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澤墓地的文化內涵分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麗澤墓葬發掘區位於北京市豐臺區中北部,東鄰鵝鳳營村,西接西三環南路,北鄰麗澤路。

東管頭村位於盧溝橋鄉域東側,東南、東北分別接鵝鳳營、鳳凰嘴,南接東管頭前街,西隔西三環路為西管頭,北接水頭莊。

東管頭原稱管頭,明代成村。

明《宛署雜記》載:「出彰儀門曰鵝鳳營,曰管頭村。

」管頭在金代地處金中都麗澤門前,亦即麗澤關。

麗澤墓地以明清時期墓葬為主,遼代墓葬僅2 座。

墓葬除出有墓誌可知墓主人明確身份為明代騰驤右衛指揮儉史徐通及夫人董氏外,其餘墓葬墓主均不可考,且墓葬多結構簡單,隨葬品較少,墓主人身份、地位不高,應為平民階層墓葬。

幾座出土器物相對較多、器物種類豐富的墓葬,級別相對稍高,或為一般地主階級墓葬。

墓中出土的陶器、釉陶器、瓷器、金器、銀器、銅器等隨葬器物,為明清墓葬的考古學研究提供了重要資料。

M221出土瓷罐

M13出土瓷鼻煙壺

(1)墓葬形制中,豎穴土壙木棺(槨)墓是麗澤墓地的主要墓葬形制,單人葬、雙人合葬及多人合葬為常見埋葬形式。

(2)瓮棺墓數量較少,一般以近方形土壙或圓形磚石為墓壙,以形體相對較大的瓷瓮、罐為葬具,將死者骨灰殮入其中。

瓮棺的底部一般鑽有小孔,作為死者靈魂出入的地方。

隨葬品鮮見,或沒有隨葬品。

(3)麗澤墓地中有一定數量的遷葬墓,包括單人遷葬、雙人遷葬,還有合葬墓中遷葬的現象,這是該墓地的一個重要特點。

(4)墓葬中木質葬具腐朽程度不一,人骨多數能夠有所保存,葬式中以仰身直肢葬為主,仰身屈肢、側身屈肢葬數量較少。

部分墓葬死者頭部枕有瓦片或青磚,上有硃砂書寫符號,應有特殊意義或習俗。

木棺底部常鋪置白灰等用以防腐。

(5)隨葬品中,墓主人的頭部前方通常放置釉陶罐或瓷罐一件,棺內則隨葬時人通常佩戴的飾件,如頭簪、耳環、戒指、手鐲等。

在墓主人盆骨兩側雙手部位有數目不等的銅錢。

M60齣土琥珀珠(左)、金耳環(右)

(6)墓葬中銅錢出土數量較多,除本朝銅錢外,還有前朝銅錢,明代墓葬中還用種類不一的宋代銅錢,這也是明清時期墓葬的特點。

(7)麗澤墓地墓葬數量較多,從遼代到清末,延續時間較長。

根據墓葬的分布情況來看,部分較為集中的墓葬,可能屬於家族墓葬。

徐通墓誌

明清時期的墓葬,近年來北京發現較多,資料不斷積累,認識亦不斷深化。

麗澤墓地的發掘清理,是近年北京明清考古的重要成果之一,為研究北京地區明清時期墓葬的喪葬習俗及其所反映的社會發展狀況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在一定程度上也會促進明清時期墓葬的考古學研究。

本文由田媛摘編自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編著《麗澤墓地——麗澤金融商務區園區規劃綠地工程發掘報告》一書之第四章。

內容略有刪節、調整。

978-7-03-048023-1

本書是北京市麗澤金融商務區園區規劃綠地工程的考古發掘報告。

麗澤墓地是2012 年3~5 月為配合北京市麗澤金融商務區園區規劃綠地工程而進行的發掘,發掘面積2350 平方米,清理遼代墓葬2 座,明、清時期墓葬253 座,出土陶、瓷、金、銀、銅器等隨葬器物。

墓葬形制和隨葬器物時代特點鮮明,是北京地區遼、明、清時期墓葬考古學研究及了解當地歷史文化與社會發展的重要資料。

【版權申明】本文為科學出版社考古訂閱號——科學出版社賽博古(spkaogu)原創發布,轉載請保持內容及公眾號相關信息的完整!

科學出版社賽博古(spkaogu)

科學出版社文物考古分社訂閱號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更多本書內容。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廣州發現大型先秦古墓群出土千件文物

這是廣州增城浮扶嶺大型古墓群發掘現場(1月30日攝)1月30日,考古工作人員展示廣州增城浮扶嶺大型古墓群發掘出土的青銅器廣州增城浮扶嶺大型古墓群發掘出土的文物(1月30日攝)廣州增城浮扶嶺大型古...

雲南昆明羊甫頭墓地再次進行考古發掘

原題:昆明羊甫頭墓地羊甫頭墓地位於昆明市官渡區小板橋街道辦事處羊甫村。1998年至2001年,文物部門曾對墓地進行過正式的考古發掘,清理出大量滇文化及漢式墓葬,出土隨葬器物7000餘件,主要為各...

《淇縣黃莊墓地Ⅱ區發掘報告》簡介

內容摘要:《淇縣黃莊墓地Ⅱ區發掘報告》由河南省文物局編著,科學出版社2015年 2月出版發行。淇縣黃莊墓地Ⅱ區於2006~2007年先後經過兩次發掘,共清理清代墓葬1座、西漢晚期至東漢晚期墓葬3...

河南淇縣發掘200多座西周衛國墓葬

新華社鄭州7月6日電(記者桂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日前對河南省淇縣楊晉莊墓地進行搶救性發掘時,發現一處經嚴格規劃的西周早中期衛國墓葬群,出土一批國別明確、時代清楚的隨葬品,為研究商周年代分界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