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迎六祖慧能大師圓寂紀念日,從初祖達摩至六祖慧能的法脈傳承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六祖慧能,俗姓盧,祖籍范陽(今河北涿州),父親名行瑫(tao),武德年間遭貶官,徙居到嶺南新州(今廣東新興)。

貞觀十二年(638)二月初八,慧能就出生在新州。

慧能三歲喪父,由母親撫養成人。

成人後,家境愈發貧寒,只能靠上山打柴和幫人做零活維持生計。

有一天,慧能上街賣柴,有位顧客買了他的柴,令他把柴送到旋店。

在旋店的門口,有位客人在誦經,慧能聽了,似有所悟,久久不肯離去。

他上前向客人打聽讀誦的是什麼經。

從客人的介紹中,他得知五祖弘忍禪師在蘄州黃梅馮茂山傳法,並經常勸告道俗信眾讀誦《金剛經》。

慧能聽了,心中遂產生北上求法的念頭,但因為母親尚在,不能立即前往。

慧能三十三歲的時候,母親去世。

安葬了母親之後,慧能便取道韶州曹溪(今韶關)北上求法(此說與《六祖壇經》所記不同)。

在韶州,他結識了德行之士劉志略,因為情投意和,結拜為兄弟。

劉志略有個姑姑,是位比丘尼,名無盡藏,住在當地的山澗寺,經常讀誦《涅槃經》。

慧能白天與劉志略一起參加勞動,晚上則聽無盡藏比丘尼讀誦《涅槃經》。

慧能雖然不識字,但他的悟性極好,經常在聽完經之後,給無盡藏比丘尼解說經文的大義。

從初祖達摩至六祖慧能

1

初祖達摩

達摩,全稱菩提達摩,(梵Bodhidharma;?~536,一說528),是中國禪宗的初祖。

他生於南印度,婆羅門族,出家後傾心大乘佛法。

梁普通五年(524),他自印度航海來到廣州,從繡衣坊碼頭登岸(即今廣州下九路西來正街街口),受到當地士民歡迎,共筑西來庵(即今華林禪寺前身)以居之。

三年後從這裡北行至魏,隨處以禪法教人。

達摩抵魏,游嵩山少林寺,在那裡獨自修行禪定,時人稱他為「壁觀婆羅門」。

有道育、慧可二沙門禮見達摩並親近和供養四、五年。

達摩感到他們真誠,傳授以衣法。

又把四卷《楞伽經》授與慧可說:我看中國人的根器與此經最為相宜,你能依此而行,即能出離世間。

隨著禪宗在中國的發展,達摩逐漸成為傳說式的人物。

首先是傳說達摩到金陵(今南京)時和梁武帝的問答。

梁武帝是篤信佛教的帝王,他即位以後建寺、寫經、度僧、造像甚多,他很自負地詢問達摩:「我做了這些事有多少功德?」達摩即說:「無功德。

」武帝又問:「何以無功德?」達摩說:「此是有為之事,不是實在的功德。

」武帝不能理解,達摩即渡江入魏。

記載這個傳說的最古文獻是敦煌出土的佚名《歷代法寶記》(774年間撰)和唐宗密《圓覺經大疏鈔》卷二之上。

後來禪宗著名的《碧岩錄》把它作為第一則「頌古」流傳。

以後,它便成為禪門眾所周知的公案了。

達摩的禪法,據敦煌出土資料,古來作為達摩學說而傳的許多著述之中,只有「二入四行說」似乎是達摩真正思想所在。

唐凈覺《楞伽師資記》的《達摩傳》中有「略辨大乘入道四行」,由達摩弟子曇林記錄而傳出。

據曇林的序文說,他把達摩的言行集成一卷,名為《達摩論》;而達摩為坐禪眾《釋楞伽要義》一卷,亦名為《達摩論》。

這兩卷論文理圓凈,當時流行很廣。

現在一般作為達摩學說的有《少室六門集》上下二卷,即:《心經頌》、《破相論》(一名《觀心論》)、《二種入》、《安心法門》、《悟性論》、《血脈論》六種。

還有敦煌出土的《達摩和尚絕觀論》、《釋菩提達摩無心論》、《南天竺菩提達摩禪師觀門》(一名《大乘法論》)等,以及朝鮮梵魚寺所刻《禪門攝要》上下二卷,日本鈴木大拙校刊《少室逸書》所收關於達摩諸論文。

