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古劍被埋藏2000多年依然不銹,這其中究竟有何玄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越王勾踐春秋末年越國國君。

前496年即位,曾敗於吳國,被迫求和。

後臥薪嘗膽使越國國力漸漸恢復起來。

前473年,破吳都,滅吳國稱霸,成為春秋時期最後一位霸主,由於其「臥薪嘗膽」的故事,勾踐在今天的中國已經成為不懼怕失敗與恥辱,敢於拼搏的勵志楷模的形象。

1965年12月,考古工作者在湖北江陵一座楚國的墓葬中,出土了一把寶劍。

在場考古工作者回憶,一名開採隊員拿劍時一不留神就將手指割破,血流不止。

有人再試其鋒芒,稍一用力,便將16層白紙劃破。

此劍長55.7厘米,寬4.6厘米,柄長8.4厘米,重875克,近劍格處有兩行鳥篆銘文:「越王鳩淺,自乍用劍」八字,證明此劍就是傳說中的越王勾踐劍。

據《拾遺記》記載:「越王勾踐,使工人以白馬白牛祀昆吾之神,採金鑄之以成八劍之精,一名掩日,二名斷水,三名轉魄,四名懸翦,五名驚鯢,六名滅魄,七名卻邪,八名真剛。

」此劍雖歷經數千年,但劍身沒有銹跡,花紋光亮如新,劍鋒閃爍寒光,依舊鋒利無比,實為曠世罕見之奇物,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因劍身上被鍍上了一層含鉻的金屬而千年不銹。

經無損科學檢測,其主要合金成分為銅、錫、鉛、鐵、硫等。

花紋處含硫高,因硫化銅可防鏽。

18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這把劍的寒光穿透了兩千年

越王勾踐劍,春秋晚期越國青銅器,國家一級文物,1965年冬天出土於湖北省荊州市江陵縣望山楚墓群中。因劍身上被鍍上了一層含鉻的金屬而千年不銹。經無損科學檢測,其主要合金成分為銅、錫、鉛、鐵、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