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約5·18 漫步西安博物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015 年2月15 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西安博物院時強調:「一個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學校。

要把凝結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文物保護好、管理好,同時加強研究和利用,讓歷史說話,讓文物說話,在傳承祖先的成就和光榮、增強民族自尊和自信的同時,謹記歷史的挫折和教訓,以少走彎路、更好前進。

集中反映西安歷史概貌、占地約245畝的西安博物院,2007年5月18日正式對外開放,她將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唐代小雁塔、薦福寺古建築群、現代化文物展館有機融為一體,文物古蹟和現代建築、園林景觀交相輝映,在濃重的歷史神韻中涌動著現代氣息,體現出園林式博物院的獨特風貌。

在國際博物館日到來之際,邀請您到西安博物院,在這裡不僅可以在三千年的時空徜徉,還會帶來與其他博物館不一樣的視覺盛宴!

西安博物院 真是極美噠!

西安博物院典藏豐富,所藏11 萬件文物中,國家三級以上珍貴文物有1 萬多件。

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張錦秋大師主持設計的博物院展館,被評為西安未來十大標誌性建築之一。

展館建築面積16000 余平方米, 陳列面積5000餘平方米,展出文物2000 余件,精品薈萃,演繹出古都歷史的萬千氣象。

景區內千年古木挺拔蒼翠,綠草、湖水蜿蜒其間,高聳入雲的小雁塔述說著盛唐的輝煌,史詩般的基本陳列詮釋著三千年的長安文明,千年古音的長安古樂烘托出繞樑三日不絕之勝境,俯拾皆是的拴馬樁等民間文物,以及各種民俗藝術展覽,為您打開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窗口。

格局有致、相映成趣的親水園林,令人雖處鬧市,卻獨辟幽境,怡神養性。

唐皇家寺院「薦福寺」 始建於唐睿宗文明元年(684 年),為長安三大佛經譯場之一。

唐代高僧義凈通過海上絲綢之路由印度取經歸來,於706 年入薦福寺,並在此譯出了經、律、論佛教經典32 部,108 卷。

世界文化遺產「小雁塔」建於唐中宗景龍年間(707 年—710 年),是為存放高僧義凈迎取的佛教經卷而建,已有1300 餘年歷史。

原有15 層,現存13 層,高43.4 米,塔形秀麗,是佛教傳入中原地區並融入漢族文化的標誌性建築之一,也是中國早期密檐式塔的典範之作,2014 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關中八景」之一「雁塔晨鐘」即得名於此。

精緻陳列 精美展覽 你動心了嗎?

西安博物院以基本陳列為主線,專題展和各類臨時展覽為拓展和延伸,展示出千年古都西安的城市發展歷史和獨特的歷史文化魅力。

基本陳列「古都西安」從城市變遷和人文歷史兩個方面綜合反映了西安三千年的城市發展歷史;專題展陳「寶相莊嚴——佛教造像藝術陳列」「天地之靈——古代玉器陳列」和「絲路明珠小雁塔」等,多角度展示了古代西安地區文化的多樣性。

基本陳列「古都西安」的第一部分「千年古都」,以十三朝古都西安1000 多年建都史及3000 多年的城市發展史為主線,通過周、秦、漢、唐、宋、元、明、清時期多個城市模型,展示了西安城市發展的歷史脈絡;第二部分「帝都萬象」,將西安地區傳世和出土的各時期代表性文物精品,分周秦文明、漢唐風采、府城華章三個章節,按時代順序陳列展示。

通過西周永盂、衛簋,西漢鎏金銅鍾,唐彩繪仕女陶俑、唐三彩騰空騎馬俑、唐三彩牽駝俑等一大批珍貴文物,印證了古長安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輝煌盛景。

「寶相莊嚴——長安佛教造像藝術專題展」以西安地區出土的佛教石刻造像為主,輔以金銅造像等佛教文物。

展廳內的141 件(組)佛教造像,依據佛教在西安地區的發展歷史為主線,分為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三個階段。