達摩「二入四行」的禪法,是以「壁觀」法門為中心。

唐宗密《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上之二載:「達摩以壁觀教人安心雲,外止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豈不正是坐禪之法?」所謂二入是「理入」和「行入」,理入是屬於教的理論思考,行入是屬於實踐,即禪法的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教義。

理入和行入的名稱,見於北涼所譯《金剛三昧經入實際品》第五。

但《金剛三昧經》說的理入是「覺觀」,而「壁觀」是達摩傳出的獨特禪法。

道宣在《續高僧傳》卷二十《習禪篇》末對達摩禪法的評價說:「大乘壁觀,功業最高,在世學流,歸仰如市。

壁觀禪法的特點在於「藉教悟宗」,即啟發信仰時不離聖教的標準,構成信仰以後教人「不隨於文教」,即不再憑藉言教的意思。

二入之中以理入為主,行入為助。

後世佛教徒以「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為達摩禪法的標誌,因它直以究明佛心為參禪的最後目的,所以又稱禪宗為「佛心宗」。

又有人因達摩專以《楞伽經》授人以為參禪印證,因而稱它為「楞伽宗」。

達摩的師承據《楞伽師資記》推求那跋陀羅為初祖,菩提達摩為二世,下以神秀為七世。

神會堅持南宗為正統,肯定達摩為中國禪宗初祖,主張自達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慧能六代是一脈相承的。

吉迦夜、曇曜譯《付法藏因緣傳》等又有西天世系的說法。

唐智炬《寶林傳》(成於801年)以印度自迦葉傳至師子比丘為二十四世,繼以婆舍斯多、不如蜜多、般若多羅至菩提達摩為二十八世。

此說為五代南唐泉州靜、筠二師所集《祖堂集》(成於952年)、永明延壽《宗鏡錄》(成於957年)所繼承,又為宋道原《景德傳燈錄》(成於1004年)和契嵩《傳法正宗記》(成於1061年)所依用,後來即成為禪宗的正統說。

達摩的弟子有慧可(即「二祖」)、道育、僧(一作「道」)副和曇林等。

道育,一作慧育,他和慧可一同親事達摩四、五年,是達摩最初及門弟子之一。

他從達摩學了禪法,專重個人內心修持而少對人講說。

他的事跡已不明,只有《景德傳燈錄》卷三等記達摩臨終時自許慧可得髓、道育得骨、尼總持得肉、道副(即僧副)得皮的傳說,可以想見其禪學程度之一斑。

僧副,俗姓王,太原祁縣人,是達摩剃度的弟子。

南齊建武(494—497)年間住鐘山(今南京)定林下寺。

他忻慕岷嶺峨眉的勝景,趁蕭淵藻出鎮蜀部(今四川)時隨從入蜀,因而使禪法流行四川。

後來又回金陵(今南京),普通五年(524)寂於金陵開善寺,年六十一歲。

曇林,曾記錄過達摩的「二入四行說」。

自北魏元象元年(538)至武定元年(543)期間,他在洛陽和鄴都參與譯經事業,為菩提流支、佛陀扇多、瞿曇般若流支、毗目智仙等諸師之譯經任筆受,是當時參加譯經的重要人物。

他博學善講,在鄴都常講《勝鬘經》。

周武滅法期間,他與慧可共同護持經典,被斫掉一臂,人稱「無臂林」。

《慧可傳》中稱他為林法師。

曇林在傳承達摩禪法上所記的《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觀)》於中國禪學史上留下了不朽的業績。

