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二十幾年不上朝的皇帝 輕鬆打敗日本 死後腳上發現一個秘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定陵位於北京市昌平區,是明萬曆皇帝的陵墓,明萬曆十二年(1584年)開工,歷時六年方完成,耗銀八百萬兩,陵墓建成時皇帝只有28歲,該陵墓整整閒置了30年,直到1620年才正式啟用。

1958年,定陵作為新中國第一批經國務院批准發掘的帝王陵墓,出土了大量珍貴的絲織品、玉器等文物。

但是由於技術水平落後,無數的奇珍異寶無法保存,絲織品變硬腐化,三口金絲楠木精製而成的紅漆棺材,以及萬曆帝後的屍骨也在文革前後被遺棄和毀壞。

孝靖皇后棺內的真絲製品

在歷史上,萬曆皇帝是個頗具爭議的人物,他二十幾年不上朝,算是明朝最懶的一位國家領導人,當時有個叫雒於仁的官員就指責皇帝酒色財氣樣樣俱全。

而就是這樣一位看似不太著調的皇帝,卻把「工作業績」做得相當突出。

在《利瑪竇中國札記》中,利瑪竇這樣評價萬曆皇帝統治時期的景象:政治上,以民為本的思想開始普及,經濟上,改革成功,經濟繁榮。

外交上,徹底打敗日本,稱霸亞洲。

其實萬曆皇帝的成功秘訣就在於會用人,他剛登基的時候,手下有兩名得力幹將,一個是張居正,一個是馮保,尤其是張居正,身為首輔大臣,職位相當於今天的國務院總理,國家的一切大小事宜都由他負責。

而萬曆皇帝只是在張居正的引導下,參與一些象徵性和禮儀性的活動。

萬曆帝寶座

萬曆初年是明朝中葉以來形勢最好的一段時期,張居正運籌帷幄,取得了「海內肅清,四夷營服,太倉粟可支十年,庫寺積金四百餘萬」的輝煌業績。

明朝初期的繁榮景象跟萬曆善於用人分開,然而明朝的滅亡,也跟他有著直接的關係。

張居正死後,20歲的明神宗開始親政,有一段時間還算勤政,主持了「萬曆三大征」鞏固疆土,然而後期逐漸開始變懶。

《明史》記載:神宗沖齡踐阼,江陵秉政,綜核名實,國勢幾於富強。

繼乃因循牽制,晏處深宮,綱紀廢弛,君臣否隔。

於是小人好權趨利者馳騖追逐,與名節之士為仇讎,門戶紛然角立。

馴至悊、愍,邪黨滋蔓。

在廷正類無深識遠慮以折其機牙,而不勝忿激,交相攻訐。

以致人主蓄疑,賢奸雜用,潰敗決裂,不可振救。

故論者謂明之亡,實亡於神宗,豈不諒歟。

定陵博物館

史學家認為由於萬曆皇帝「前十年奮發圖強,中十年由勤變懶,最後近三十年萬事不理」,在一段時期內,隨著經濟的發展,階級矛盾日益加劇,集團黨爭使得政治日益腐敗黑暗。

萬曆貪酒、貪色、貪權、貪財,昏庸懶政直接導致了明朝的滅亡。

他的墓穴被挖開時,考古工作者發現棺材內萬曆的右腿呈痛苦蜷曲狀,屍骨復原後,右腿明顯比左腿短。

針對這個現象,有人指出萬曆生前對於自己的懶政給大臣的解釋也是自己身體不好。

但是 因為身體不好,就不上班,甚至導致一個朝代走向衰敗、滅亡,這種理由似乎站不住腳。

(醉影北京原創 歡迎回復互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