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三個丟失的傳世珍寶,第三個郭沫若曾費盡心思,最終沒找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國四千年的悠久歷史,有著燦爛的文明傳世。

這其中也傳下來不少的奇珍異寶,這些寶貝有的珍藏於博物館之中,供後人瞻仰研究。

有的卻消失於歷史之中,只存在於文字之中,留下了美好的傳說。

那麼今天小編就列舉三個已經失傳的中國歷史珍寶,讀者老爺們還知道哪些珍貴的傳世之寶,請評論探討一下吧。


第一件,大禹「九鼎」。

「鼎」在中國象徵著至高無上的皇權。

大禹用九個地方進貢的銅鑄造了九個鼎,象徵著天下九州,象徵著天下一統。

此後,九鼎隨著夏、商、周王朝的更替,也不斷輾轉於各朝王室之中。

在春秋戰國時代,各路諸侯都有問鼎中原夢想,秦武王嬴盪還因為到周王室舉鼎而亡,可想而知當時的「鼎」的象徵意義有多大。

但是,最終九鼎還是因為戰亂而失傳了。

在秦始皇統一全國後,九鼎便沒了消息。

相傳,九鼎最終可能沉沒於彭城的泗水之中。

秦始皇也曾派人打撈過,但最終沒有尋獲。

九個大物件應該還在中國廣袤的土地之中,希望有一天可以被考古工作者發現。

第二件,卞和的「和氏璧」。

和氏璧之所以出名,與藺相如完璧歸趙的故事分不開。

前幾年出名的電視劇《羋月傳》中也有提及和氏璧,而且還圍繞著和氏璧展開了很多有趣的劇情。

演繹歸演繹,最終和氏璧確實也落在了秦始皇的手中。

秦始皇便把和氏璧製成了傳國玉璽,上面刻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成為了皇帝的「傳國玉璽」。

公元前207年,秦王子嬰攜帶和氏璧,獻給劉邦,秦朝滅亡。

和氏璧便成了漢朝劉氏的傳國玉璽。

後來和氏璧因王莽篡漢,被摔壞一角,經黃金鑲補,最終又回到劉秀手中。

東漢末年,和氏璧轉手孫堅,袁術之手,最終落到曹操的手中。

司馬氏取代曹魏,自然也就得到了傳國玉璽和氏璧。

經過兩晉南北朝一系列的廝殺,隋文帝從陳後主那裡得到了和氏璧。

後來又落到唐朝李氏手中。

唐朝滅亡後,和氏璧就有了它最後的歸屬,他便是後唐皇帝李從珂,「兒皇帝」石敬瑭攻破洛陽,滅後唐之時,李從珂帶著玉璽自焚,從此和氏璧便銷聲匿跡,甚是可惜。

第三件, 王羲之的書帖《蘭亭序》。

上學的時候文言文《蘭亭序》,相信大家都背過。

當年背的滾瓜爛熟的小編,如今已經忘完了。

作為大書法家的王羲之,這封書帖可謂是他的巔峰之作。

但是,據史書記載,書帖《蘭亭序》最終被喜愛書法的唐太宗李世民所取得,最後竟然還把它陪葬在自己的昭陵之中。

可惜,唐朝滅亡之後到現代,李世民的昭陵經過千年的洗禮,早就被各個朝代的盜墓賊一次又一次的光顧,但是始終沒有書帖《蘭亭序》的任何消息。

有人還推測,也有可能在武則天的墓中,「考古先驅」郭沫若統治就曾主張打開武則天的陵墓,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找到書帖《蘭亭序》,可惜的是國家沒有批准,又一件傳世國寶從此消失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