2

二祖慧可

二祖慧可(487—593)一名僧可,是中國禪宗的第二祖。

俗姓姬,虎牢人(今河南滎陽縣)。

他少為儒生時,博覽群書,通達老莊易學。

出家以後,精研三藏內典。

年約四十歲時,遇天竺沙門菩提達摩在嵩洛(今河南嵩山—洛陽)游化,即禮他為師。

慧可從達摩學了六年,精究一乘的宗旨。

達摩寂後,他即在黃河近邊一帶韜光晦跡;但因早年已名馳京畿,許多道俗前訪問道,請為師範,他隨時為眾開示心要,因而道譽日廣。

天平初年(534)慧可到了東魏的鄴都(今河南安陽市北),大弘禪法,有些學者不能理解他的學說,時常發生爭辯。

當時門下擁有千人的著名學者道恆,竟指慧可所說法要為「魔語」,密遣上足弟子和慧可詰難。

但他的弟子聽了慧可說法後欣然心服,反而不滿道恆。

道恆因此更加懷恨慧可,甚至賄賂官吏,企圖加以暗害。

其間似乎和慧可宣傳宋譯《楞伽》的理論有關。

起初,達摩把四卷《楞伽經》授慧可說:「我觀漢地,唯有此經,仁者依行,自得度世。

」慧可就宣揚此經,但因宋譯《楞伽》文較難解,不如北魏菩提流支所譯十卷《楞伽經》文字流暢,所以當時北魏的學士多鄙視它。

由於劉宋和北魏兩譯《楞伽》學說之爭,牽涉到菩提流支,後世智炬的《寶林傳》等遂出現誣蔑菩提流支因禪學思想不同而毒害達摩的記載。

慧可在鄴都既受異派學者的迫害,其後即流離於鄴衛(今河南安陽、汲縣)之間,所以到了晚年,並沒有多少隨從的弟子。

但三論宗的學者慧布(518—587)北游鄴都時,曾慕慧可而前去叩問禪法,得到印證。

北齊天保初年(550)著名禪學者向居士致書慧可請教,並以詩文問答,受到了慧可的許多啟示。

在北周建德三年(574)武帝進行滅佛運動,慧可和同學曇林曾努力保護經典和佛像。

後來他又南行隱居於舒州皖公山(今安徽潛山縣),在這山里傳法與三祖僧璨。

周武滅佛停止後,他又回到鄴都。

隋開皇十三年(593)入寂。

談到慧可的禪法,就令人想到他的「斷臂求法」的傳說。

智炬《寶林傳》卷八載唐法琳所撰《慧可碑》文,記載慧可向達摩求法時,達摩對他說:求法的人,不以身為身,不以命為命。

於是慧可乃立雪數宵,斷臂表示他的決心。

這樣才從達摩獲得了安心的法門。

因此「雪中斷臂」就成為禪宗一個有名故事而廣泛流傳。

但唐道宣《續高僧傳》卷十六《慧可傳》只說慧可「遭賊斫臂,以法御心,不覺痛苦」,未提到求法事,因而這個故事的真實性有待研究。

但後來有關禪學的史籍,如凈覺《楞伽師資記》、杜朏《傳法寶記》、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三、契嵩《傳法正宗記》卷六等,多承襲法琳說而否定道宣之說,從而慧可這段「雪中斷臂求法」的故事,仍為一般禪家所傳誦。

慧可的禪學思想傳自達摩,特別是達摩傳授給他的四卷《楞伽》重視念慧,不在語言。

它是以「忘言忘念、無得正觀」為宗。

這個思想經過慧可的整理提倡,給學禪的人以較大的影響。

慧可又曾用詩句來表達他的禪學見解,他答向居士的函問說:「本迷摩尼是瓦礫,豁然自覺是真珠,無明智慧等無異,當知萬法即皆如!……觀身與佛不差別,何須更覓彼無餘(涅槃)?」這是用簡明理路表達出來的禪意。

達摩「理入」的根本意義在於深信一切眾生具有同一真性,如能舍妄歸真,就是凡聖等一的境界。

慧可繼承這個思想,指出生佛無差別的義理,直顯達摩正傳的心法。

從敦煌發現的禪宗文獻看來,其中有許多斷簡殘篇被認為是慧可所說的法語。

鈴木大拙所編《少室逸書》的《雜錄》第二之八十一至九十則,即是此類。

其中第八十三則關於「懺悔」的故事和《寶林傳》卷八所載唐房琯撰《三祖僧璨碑文》的說法是完全一致的。

房琯的《僧璨碑文》,記僧璨請慧可為他懺悔。

慧可說:「將汝罪來,與汝懺悔。

」《少室逸書雜錄》第八十三則的記載和上面的問答形式大體相同,只加上一句僧璨最後答慧可時說「罪無形相可得,知將何物來」而已。

後來宋《景德傳燈錄》卷三即據此寫成這樣的一則公案。

這種罪性本空的思想,成為後世禪家最樂道的一種說法。

由於僧璨有這個體會,慧可才傳法給他。

慧可著名的弟子是僧璨和僧那,但兩人在《續高僧傳》都沒有獨立的傳記,只在同《傳》卷三十五《法沖傳》中說到禪師的師承時,言可禪師後有璨禪師(即僧璨)、惠禪師、盛禪師、那禪師、端禪師、長藏師、真法師、玉法師。

