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必知?|傳聞中的100幅「-16」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繼-17篇之後的-16來站腳,不會中斷的連載哦~~

7、維納斯的誕生 波提切利

1487年 畫布上蛋彩 175 x 287.5cm 義大利佛羅倫斯烏斐齊美術館

《維納斯的誕生》是根據梅第奇宮廷御用詩人波利齊阿諾的長詩的內容繪製的。

詩中描述的維納斯是古典神話中的美神,她從海水中誕生。

這幅畫的構圖比較簡單,全畫以裸體的維納斯女神為中心。

一片大貝殼像一朵盛開的花,托著亭亭玉立的維納斯,在風神的吹動下,冉冉浮向岸邊。

畫面上人物的體態和衣紋表現十分出色,人物與自然背景也達到巧妙的統一和諧,維納斯是那樣無動於衷地以羞怯和幽怨的感情在對待一切,她對於生活的未來不是充滿樂觀的信心,而是感到惆悵和迷惑,這也是波提切利矛盾的世界觀的反映。

從體態和手勢都有模仿卡庇托利維納斯的痕跡,但它的風格全屬創新,強調了秀美與清純,同時也具有含蓄之美。

從形式上說,此畫體現了義大利佛羅倫斯畫派的特點:極其注重用線造型,色彩淡雅,基本為平塗。

那流暢優美、波浪般起伏的線條,頗近似中國的白描勾線。

海和樹的畫法,具有極強的裝飾性。

8、最後的晚餐 達·文西

1495-1497年 421*903 壁畫 現藏於米蘭聖瑪利亞德爾格契修道院

從《最後的晚餐》起,西方繪畫才真正進入了文藝復興的鼎盛時期。

過去的畫家無法表現這一複雜的場面和弟子們各不相同的內心精神活動,唯有達·文西從現實生活中對各種不同個性人物的觀察,獲得不同的個性形象,於是在畫中塑造了各不相同的人物形象。

家把十三個人物有機地組合在一起,既有區別又有緊密聯繫,既突出了基督的主要形象,又層次分明地刻畫出每一個人的外貌和性格特徵。

十二個門徒三人一組平均分配在兩邊,以其各自的動作和表情與耶穌發生聯繫和呼應,整個環境和道具的處理比較簡單,為的是更加突出激動的人物,再通過這些人物的動作和表情將整個畫面的中心引向耶穌。

更加令人奇妙的是,在《最後的晚餐》這幅畫中,桌子上有很多個小麵包,把它們依次按照音樂的順序排列可以排列出一首將近一分鐘的歌曲。

曲調很哀傷。

9、蒙娜麗莎 達.芬奇

油畫 1503-1506年 77×53厘米 現藏巴黎羅浮宮

在一幅畫中,光線的變化不能像在雕塑中產生那樣大的差別。

但在蒙娜麗莎的臉上,微暗的陰影時隱時現,為她的雙眼與唇部披上了一層面紗。

而人的笑容主要表現在眼角和嘴角上,達·文西卻偏把這些部位畫得若隱若現,沒有明確的界線,因此才會有這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

在構圖上,達·文西在人文主義思想影響下,改變了以往畫肖像畫時採用側面半身或截至胸部的習慣,代之以正面的胸像構圖,透視點略微上升,使蒙娜麗莎端坐的身姿與交搭的雙臂,都被結構在一個金字塔的三角形構圖中,於是蒙娜麗莎就顯得更加端莊、穩重。

蒙娜麗莎深暗的服飾與明亮的肌膚,形成富有對比的光感節奏。

特別是面部、胸部和手部那自然而富於變化的明暗轉折,精緻、微妙地表現出人體肌膚的彈性與質感,尤其是蒙娜麗莎的一雙手,柔嫩而豐滿,展示了她的溫柔,以及身份和階級地位,顯示出達·文西的精湛畫技和他觀察自然的敏銳。

