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屎尿屁中也有科學!之三:你所不知道的屁?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好久沒寫頭條號了,先把這個系列任務完成。

屎尿屁系列之三:屁中的科學知識。

一、屁的來源和成份。

一般來說,屁主要是來自吃東西時吞咽下的空氣,另外就晨大腸里食物殘渣發酵產生的氣體。

因此,屁與所吃的食物關係很大。

比如大家都知道,吃蘿蔔類的食物愛放屁,這是因為蘿蔔中存在的澱粉酶和木質素會梳理腸氣,產生有味道的氣體。

另外,郭德綱相聲里的吃黃豆喝涼水,也確實是產生大量氣體的辦法。

因為豆類食物中存在大量的寡糖和蛋白質,分解後會產生大量氣體和硫化氫、吲哚和糞臭素等特殊物質,因此會極其臭!

屁中的99%的成分都是無味的氣體,包括:氫氣、甲烷、二氧化碳、氮氣和氧氣。

其中的氫氣來源於呼吸空氣中和消化道(主要是胃)的分解。

甲烷腸道細菌分解纖維素,氮氣和氧氣均來自於飲食時隨著食物團被咽下的空氣。

而剩下的三種,則要感謝腸道菌群的貢獻。

另外1%引起嗅覺的成分包括:硫化氫、吲哚類;

二、屁可燃嗎?

根據上面的描述,屁中會含有甲烷和硫化氫等可燃氣體,因此,屁可燃成為一種廣為流傳的說法,更有甚者,還有說太空倉中不能放屁的說法。

其實,人是每天都必須要放屁的,至於是否可燃和安全,還需要研究。

於是,網上出現了許多熱愛科學人士,親身進行了屁可燃性實驗,好象都成功了。

最有影響力的應該是《流言終結者》節目的結果。

因此,這一點應該是毫無異議了。

我也曾想親自做一下實驗,後來聽了周杰輪的一首歌之後打消了這種念頭。

三、屁文化。

屁這個詞,一般都是用來罵人的,在文化里代表著可以被輕視的和無用的,比如屁話,放屁。

但是也之相關的文化也不是沒有,比如有個美國人就寫過一本專門的書叫《尷尬的氣味——人類排氣的文化史》(WHO CUT THE CHEESE: A Cultural History of the Fart ),直翻題目為《誰切奶酪?屁的文化史》。

據說這本書與其說是文化史,不如說是段子集,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

所以,有時候真挺佩服老外的,屁大的事,都能整出一本專著出來。

愛情是人人心中的屁;

憋著它,會傷自己的心,

放了它,又讓別人生氣。

——約翰·薩克林爵士《愛與被愛》(1640年)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