都說明,中國人都將女媧奉為生育之神。

「女媧造人,蛙是多子的象徵,蛙是咱們高密東北鄉的圖騰,我們的泥塑、年畫里,都有蛙崇拜的實例。

」就是對生育之神的崇拜。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揭秘神話傳說中的女媧後人因何半人半蛇

女媧後人:女媧,又稱媧皇、女媧娘娘,史記中稱女媧氏。女媧是古代傳說中中華民族人文始祖,是神話中的創世女神。女媧人首蛇身,為伏羲之妹,與伏羲兄妹相婚,以泥土造人,創造人類社會並建立婚姻制度。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