以上八人,沒有留下著述文字。

留下著述的有善禪師、豐禪師、明禪師、胡明師。

此外遠承慧可系統的有大聰師、道蔭師、沖法師、岸法師、宏法師、大明師等,皆著有《楞伽經》的疏或抄數卷。

僧那,略稱那禪師。

據《慧可傳》:他本是個儒家學者,年二十一歲時在東海(今山東)講《禮記》和《周易》,有弟子數百人,後來到了相州(今河南安陽市北),遇到慧可說法,即率領學生十人從他出家受道。

3

三祖僧璨

三祖僧璨(?—606)隋代禪僧。

又作僧粲。

籍貫不詳,或謂徐州人。

初以居士身參謁二祖慧可,得法受衣缽(具體情況參見上節「二祖慧可」),年已四十餘,隱於司空山。

北周武帝滅法,師往來避難、隱居皖公山,人無知者。

隋開皇十二年(592),道信來投,年僅十四,從學九年,傳之以法,待其緣熟,以大業二年於所居山舍前,合掌立化,世壽不詳。

唐玄宗賜諡「鍳智禪師」。

後世尊為禪宗三祖,又稱三祖僧璨,撰有《信心銘》傳世。

4

四祖道信

四祖道信(580—651)道信為我國禪宗第四祖。

嗣法於僧璨,傳於弘忍。

蘄州廣濟(湖北廣濟)人,俗姓司馬。

據《景德傳燈錄》卷三載,師於幼年即慕空宗諸解脫門而出家,隋開皇十二年(592),入舒州皖公山參謁僧璨,言下大悟,奉侍九年(一說十年),得其衣缽。

大業十三年(617),領徒眾至吉州廬陵,遇群盜圍城七旬,其時泉井枯涸,眾皆憂懼,師乃勸城中道俗念摩訶般若;盜賊遙望城上,如有神兵守之,相謂曰:城內必有異人,不可攻矣!遂解圍而去。

