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渝中區百年地下金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你知道老重慶100歲的地下金庫是什麼樣子嗎?市文物局公開文件顯示,同意抗戰金融舊址群——聚興誠銀行舊址修繕工程設計方案。

記者從業主方重慶農聯家電市場有限責任公司了解到,這一國保單位將在今年動工修復,修葺後將地下金庫變為展覽館對外開放。

渝中區解放東路112號,這棟三樓一底中西結合磚木結構建築就是聚興誠銀行舊址

重慶首家商業銀行

由重慶富商楊文光及其族人出資創辦的聚興誠銀行舊址,位於重慶市渝中區解放東路112號,是三樓一底中西結合磚木結構建築,占地2082平方米。

1915年成立的聚興誠銀行作為重慶第一家私營商業銀行,曾經熙熙攘攘、賓客如雲。

在法幣貶值、存戶紛紛提現的1940年,聚興誠銀行居然也能在一年內成功攬存法幣3億元。

抗戰期間,聚興誠銀行先後在國內重要工業城市設立分行,形成龐大的川幫銀行集團,並向工礦、交通、公用等部門擴展。

聚興誠銀行門口的保安告訴記者,上世紀30年代他爺爺在銀行門口當轎夫,聚興誠銀行里的人經常從這裡坐轎子去南山。

當時的聚興誠可是地標性建築,中西結合的建築更是獨樹一幟。

曾設招待所和庫房 急需修繕

如今,聚興誠銀行夾在居民樓中間,四層樓高的民國建築在現在看來稍顯矮小,灰色斑駁的牆面也並不打眼。

為了保護這座古老建築,銀行的側面和後方都圍起了高高的圍牆。

維修方負責人吳經理告訴記者,這座如今被作為公司本部辦公場所使用的聚興誠銀行履歷豐富,在抗戰時期部分用於國民政府外交部辦公,解放後隸屬於重慶農貿中心還曾用於開設招待所和作為庫房存放藥品。

作為在這座近百歲大樓中工作的一員,吳經理向記者表示磚木結構的聚興誠銀行如今急需細化修繕,而首待解決的就是木質樓板和樓梯的加固。

據猜測,這處門廊最為不同,由重鐵製成,十分厚實的地方就是金庫的大門

地下室數百平方米 一間金庫約有20平米

順著聚興誠銀行中間天井的石梯往下走,在負一層會看到一個拱形的門廊,打開已經銹得暗紅的鐵門,眼前一片漆黑。

往裡走,24小時電閘緊閉的這方區域,曾經是聚興誠銀行的財富所在,堆滿金條的地方。

在這曾經黃金鋪地的地庫里有數個拱形門廊,最深處的那個門廊是由重鐵製成,十分厚實,據猜測,這裡就是金庫的大門。

這間庫金庫內部目測有20平米左右,為了防潮,地面放置著許多灰色的石塊,上面鋪著木板。

吳經理告訴記者,作為業主方,計劃在維修完畢之後,將開放地下金庫作為聚興誠銀行歷史的展覽地。

公司將會與重慶市文管所進行合作,收集資料,並進行公開展覽,市文遺院建築修復專家說,在整個抗戰金融舊址群的地下金庫,聚興誠銀行的金庫將是唯一一個對外開放的。

聚興誠銀行舊址

抗戰大轟炸老建築痛失穹頂 維修方徵集聚興誠銀行資料

之前聚興誠銀行的房頂並非眼前的屋頂,而是高聳的插著旗幟的穹頂。

在抗戰時期的大轟炸里,這座百年銀行痛失了穹頂,只得修成了如今的模樣。

參與修繕工程設計的專家建議取消五樓閣樓及上部的塔樓穹頂修復內容,按現狀對屋面進行修繕。

這是因為相關部門缺乏聚興誠銀行的資料,無法確定穹頂的真實比例。

在今年2月,重慶市文管所曾經找到過銀行創辦者楊文光的後人,但遺憾的是,楊氏後人表示當年家中的資料因為各種原因沉於長江,並且楊氏家規森嚴,非銀行工作之人不得進入銀行,他作為孫輩就更是知之甚少。

維修方希望還存有老照片或其他有關聚興誠銀行資料的市民能夠通過時報聯繫他們,除了為後期的展覽增色之外,最重要的是對穹頂進行修復。

重慶時報記者 任重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