觀眾藉由此展不僅可以了解到長安佛教的基本情況以及重要歷史地位,更能親身感受長安佛教的空前盛況,深入理解漢傳佛教的基本內涵。

「天地之靈——院藏古代玉器精品陳列」位於展館二層,共展出博物院藏精美玉器148 件組,基本涵蓋了從史前到明清的各個歷史階段,分玉之禮、玉之飾和玉之具三部分,從禮玉、葬玉、飾玉、玉器具和陳設玉等不同玉器門類,反映西安不同歷史時期玉器的基本面貌和發展脈絡,為您開啟了解中國傳統玉文化之門。

「絲路明珠小雁塔」展覽位於小雁塔古建區大雄寶殿內,展出唐代薦福寺範圍內出土的文物,以及與小雁塔相關的書籍、研究著作和論文。

展覽分「千年古塔·長安名剎」「密檐傑作·佛經譯場」「守護遺產·傳承文化」三個部分,展示了小雁塔的現狀與歷史、價值與保護、管理等方面內容,體現了唐代小雁塔的建造,以及唐皇家寺院薦福寺在絲綢之路佛教傳播中的重要價值和內涵。

今年5月18日,為慶祝國際博物館日,西安博物院特推出自主原創大展「環肥燕瘦——漢唐長安她生活」,再現漢唐盛世帝都長安的女性們多姿多彩的美麗人生。

展覽以漢唐文化為核心,集文化、時尚、趣味於一體,通過精美的文物及豐富的詩詞,彰顯漢唐時期長安女性的時尚生活。

展覽共展出漢唐時期陶俑、金銀器、銅鏡、玉器等近百件,分「短長肥瘦各有態」「風吹仙袂飄飄舉」「雲鬢花顏金步搖」「回雪飄搖轉蓬舞」「長安水邊多麗人」五個單元,通過體態、服飾、妝容、樂舞、宴遊的展示,將參觀者帶入到漢唐長安兼容並蓄、燦爛奪目、壯麗多彩的盛世氣象,以及長安女性開放、自信、時尚、生動的歷史畫卷之中,為觀眾了解漢唐文化開闢了新平台。

展覽開幕當天,「第四屆文化遺產保護與數字化國際論壇·數字遺產中國行——西安站」 活動也將在西安博物院舉辦。

屆時與會專家及各屆人士將以西安博物院為例,圍繞數字化背景下友好互聯的城市博物館,舉行跨界對話,並聯合發布共識,共同推進城市博物館的發展。

文物之戀 相愛穿梭千年!

讓我們一起看看西安博物院最吸引你眼球的文物有哪些:

西周永盂 高47 厘米、口徑58 厘米。

1969 年陝西省藍田縣泄湖鎮出土。

這件銅盂器形碩大,造型渾厚,雙附耳垂直接於上腹部,兩耳之間有兩個對稱的卷鼻象首,腹部主體花紋為葉形獸體紋,頸部及圈足分別飾龍紋和竊曲紋,通體主紋下以細雷紋填飾。

尤其重要的是,在盂腹的內底鑄銘文123 字。

銘文大意是說,益公受天子委託賜給師永田地,參與出命和授田儀式的還有邢伯、榮伯、尹氏、師俗父、遣仲等大臣,以及司土、司工等官員,對研究西周時期的土地制度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