10、沉睡的維納斯 約1510-1511年 喬爾喬內

108.5cm×175cm 布油彩 德勒斯登國家美術館藏

她安靜地閉著雙眼,面向觀眾,躺在草地上,舒展的肉體上溫暖的閃耀著金黃色的光澤,整個形體輪廓渾然一體,構成了一條流暢的封閉型曲線,她的生命活力似乎就隨著這曲線在全身周而復始地流動著。

喬爾喬內是借著維納斯女神的庇護表現一種高雅的世俗情趣,一種人體的優美和諧與大自然的優美和諧的統一。

女人體在這裡被描繪得細膩而具體,姿態鬆弛而自然,肌膚豐滿而柔潤,線條流暢而優雅。

這美妙和諧的女人體與背景起伏多變的山丘、山巒、村落、民宅、樹冠、彩雲以及被褥褶皺的曲線、弧線、折線形成了和諧的呼應和反差的對比,畫面所有的一切巧妙地構成了優美、舒適、安逸、恬靜的視覺交響。

11、自畫像 丟勒

板上油畫 1498年 52×41厘米 現藏馬德里普拉多美術館

在畫中,丟勒的姿勢呈三角形正面展現,構圖為半身像形式,每一部分都細緻地描繪:丟勒身上那件棕色皮領上衣充滿著質感;他那長長的捲髮一綹一綹地披散在頭部四周,顯然,他在注意每一綹頭髮的空間位置,它的厚度與它的高光點。

包括那隻正在撥弄衣領上的毛皮的右手,連手的振顫都畫出來了。

就藝術風格而言,儘管他是義大利文藝復興藝術的追求者和傳播者,但其德國傳統卻使其藝術多少保留了一點中世紀哥德式遺風,同時又令人驚訝地率先展現出一些巴洛克特徵。

於是,丟勒把北方嚴密細緻的傳統風格同文藝復興藝術的建築性和體積感融為一體,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


12、聖安東尼的誘惑 博斯

板油彩 1485-1505年 131.5x119 cm 藏里斯本安提瓜國家美術館

在《聖安東尼的誘惑》中,博斯用誇張的藝術手法,畫了離奇古怪的各種動物、人物、半人半獸的怪物,藉以影射天主教會、教士的虛偽。

這些怪異形象影射出的是人的本性和秘密。

博斯令我們發現,人類揭去他的「文明」和「理智」後,具有某種類似於發狂動物的可怕形象。

博斯的藝術作品充滿中世紀社會末期普遍存在的對邪惡的困擾,包括恐怖、怪誕、可怕、神秘、虛幻、性與暴力,他擅長用象徵手法和寓意語言來陳述邪惡。

這幅《聖安東尼的誘惑》也不例外,我們可以看到一群妖魔在一個戴高帽、穿紅披肩的魔術師召喚下,突然亂蹦亂跳地出現;還有一些人在奇形怪狀且坍塌的建築物前面大吃大喝,有人說這種情景是黑彌撒。

而在畫面的左上方,出現了熊熊烈火,遮蓋了一部分的天堂。

這似乎代表著,人類若不堅定自己的信念,不但隨時會遭受到邪惡的引誘,甚至可能因此失去內心的平靜而斷絕了上天堂的路。


最後在附一張

博斯名畫《聖安東尼的誘惑》三聯畫

據悉三聯畫左屏中間是安東尼受惡魔重創,由兩個修士和一個俗家信徒攙扶回住處。

右屏畫的是安東尼讀經,抵擋美色與貪婪的引誘。

中屏正中央畫的是安東尼跪著祈禱,抵抗心中各種妖魔鬼怪的幻象。


來源於網絡,在整理的同時也是一種學習吧,為了閱讀時的方便,會分成17篇分別發送,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私我,必經有些文字是沒有辦法全部放上來的。

謝謝大家嘍~

封面是一張很久之前去雲南拍的,實在沒想好放什麼圖比較好。

所以就pou這張啦~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