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美玉的故事,愛玉的人怎可不知?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國人愛玉,自古有之。

歷來素來有「美人如玉」,「君子無故,玉不離身」等詞語典故。

玉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載體,不僅與歷史、文化、政治、藝術等有著密切聯繫,也深刻影響著中華民族生生代代的觀念習俗。

那麼,歷史上到底有哪些關於玉的故事與觀念呢?」

1. 西王母獻玉

在遠古時代,中國與西方一些地區有了交往,而交往的對象為女性的西王母,可能那裡正處在母系氏族時期,西王母所獻之玉玦,為一種珍貴的古玉器,環形,有缺口。

在我國新石器時代、西周晚期、以及春秋時期的墓葬中,時有發現。

可見,西王母獻白環玉玦之說,並非純屬於子虛烏有。

民間傳說中的西王母子居住在遠古人類的發源地喜馬拉雅山肪和崑崙山肪,曾向黃帝堯舜獻玉,這反映了古人類對自己故鄉的懷念,對自己祖先崇拜之心的結晶。

2. 卞和獻玉

說的是春秋戰國時期楚國人卞和,把在山中得到的玉璞獻給楚厲王,但厲王聽信讒言,以欺君之罪,砍去了卞和的左腳。

後厲王駕崩,武王即位,卞和又把玉璧獻給那位武王,武王又信讒言,以欺君之罪,砍去了卞和的右腳。

後來文王繼位,知道卞和因璞玉被誣為石頭而在山中痛哭了三天三夜,便命人剖玉察看,證實那果然是一塊舉世無雙的美玉。

於是把這塊美玉琢成玉璧,為了獎勵卞和獻玉有功,遂以卞和之名命名此璧為「和氏璧」。

3. 完璧歸趙

戰國時期,趙惠文王得到了一塊楚國原先丟失的名貴寶玉和氏璧。

秦昭王得知後也非常想得到它,竟宣稱願意用十五座城池來換"和氏璧"。

趙國明白秦國的用意,美其名曰是換,實則是騙取。

但因懼秦又不敢拒絕,於是便派機智勇敢、足智多謀的藺相如出使秦國,護送「和氏璧」去秦國交換城池,在談判過程中,藺相如識破秦王的陰謀,略施小計,從秦王的手中奪回了「和氏璧」,並順利地返回趙國。

後來,秦統一六國,這塊「和氏璧」便被秦始皇琢成世代相傳的「傳國玉璽」,上刻「受命天子 既壽永昌」八個篆字,成為帝王無上權力的象徵。

4. 弄玉吹簫

春秋時期秦國國君秦穆公有一女,因女兒出生時恰好得到一塊進貢的上等美玉,小公主滿周歲時,這塊玉恰好置於其中,然而她對所有的玩具器皿渾不在意,而獨獨對美玉愛不釋手,因此秦穆公給她取名為弄玉。

弄玉長大後容貌傾城,善於吹笙,其樂聲如仙樂飄飄,令人流連忘返。

穆公遂令巧匠剖此玉做成笙,弄玉吹之,聲音如鳳鳴。

穆公寵愛此女,特為她修築「鳳樓」,樓前建有高台,名「鳳台」。

隨後穆公欲為其女尋求佳婿,而引出了吹簫引鳳,弄玉成親,乘龍快婿的典故。

5. 干戈玉帛

語出淮南子,玉帛即玉和絲織品。

二者皆為進貢之上品,在此引申為重修於好,相互禮尚往來的意思。

傳說,夏部落的首領鯀建造了三仞(八尺為一仞)高的城池來保護國家守衛百姓,大家都想離開他,別的部落對夏虎視眈眈。

後來禹當了首領,發現這一情況,就拆毀了城牆,填平了護城河,把財產分給大家,毀掉了兵器,用道德來教導人民。

於是大家都各盡其職,別的部落也願意來歸附。

禹在塗山開首領大會時,來進獻玉帛珍寶的首領上萬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民間故事:關於玉石,你可能不知道的民間故事

「石之美者為玉」中國人對玉的喜愛甚於外國人對鑽石的追捧,一部紅樓夢,就寫那晶瑩剔透的石頭歷劫的故事,所以又叫《石頭記》,一個大觀園,其間寶玉,黛玉,妙玉,紅玉,玉滿天下,有了玉似乎一切都透著靈性...

關於玉石的民間傳說故事

中國的文化可以說是一部玉文化史。不管是和田玉,還是其它玉石,直到現在,我們口耳相傳的一些故事還深深的蘊藏的玉的文化。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回顧一下。

珠寶玉石的9個小故事

珠寶玉石的9個小故事西王母獻玉民間傳說中的西王母居住在遠古人類的發源地喜馬拉雅山脈和崑崙山脈,曾向黃帝堯舜獻玉。和氏璧 說的是2000多年前的楚國卞和,把在山中得到的玉璞獻給楚國的厲王,但厲

幾個關於玉石的小故事,你都聽過嗎?

女媧補天」相傳遠古之時,天柱傾塌,九州崩裂,大火燃燒,洪水汪洋不息,民不聊生,女媧煉以五色石補蒼天,挽救了眾生,又將多餘的補天之石散落在大地,成為今天的各種美玉。這個神話將玉說成補天之物,可見我...

和田玉古典故事大搜羅

「石之美者為玉」中國人對玉的喜愛甚於外國人對鑽石的追捧,一部紅樓夢,就寫那晶瑩剔透的石頭歷劫的故事,所以又叫《石頭記》。一個大觀園,其間寶玉,黛玉,妙玉,紅玉,玉滿天下,有了玉似乎一切都透著靈性...

愛玉的人應該知道的十個玉石故事!

國人愛玉,自古有之。歷來素來有「美人如玉」,「君子無故,玉不離身」等詞語典故。玉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載體,不僅與歷史、文化、政治、藝術等有著密切聯繫,也深刻影響著中華民族生生代代的觀念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