秦高足玉杯 高14.5 厘米、口徑6.4 厘米、足徑4.5厘米。

1976 年9 月西安市長安縣車劉村秦阿房宮遺址出土。

玉杯由杯體和杯座上下兩部分粘接而成,口部外緣減地一周形成邊廓。

杯身三道雙勾弦紋將腹部分為四層:第一層四蒂葉子與連雲紋;第二層為谷丁勾雲紋;第三層為幾何形勾雲紋,近足處的第四層為變形雲頭紋。

這件玉杯豐滿渾厚而不失秀雅,色青泛黃,晶瑩潤澤,研磨拋光極為精細,系秦阿房宮遺址出土。

隋開皇四年銘董欽造鎏金銅彌陀佛像 通高41 厘米,1974 年西安市南郊八里村出土。

這件藏品製作精美,通體鎏金,富麗堂皇,保存得非常完好,被視為鎏金造像中的珍寶。

由高足床、一尊佛、二位菩薩、二個力士、一個香熏和兩蹲獅等組成。

佛像是由23 個部件組合而成的,每個部件均為單獨鑄造,中間有插榫孔眼相接,可以拆卸。

佛高13.6 厘米,面相橢圓,雙目平視,鼻樑直挺,面帶微笑,眉目及唇上髭用墨筆點描。

兩位菩薩均高9.6 厘米,頭戴高寶冠,冠帶下垂,菩薩前站立兩個金剛力士,均高17.8 厘米,面相豐滿,豎眉鼓目,袒露上身。

正中有一裸體侏儒用力托舉香熏,造型極其生動。

床前有一對蹲獅,昂首挺胸,前腿斜撐著地,後腿屈於臀下十分勁健。

在高足床的右側及背面的邊和足上,鐫刻著發願文一百一十八字。

這些銘文記載的是什麼?請到博物院來一探究竟。

唐三彩胡人騰空馬 高38 厘米、長52 厘米。

1966 年西安蓮湖區西安製藥廠唐墓出土。

這件文物由騎手和飛奔的悍馬兩部分組成。

騎手端坐馬背,頭髮中分,兩耳上各梳一髻,面部豐滿,雙拳作控馬狀,身著圓領藍色長袍,腰束革帶,帶上系囊,足蹬尖頭靴。

馬體形彪悍,作躍起騰空狀,頸上鬃毛直立,馬鞍後有白、綠、黃三色相間的袋囊。

前腿上部釉色淺白,以強勁膘肥的外形體現了駿馬彪悍勇猛的性格。

這件騰空馬造型生動逼真,釉色鮮美華麗,是唐三彩中的上乘佳作,馬的神態和肌肉健壯的腿部均雕刻得細緻傳神。

唐金背瑞獸葡萄鏡 直徑19.7 厘米。

2002 年西安市灞橋區馬家溝出土。

金銀背鏡是唐代制鏡的特殊工藝之一,系鏡背貼以金版或銀版錘鍱出各種紋飾。

據《舊唐書·高季輔卷》載:「太宗嘗賜金背鏡一面,以表其清鑒焉。

」這件金背鏡為八出菱花形,胎體厚重,鏡背貼一金殼,質細面光,其上錘鍱浮雕出各種花卉,走獸紋樣。

各種神獸生龍活虎,或走或伏,或爬或躍,遊走嬉戲在蔓草、花卉之間,製作精緻到連雀鳥翅上的纖羽都栩栩如生。

西安博物院有代表性的藏品舉不勝舉,例如:發掘出土時還裝有美酒的漢代鳳首鎏金銅鍾;百餘枚漢代的金餅;唐「盈」字款白瓷;鎏金走龍;婀娜多姿的唐代仕女俑;做工精良的各朝玉器等,都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活動紛呈 你就是今天的主場明星!

如果您還以為博物館只有一成不變的展覽和高冷的文物,那就真地OUT 啦。

因為博物館已經敞開胸懷,並且準備了多姿多彩的文化大餐等待每一個走進的人和每一個有文化感知的人。

讓公眾走進博物館,愛上博物館。

您準備好迎接改變了嗎?