後師欲住衡岳,路出江州,道俗請留廬山大林寺。

唐武德七年(624),歸蘄州,住破頭山三十餘年,傳法於弘忍,另有弟子法融別立「牛頭禪」。

又破頭山後改稱雙峰山,故世人又稱師為「雙峰道信」。

貞觀十七年(643),太宗聞其道風,三詔入京,師均上表辭謝,帝乃遣使,謂若不起,命取首級,師伸頸就刃,神色儼然,使者異之,還入奏,帝愈嘆慕,賜珍繒。

永徽二年閏九月(一說永徽元年)垂誡門人,安坐而寂,世壽七十二。

建塔於東山黃梅寺。

因弟子弘忍居於黃梅東山弘傳禪法,故世人並稱師與弘忍之道法為東山法門,並遙尊師為東山法門之初祖。

大曆(766—779)年中,代宗敕諡「大醫禪師」,塔銘號「慈雲」。

著有《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菩薩戒作法》等書。

5

五祖弘忍

五祖弘忍(601—674)弘忍,俗姓周,湖北黃梅人,生於隋仁壽元年(601)。

七歲時,從四祖道信出家,年十三,正式剃度為僧。

他在道信門下,日間從事勞動,夜間靜坐習禪。

道信常以禪宗頓漸宗旨考驗他,他觸事解悟,盡得道信的禪法。

永徽三年(651)道信付法傳衣給他,同年九月道信圓寂,由他繼承法席,後世稱他為禪宗第五祖。

因為四方來學的人日多,便在雙峰山的東面馮茂山另建道場,名東山寺,時稱他的禪學為東山法門。

中國禪學從初祖菩提達摩到三祖僧璨,其門徒都行頭陀行,一衣一缽,隨緣而住,並不聚徒定居於一處。

到了道信、弘忍時代,禪風一變。

道信於唐武德(618)初入黃梅雙峰山,一住三十餘年,會眾多至五百。

後來弘忍移居東山,又二十餘年,徒眾多至七百人,這兩代禪徒都定居一處,過著集體生活。

他們實行生產自給,把運水搬柴等一切勞動都當作禪的修行;弘忍並認為學道應該山居,遠離囂塵。

這是後來馬祖、百丈等於深山幽谷建立叢林,實行農禪生活的指導思想。

唐顯慶五年(660),高宗遣使召弘忍入京,他固辭不赴,乃送衣藥到山供養。

龍朔元年(661),弘忍令會下徒眾各作一偈,以呈見解,若語符契,即以衣法相付(關於五祖傳衣法于慧能事,詳見後「六祖慧能」一節)。

咸亨五年(674)十月二十三日,弘忍圓寂,年七十四,葬於東山之崗。

開元中(713—741)學士閭丘均為撰塔碑。

代宗時(763—779)諡為大滿禪師。

弘忍的禪學傳自道信。

道信自說他的法門:一依《楞伽經》以心法為宗,二依《文殊般若經》的一行三昧。

弘忍常說:「欲知法要,心是十二部經之根本。

」又說:「諸佛只是以心傳心,達者即可,更無別法。

」(《宗鏡錄》卷九十七)這是他繼承道信以心法為宗的設施。

又弘忍評神秀的造詣說:「吾與神秀論《楞伽經》,玄理通快。

」(《楞伽師資記》引《楞伽人法志》)神秀後來答武則天問東山法門依何典誥時說:「依《文殊般若經》一行三昧。

」(見《楞伽師資記》)由此可知弘忍和道信的思想是一貫的。

又道信說一行三昧的修法,引《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密經》:「欲入一行三昧,應處空閒,舍諸亂意,不取相貌,繫心一佛,專念名號,隨佛方所端身正向。

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如是入一行三昧者,盡知恆沙諸佛法界無差別相。

」(《楞伽師資記》)弘忍也繼承了這一思想,為他的門下建立念佛禪的理論根據。

弘忍的著作,未見記載。

僅《楞伽師資記》及《宗鏡錄》等,散錄其法語。

《楞伽師資記》且說弘忍常蕭然靜坐,不出文記,只是口說玄理,默授與人。

因此世傳有《禪法》一本,雲是弘忍禪師所說,是不確實的。

但古來傳有《最上乘論》(一稱《修心要論》)一書,題為「第五祖弘忍禪師述」,朝鮮、日本都有刻本。

論中設立問答,闡說守本真心為涅槃根本、入道要門、十二部經之宗和三世諸佛之祖。

又說:「若有初心學坐禪者,依《觀無量壽經》,端坐正念,閉目合口,心前平視,隨意近遠,作一日想,守真心,念念莫住。

」這比弘忍原來說法似更有發展。

弘忍會下的徒眾極多,其及門弟子,據《楞伽師資記》和《歷代法寶記》所載有十一人,《景德傳燈錄》所載有十三人,宗密的《圓覺經大疏鈔》及《禪門師資承襲圖》所載有十六人,總計見於記載的約二十五人。

《楞伽師資記》引用玄賾《楞伽人法志》的記載說,弘忍臨終前二日,親語玄賾說:「吾一生教人無數,好者並亡;後傳吾道者,只可十耳。

」於玄賾以外,更舉出了上首神秀、資州智詵、白松山劉主薄、華州惠藏、隨州玄約、嵩山老安、潞州法如、韶州慧能、揚州高麗僧智德、越州義方。

宗密《圓覺經大疏鈔》卷三之下也舉了十人,但人名稍為出入。

新見的有襄州通、蘄州顯、揚州覺三人。

而以嶺南新州盧行者慧能最為傑出。

又宗密的《禪門師資承襲圖》另舉出弘忍門下十大弟子,新見的有業州法、江寧持二人。

《景德傳燈錄》所舉弘忍弟子十三人,其中新見的有揚州曇光、隨州禪慥、舒州法照、枝江道俊四人。

《宋高僧傳》還載有在廣州為慧能剃髮的印宗、在大庾嶺因慧能的啟發而悟道的慧明和越州妙喜寺僧達三人,都出於弘忍門下。

此外義凈《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卷下)載有曾到印度那難陀留學八年的智弘律師,也曾在黃梅弘忍門下參學過。

還有慧能弟子智隍,本出弘忍門下,他修定二十年,後遇慧能弟子智策的啟發,始往曹溪參學(《宗鏡錄》卷九十七)。

以上二十五人,可稱弘忍門下著名弟子。

他們弘化地域甚廣,如慧能、印宗在廣東,神秀在長安、洛陽、荊州,玄賾、玄約和道俊等在湖北,智詵在江蘇,義方、僧達在浙江,法照在安徽,慧明在江西,各化一方,遂使東山法門傳播於全國。

