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十大盜墓賊(一):最狠毒的盜墓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古有「天下無不掘之墳冢」一說,盜墓一詞古往至今一直存在,要說盜墓一詞何時被現代人所熟知還要說《盜墓筆記》一書的上架及其同名電影的熱播。

盜墓一詞深得人心,神秘又帶點刺激,增添了平日閒暇時的談資,今日我們便來談談中國史上的十大盜墓賊。

中國的喪葬文化豐富,歷史久遠。

與此相對應的,是寄生於此文化之上、至今不絕的盜墓現象。

盜墓行為自古有之,正如小說中寫的那樣,盜墓行為既有官盜,也有民盜,不管怎樣,講求死者為大入土為安的中國人對盜墓行為是極其深惡痛絕的,雖然防盜技術一直在發展,但是盜墓的招數仍然層出不窮,其中更不乏歷史名人。

縱觀古今,有名沒名,事成事敗,盜墓者多如牛毛,如同亂世英雄,層次不窮。

翻開中國盜墓史,盜墓者中既有貴為天子的皇帝,也有出身草根的流賊。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中國史上十大盜墓賊之一的——史上最狠毒的盜墓賊伍子胥。

為何說伍子胥為史上最狠毒的盜墓賊,首先我們要了解伍子胥。


伍子胥,春秋末期吳國大夫,是中國史書著墨比較多的人物之一。

伍子胥受封於申地,故又稱申胥。

本為楚國人,入吳後,輔佐吳王闔閭,修法制以任賢能,獎農商以實倉廩,治城郭以設守備。

伍子胥與中國歷史上多位名人有聯繫,如越王勾踐,孫武、范蠡、西施等。

中國古代聞名軍事事論家孫武,精通兵法,是伍子胥的舉薦他當上了吳國將領,從而名聞天下的。

中國歷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西施,與伍子胥的恩怨也很出名,當時伍子胥建議殺了越王勾踐,結果好色的吳王不聽,范蠡遂使出「美人計」,獻西施給吳王,離間吳王與伍子胥關係,導致伍子胥被殺,亡了吳國。

本是歷史名人的他,在中國的盜墓文化史來說,他也是有著舉足重輕的地位。

掘開了人家的陵墓不說,還要拿著皮鞭,朝屍體發泄,可謂最狠毒的一位掘墓者。

那他掘的是誰的墓?鞭的是誰的屍?他和墓主人究竟有著多大的仇怨,在人死後還要再糟踐一番?

伍子胥成為中國歷史上有名的盜掘者,根源其出走吳國之前,與楚平王結下的仇恨。

《左傳》記載,公元前522年,因遭楚太子少傅費無忌陷害,父、兄均為楚平王所殺,伍子胥被迫出逃吳國,發誓要搞垮楚國,以報殺雪恨。

公元前506年,在孫武攻破楚國城池,成全吳王「春秋五霸」地位後,伍子胥也尋得了弒父兄之仇的機會。

奈何楚平王已死,入楚後的伍子胥最想幹的事就是找到楚平王的陵墓。

開始在楚地找了幾天也未能找到,原因是當年楚平王為防止陵址被人知曉,下令把參與修陵的工匠全殺掉了。

經一個僥倖逃脫的老工匠指點,伍子胥順利掘得楚平王陵,把他的屍體挖了出來,用鞭子抽打解恨,一直抽了三百下才住,此即「鞭屍三百」典故。

伍子胥掘墓鞭屍一事的史實我們不得而知,有的專家學者認為在從古至今死者為大的思想觀念下伍子胥並沒有 掘墓鞭屍,但他為了發泄心中的怨氣,在楚平王墳前鞭的是死者的墓碑並非屍體。

我們不探討史實,也不究對錯,歷史的真相還待學者們的研究,但這一歷史小故事的結果帶給我們的是無限的遐想。

而這一筆掘墓鞭屍也給中國盜墓史,加上了一道濃濃的色彩。

謝謝各位讀者的品讀,也歡迎各位讀者收藏轉發訂閱。

下一章:中國歷史上十大盜墓賊(二)——最牛的盜墓賊。

盡情期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