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多年前泉州鑄造「永隆通寶」 填補五代十國鑄錢史空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一千多年前,泉州曾鑄造出可以流通的貨幣——永隆通寶,填補了中國五代十國鑄錢史的空白。

第十四屆亞洲藝術節開幕在即,早報記者近日探訪「永隆通寶」古錢幣遺址。

錢範發掘探坑附近建起了遺址紀念的石亭,該遺址已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考古現場 發現數以千計的錢範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泉州市區承天寺南圍牆處的龍眼樹下多次發現形狀各異的殘破陶塊。

專家認定,陶塊為鑄造「永隆通寶」時所使用的錢範(編者注:錢範是古代鑄造金屬貨幣的模子,一般稱為錢模)。

五代時期的閩國系福建歷史上第一個獨立的地方政權,閩王王審知的繼承者之一王延羲在執政期間曾鑄「永隆通寶」錢,但在何處鑄造,史籍未載。

由於閩國的政治中心在福州,過去誤認為「永隆通寶」錢的鑄造地在福州。

直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泉州三中和承天寺後院曾多次出土「永隆通寶」錢範,人們才意識到「永隆通寶」錢鑄造地可能在泉州。

為了弄清「永隆通寶」鑄錢遺址具體在哪裡,2002年省市兩級文物部門對承天寺南圍牆位置進行考古發掘。

泉州市文物保護研究所主任陳鵬鵬曾參與發掘工作。

他說,當時共挖掘了8個探坑(探方、探溝),比較有價值的除了數千個錢範外,還有爐底、爐壁、火膛等烘烤錢範的烤爐構件,可以確認此處就是鑄錢遺址。

考古現場還發現了孔雀藍釉瓶子的殘片,與福州出土的五代劉華墓的孔雀藍釉大瓶完全相同。

從考古發掘角度可以推斷,出土錢範的位置就是五代時期的遺址。

「永隆通寶」鐵錢不易保存 目前市面難覓蹤影

福建省考古專家賴俊哲在《泉州承天寺五代鑄錢遺址發掘簡報》中寫道,錢範用白膏與紅土加少量細砂拌和,為粗陶質呈圓形,有的尚留有指紋,面文「永隆通寶」,背文「閩」,為陰刻反書,這批錢範應屬鑄錢用子范。

學者劉英英在《永隆通寶與泉州的淵源》中寫道,「永隆通寶」從閩王曦永隆四年(公元942年)開始鑄造,鑄期極短,不超過兩年,鑄造的「永隆通寶」數量並不多。

「永隆通寶」是一種大鐵錢,鐵在空氣中很容易發生氧化反應,能保存下來的更少。

陳鵬鵬說:「閩國滅亡後,這種鐵錢沒再使用,有人就把鐵錢回爐鑄造成生產用具,因此挖掘現場並未找到鐵錢。

目前市面上已難覓「永隆通寶」蹤影。

記者在泉州古玩市場逛了一圈,沒找到到永隆通寶。

一位80多歲高齡的收藏家告訴記者,他聽說過「永隆通寶」,但未親眼見到。

陳鵬鵬說:「如果市面上能買到『永隆通寶』鐵錢,大多是仿造的,錢範也有人仿造。

鑄造「永隆通寶」 或是外貿發展所需

陳鵬鵬說,考古發現的錢範,字跡各不相同,版本很多,鑄造手法也十分粗糙。

用鐵來鑄錢說明閩國經濟落後,五代長期戰亂,地方經濟發展肯定受影響。

賴俊哲撰文指出,「永隆通寶」粗糙的鑄造工藝,可能是一種對外貿易的應急措施,所鑄鐵錢極有可能大部分流通到境外。

有專家撰文指出,「永隆通寶」的發現,說明當時泉州化鐵溫度已經提高到熔點1535℃,才能鑄造出帶有文字的鐵錢。

泉州市開閩三王文物保護中心副主任王人墨告訴記者,在唐末五代的閩國時期,「開閩三王」治理福建41年,採取了許多有利於社會民生、海外交通貿易的政策和措施,為當時和宋元時期福建的繁榮與發展奠定了基礎。

當時的「永隆通寶」大鐵錢以一當銅錢十,當鉛錢百。

為保護文物 未能建設遺址公園

2003年12月,「中國錢幣學會『永隆通寶』錢範專題研討會」在泉州召開。

專家考證後認定,泉州確實是五代閩國王曦所鑄「永隆通寶」的遺址,出土的永隆錢範系陶質子范,一范一錢, 澆鑄後廢棄。

陳鵬鵬說:「這一重大的考古發現,改寫了自唐以來沒有陶質錢範的歷史,填補了中國古代錢幣史的空白。

泉州市佛教協會副會長吳松柏介紹,在探坑回填後,有關方面在附近建造了一座遺址紀念石亭,目前遺址已被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為何當時沒有建立遺址公園?陳鵬鵬說,錢範埋於地下兩三米深,且破損嚴重,沒有觀賞價值。

加上地層容易滲水,如果未回填,不利於文物保護。

今後可以在原址附近設置一個陳列館,擺放錢範實物,向市民介紹錢範及鑄錢的過程,讓市民了解五代時期泉州的錢幣文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