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譽為摸金校尉祖師爺,倒斗30年未曾失手,被抓後還惦念秦皇陵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說起「盜墓」「倒斗」這種不問自取的邪惡行為,自古至今都沒有停止過,說起盜墓為何盛行至今,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春秋時期」社會封建統治風氣加重,王室貴族,富商紳豪厚葬之風興起,他們生前享盡富貴榮華,死後也要這些金銀珠寶帶進墳墓,甚至還讓活人陪葬,為的就是想在極樂世界繼續享用貴族待遇,所以一波波想靠掘墳發財的人自然對這些人的墳墓賊心惦念。

比如陝西發現的先秦時期最大的秦公1號墓光盜洞就達到240多個,裡面財寶早已被洗劫殆盡。

翻看古代倒斗史,不難發現既矛盾又有趣的事情,這些人辭世前費盡周折,又是找風水先生又是研究墓葬結構,布設層層防盜關卡,就是想避開盜墓者眼線,或者叫他們有去無回。

但是所謂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這些倒斗的人也絕非等閒之輩,沒兩把刷子他們是不會輕易破土的,一旦被他們惦記上了誰家的墓地,遭不遭天譴那都拋在腦後,召集團伙,研究策略,什麼楸,鎬,鏟,火把,蠟燭統統備齊,翻開黃曆算準日子,裝備不夠就研發新儀器,所以盜墓人和墓主人猶如死對頭,一個深藏不露,一個全力搜索,結果往往防不勝防,讓後人有氣無處發。

隨著墓葬越來越多,並且墓葬的結構也越來越複雜,所以倒斗的人也「與時俱進」研發更多新技術和工具,並且越來越專業化,例如漢代盜墓皇帝:曹操,雖被評價為一代政治家,文學家等榮譽光環,他盜墓確實明目張胆的親臨現場指揮挖掘,雖然目的很單純,僅僅是為了獲取真金白銀增強國家實力,還在軍中專門設立了盜墓機構,如今大家熟知的「摸金校尉」就是曹操設立的,一代梟雄帶兵倒斗72冢,也是沒誰了。

但他也因此得到報應,所生二十五子全都英年早逝。

這種行為在當時被認為是正規並且體面的職業,也更加助長了民盜的風氣。

因為盜墓能獲得非一般的財富,所以這條致富路上也吸引越來越多人,時至如今仍舊無法杜絕,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在內蒙寧城一帶,出現了一夥十分狂妄的「摸金校尉」,這些人四處尋找古墓藏處,一有消息便會前往墓區進行實地勘探,並且做事雷厲風行,出了名的快准穩狠,只要確定要盜的墳墓,幾乎次次大獲豐收。

尤其是這個團伙的倒斗祖師爺:姚玉忠,在圈內無人不知姚爺,並且自幼得到父親的「真傳」,最喜歡看古書,精通風水,這樣一位「才智雙全」的摸金校尉,在他回憶說:「倒斗30餘年,未曾失手」。

只可惜走的不是正道。

老姚盜墓的「敬業」精神也是常人無法想像的,所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句話用在他身上更合適不過,「老子英雄兒好漢」,但他運氣卻沒有上輩人好,還是被逮住了。

在他倒斗的這幾十年里,所得手的無數寶貝多數被他換成金錢,若不是老姚活動太頻繁,又愛給自己分贓太多,導致團伙心裡不平衡,最終導致團伙分裂,自己被逮,老姚所「掙」的錢足夠他幾代人都花不完。

在他被逮後,他還狂妄的說,如果在晚點的話,他就能見秦始皇真容了,並說在他眼裡那些所謂的考古專家連他入門的徒弟都不如。

但話雖如此,這個摸金奇才,最終下場自作孽不可活。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最狂盜墓賊,放言:可以挖通秦始皇陵

導語:盜墓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官盜,如漢末的曹操,五代的溫韜,在到民國的孫殿英等等,他們往往動用大批士兵,明火執仗地干;另一種是民盜,都是偷偷摸摸地進行,但也是有組織,有紀律的。

三十年來未曾失手,第一盜墓高人!

風靡一時的《盜墓筆記》讓大家對盜墓賊有個更深的認識,其實摸金校尉不僅僅存在於小說中,這是一群專業的盜墓團伙,今天小編給大家講一下現實中的摸金校尉,也就是盜墓界的祖師爺,關外第一盜墓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