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祭祀祖先 請按照這個規矩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清明節是我國十分重要的祭祀大節,牽涉到千家萬戶,祭祀祖先和親人究竟有哪些禮儀?有哪些講究?茫然不知,不僅是對我們的傳統文化的薄視,也是對我們的祖先之不敬。

孝道是華夏古老的傳統,中國人把死看的比生更重要, 「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

」就是把死者的後事,當做生者的前事來辦,才是最孝的。

中國人講究孝道,祭祀祖先的根本,就是通過這種形式來衡量人們是否行孝,對祖先的敬重,感恩前輩,就是倡導飲水思源、福澤後代的傳統美德。


悼念已故的親人,正是為了教育和激勵後代,無論是公祭祖先,還是私祭已逝的親人,都要莊重地對先人、先祖送上自己的思念和敬意。

這是清明節祭祀祖先的態度,過去祭祖要沐浴齋戒,今天也要潔裝莊重,表達對先者的敬仰之心。

清明祭祖分為墓祭、祠堂祭兩種,以墓祭最為普遍。

「三月清明雨紛紛,家家戶戶上祖墳」,清明祭祀最主要就是墓祭,中元節和寒衣節都可以不來,清明節是一年之中唯一的隆重的掃墓儀式,沒有萬不得一的事情是必須參加的,這是離祭祀對象最近的一次祭拜,一次陰陽兩個世界的零距離的對話。


這一天是全家祭,一家老少共同祭祀,讓下一代參加有深刻的含義,從小就要讓孩子感受飲水思源的道理,教育年輕一代不忘本、要感恩,這是傳承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最直接的方式,在人生的回望中,多少人走出了家鄉走到世界各地,中國人都有深深的鄉愁,這一縷縷的鄉愁就是爺爺、奶奶、外爺、外婆的墳頭魂牽夢繞中產生的。

我們的家鄉這個根,最深刻的記憶,就是每年的清明節祭祖。

在遙遠的古代,清明祭祖有時路途就要長達一個多月,但總也阻擋不了華夏祭祀祖先的步伐。

那些遠隔千山萬水的遊子,一生到死都不能回家鄉祭拜祖先的人,只好在高山上面對故鄉方向,進行深深地遙祭,讓鄉愁得到釋放。


國民黨元老於右任先生,晚年一曲《望大陸》:「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

大陸不可見兮,只有痛哭。

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

故鄉不可見兮,永不能忘。

天蒼蒼,野茫茫,山之上,國有觴。

」那種有家不能回、有祖不能親自去祭祀的遊子情懷,是中國人最能共鳴的。

所以,忙,不是藉口,祭祀祖先是我們生命血液的一種傳統,一個缺失傳統的人,不被我們尊敬。

掃墓是清明祭祀最重要的儀式,一是清除雜草,培添新土,表達祭祀者對亡人的孝敬和關懷,同時,在古人的信仰里,祖先的墳墓對子孫後代的興衰禍福有很大的關係,培墓是一項不可輕視的祭祀內容。


對今天來講,公墓大多代替了土墳,但清掃和修正也很重要,墓碑的字要擦洗乾淨,模糊不清要請人重新描繪,一定要另一個世界的親人「房屋」安寧。

在祭祀禮儀中,昔日有三項最主要的儀式,燒紙錢、敬祭品、添新土。

燒紙錢,也稱「光明錢」,唐代開始,主要是希望另一個世界的親人,在陰間有錢花,不受沒錢的困擾,以彌補陽間生活的不足。

燒紙錢之外,還有燒包袱,用紙糊一個大口袋,裡面有各種冥幣和衣服之類,是陽間寄給陰間的一個郵包。

敬祭品,在我國各地不一,由於貧富差異,有的豪華奢侈,十分鋪張, 「金裝紺浣,錦額珠簾,繡扇雙遮,紗籠前導」,可見攜帶的祭品之多,對祭祀活動的重視。


而普通百姓儘管沒有宮廷和達官之隆重豪華,但也不能絲毫馬虎,一家提藍擔盆,攜紙將燭,儘量把祭品準備得豐盛一些。

一般的家庭,對逝去的親人,都將其平日最喜愛的食物作為供奉品。

添新土,在今天的公墓顯然不用了,但擦墓碑的儀式應該有的,也算是祭祀者的一種行為方式吧。


祭祀祖先一般按照輩份,先進香、燒紙、叩頭祭拜,儀式繁簡不一,但都嚴肅而隆重。

清明祭祀掃墓的具體日期,各地有所差異,一般在臨近清明的單日進行,多在「前三後四」,就是說掃墓的前三天進行,最晚不能超出清明節的前七天,俗稱「前七後八,陰司放假」,這裡所說的「後四」 、「後八」,也是一個界限。

中國人有「早清明,晚十月一」的說法,就是清明祭祀祖先還是早點好。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