因此,達摩一系的禪學,也可說從弘忍門下始發展成為一大宗派。

而盛傳其法的,首推慧能和神秀。

慧能宗《般若》,開法於南方,神秀宗《楞伽》,傳禪於北方,成為南頓北漸二系禪學的首導。

6

六祖慧能

六祖慧能(638—713),是中國禪宗的第六祖。

俗姓盧,先世河北范陽(今涿縣)人,其父謫官至嶺南新州(今廣東新興縣東),唐貞觀十二年(638)生慧能,遂為廣東新州人。

慧能幼年喪父,後移南海,家境貧困,靠賣柴養母。

有一天,能在市中,聞客店有人誦《金剛經》,頗有領會,便問此經何處得來,客人告以從黃梅東馮茂山弘忍禪師受持此經。

他因之有尋師之志。

咸亨初(670),他把母親安頓後,即北行。

到了韶州曹溪,遇村人劉志略,引其出家之姑無盡藏尼,持《涅槃經》來問字。

慧能說:我雖不識字,但還了解其義。

尼說:既不識字,如何解義?慧能說:諸佛妙理,非關文字。

尼聞其言,深為驚異,遂告鄉里耆老,競來禮敬,即請慧能居於當地寶林古寺,稱他為盧行者。

慧能在寶林寺住了不久,又至樂昌西石窟,從智遠禪師學禪,智遠勸他到黃梅東禪寺去從弘忍受學。

慧能於咸亨三年(672)到了黃梅東山,弘忍見著他即問:居士從何處來,欲求何物?慧能說:弟子是嶺南人,唯求作佛!弘忍說:你是嶺南人,又是獦獠(當時中原對南方少數民族的稱呼),如何堪作佛?!慧能說:人有南北,佛性豈有南北?和尚佛性與獦獠佛性無別;和尚能作佛,弟子當能作佛。

弘忍遂命他隨眾勞動,在碓房舂米。

慧能在碓房間踏碓八個月,當時東山禪眾達七百人。

相傳弘忍有一天為了考驗大眾禪解的淺深,準備付以衣法,命各人作偈呈驗。

時神秀為眾中上座,即作一偈云:「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一時傳誦全寺。

弘忍看後對大眾說:後世如能依此修行,亦得勝果,並勸大眾誦之。

慧能在碓房間,聞僧誦此一偈,以為還不究竟,便改作一偈,請人寫在壁上。

偈云:「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這句是較通行的記載,敦煌本《壇經》此句作『佛性本清凈』),何處惹塵埃!」眾見此偈,皆甚驚異。

弘忍見了,即於夜間,召慧能試以禪學造詣,傳予衣缽,並即送他往九江渡口。

臨別又叮囑他南去暫作隱晦,待時行化。

因此慧能回到廣東後,隱遁於四會、懷集(今廣東懷集縣)二縣間,過了十餘年,至廣州法性寺(今光孝寺);值印宗法師講《涅槃經》,因有二僧辯論風幡,一個說風動,一個說幡動,爭論不已。