西安博物院不僅是文化遺產的重要載體,也是豐富公眾生活的文化平台。

為了讓公眾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西安博物院大膽創新,策劃、開發了一系列「博物館體驗」活動、「博物館之夜」系列活動、「弦外之音」音樂會、元旦新年敲鐘祈福、「夜宴小雁塔」等,這些豐富多彩的活動,是文物與音樂、浪漫與激情、傳統與時尚碰撞融合的大膽實踐,受到業內人士和社會各界的好評,被讚許為「博物館引領時尚」的創新舉措,極大提升了西安博物院的社會影響力,充分體現了博物館服務社會的重要職能。

西安博物院籌劃建立了一個專門實施博物館教育的專用場所——「樂知學堂」。

300 多平方米的空間,集互動講堂、手工製作、影視播放、多媒體遊戲於一體,新穎而獨具魅力,讓您能夠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學習和感受博物館文化,更好地體會展覽的內涵和外延。

樂知學堂作為公眾教育的專屬空間,除了每周二閉館日外,每天都隨博物館的開館全天候向公眾開放。

「樂知互動」是配合館藏文物開展的體驗式教育活動,您可以在「女紅坊」學習刺繡、縫紉等傳統技藝,也可以在博物館「歡歡喜喜過大年」,和夥伴們體驗剪窗花、做花饃、打年糕等傳統年俗,更可以根據興趣點參與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例如在「我的城市我的家」中找尋家鄉的歷史故事,或是通過「穿在身上的歷史」了解古代服飾的有趣知識。

這些互動體驗項目,讓公眾在享受博物館樂趣的同時,也能夠學習到豐富的歷史、科技、自然、藝術等知識。

「樂知大講堂」主要為在校中小學生編排設計,歷史小短劇、舞蹈、問答、遊戲等環節讓孩子們積極投入到主動學習知識的良好氛圍中。

「樂知遊藝」則充分發揮人們愛玩的天性,不管是滾鐵環、打沙包、踢毽子那些曾經的童年經典遊戲,還是文物連連看、找錯誤這些時下流行的電腦遊戲,無形中都拉近了博物館與公眾的距離,使得博物館不再是冷冰冰的象牙塔和文化殿堂。

除此之外,樂知學堂還針對特殊人群提供一種看得見、聽得到、可觸摸的新型參觀模式,即「觸摸式」參觀體驗。

如果視力障礙者來參觀,可以親手觸摸博物院特別準備的文物復仿製品,比如鼎、簋、盤、匜、爵等典型器型,通過觸摸感知歷史。

而充滿好奇心的小朋友也可以用小手摸摸陶馬、陶俑或者小雁塔的微縮模型,然後再跟展櫃里的真正文物比比看。

這樣的互動參觀模式,對公眾了解博物館文化是有積極意義的。

對了,您喜歡過節嗎?您的節日還是團圓、聚會或者吃吃喝喝嗎?西安博物院提供一種別樣的過節方式。

每逢中國傳統節日,傳統文化愛好者都會匯集博物院,漢服同袍,如同穿越一般演繹著歷史之魅,這就是「快樂中華節」 傳統文化教育項目。

那麼,來到博物館都怎麼過節呢?上元節打儺、猜燈謎、做花燈;花朝節踏春、賞紅、放風箏;端午節點雄黃、插艾草、縫香包;還有七夕、中秋、冬至等很多充滿濃濃中國味的傳統節日,每一個節日都帶領公眾學民俗、做手工、玩遊戲,在博物館裡快樂過節。

如今,「快樂中華節」 已經成功入選「首屆中國博物館教育項目示範案例」,成為全國首批43 個優秀教育案例之一。

華夏民族作為禮儀之邦、衣冠上國,每一個重要的人生階段都有相應的文化支撐和表現形式,西安博物院策劃了「彬彬有禮中國人」教育項目。

六一兒童節或者入學之初,送給孩子們一份特殊的禮物—— 「開筆禮」 。

孩子們換上漢服,經過正衣冠、硃砂啟智、啟蒙描紅、誦讀經典等環節,在家長的見證下開啟漫漫人生路中的第一次啟蒙教育。

無論「開筆禮」 「成人禮」 還是「拜師禮」 「祈福禮」,每當公眾身著漢民族傳統服裝,恭恭敬敬地學習禮儀,真真切切地感悟人生,那種油然而生的莊重感和儀式感會充盈在每一個人的心中,以文化德,潤物無聲。

(撰文:雷君 陳斯文 王冬華 張莉 盧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