慧能便說: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是你們的心動!大家聽了很為詫異。

印宗便請他至上席,請問深義,慧能回答,言簡理當。

印宗便問,久聞黃梅衣法南來,莫非就是行者?慧能便出示衣缽,印宗歡喜讚嘆,即集眾就法性寺菩提樹下為慧能剃髮。

又請名德智光律師等為他授具足戒。

兩月後,慧能即於寺中菩提樹下,為大眾開示禪門,說般若波羅密法。

不久,慧能辭眾歸曹溪寶林寺,印宗與道俗千餘人相送。

那時,韶州刺史韋璩仰其道風,率同僚入山請慧能入城,於大梵寺講堂為眾說法,兼授無相戒。

僧尼道俗集者千餘人,門人法海編錄其法語,又加入後來的言行,即世所行《法寶壇經》(今世流通的《壇經》有四本:一敦煌本,二惠昕本,三德異本,四宗寶本)。

從此以後,慧能在曹溪寶林寺說法三十餘年。

其間,中宗曾請慧安、神秀二師於宮中供養,並問禪法。

二師皆說:南方有能禪師,密受忍大師衣法,可就彼問。

神龍元年(705),中宗即遣內侍薛簡往曹溪召他入京。

他以久處山林,年邁風疾,辭卻不去。

薛簡懇請說法,將記錄帶回報命。

中宗因贈摩納袈裟一領及絹五百匹以為供養,並命改稱寶林為中興寺,由韶州刺史重修,又給予法泉寺額,並以慧能新州故宅為國恩寺。

延和元年(712)慧能回至新州小住,命門人建報恩塔。

先天二年(713)圓寂於新州國恩寺,世壽七十六。

其弟子等就在那一年迎其遺體歸曹溪。

憲宗時(806—820)贈與大鑒禪師諡號,柳州刺史柳宗元為撰《曹溪第六祖大鑒禪師碑並序》。

元和十年(815)劉禹錫因曹溪僧道琳之請,又撰《曹溪大師第二碑》。

從達摩六傳而至慧能,故一般稱他為六祖大師。

中國禪宗從達摩始百餘年間皆以《楞伽經》相印證,故亦稱為楞伽宗。

達摩的三傳弟子道信開始兼以《金剛》等經為典據,到了慧能即以文句簡單的《金剛經》義代替了《楞伽經》,其目的在於擺脫名相煩瑣的思想束縛,而單刀直入求得開悟。

慧能本與神秀同為弘忍門下的大弟子。

但因對禪的看法不同,後來遂分為南北二宗。

北宗禪法多弘傳於北方貴族階層,南宗初行嶺南一帶。

後由慧能弟子神會於開元十八年(730)在洛陽定南北是非大會上,極力批評北宗禪為「師承是旁,法門是漸」,影響所及,北宗的勢力遂逐漸衰退。

慧能的禪學思想,見於其弟子法海集記的《法寶壇經》。

此經後來曾被神會系一度改編作為傳宗的典據,故其中夾雜後起之說,但大體上還可見到慧能主張是舍離文字義理,而直澈心源。

他說這種境界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又說:心量廣大,遍周法界,去來自由,心體無滯,即是般若。

一切般若智,皆從自性而生,不從外入。

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慧能的禪法以定慧為本。

他以為定是慧體,慧是定用,猶如燈光,有燈即有光,燈是光之體,這是所謂定慧一體觀。

他又認為覺性本有,煩惱本無。

直接契證覺性,便是頓悟。

他說自心既不攀緣善惡,也不可沉空守寂,即須廣學多聞,識自本心,達諸佛理。

因此,並不以靜坐斂心才算是禪,而是一切時中行住坐臥動作雲謂里,也可體會禪的境界。

這就不同於北宗的教人靜坐看心,以為那樣將心境分為兩截,不能契自心性而生智慧。

他教人只從無念著手,並不限於靜坐一途。

慧能強調「見自性清凈,自修自作法身,自行佛行,自成佛道」。

因此他對於當時僧俗念佛願生西方的凈土法門,另有一種看法。

他對韋刺史開示說:「人有兩種,法無兩般,迷悟有殊,見有遲疾。

迷人念佛求生於彼,悟人自凈其心。

所以佛言,隨其心凈,即佛土凈。

凡愚不了自性,不識身中凈土。

願東願西,悟人在處一般。

所以佛言:隨所住處恆安樂。

使君但行十善,何須更願往生?」

慧能圓寂後遺體未壞,其弟子方辯裹紵塗漆於其上,形象生動逼真,現存於廣東曹溪南華寺(即古代的寶林寺)。

慧能的弟子很多,《景德傳燈錄》及《傳法正宗記》皆載有嗣法四十三人。

《法寶壇經》說有門人十人,《祖堂集》列舉八人。

但是最著名於後世的,即青原行思、南嶽懷讓、荷澤神會、南陽慧忠、永嘉玄覺五人。

他們得法後,都各成一家。

其中以青原、南嶽二家弘傳最盛。

南嶽下數傳衍為臨濟(後從臨濟又衍生楊岐、黃龍二支派)、溈仰二派;青原下數傳分為曹洞、雲門、法眼三派。

最終形成了禪宗五家或七宗法流。

此外,《僧傳》、《傳燈錄》所未載而見於金石著錄者有凈藏(675—746),也是六祖知名弟子,他把南宗禪傳入嵩山(《金石萃編》卷八十七《凈藏禪師身塔銘》),標誌著南宗禪占領了北方禪學的最重要據點之一,南宗禪之傳播於天下,已指日可待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