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女童之墓刻有「開者即死」,只因陪葬品太奢華,專家震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957年,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工作者們在西安城西的梁家莊附近,意外的發現了目前保存最完整,等級規格最高的隋代墓葬——李靜訓墓。

墓室中,有一具完整的石槨和一方墓誌。

墓誌蓋上陽刻篆書「隋左光祿大夫女墓誌」九字。

志文雖短,共370字,但解開了使人迷惑不解的疑團。

墓主是一個年僅九歲的女童,名叫李靜訓。

她家世顯赫,曾祖父李賢是北周驃騎大將軍、河西郡公;祖父李崇,是一代名將,與隋文帝楊堅一起打天下,官至上柱國。

李崇之子李敏,就是李靜訓的父親。

隋文帝楊堅感念李崇為國捐軀的赫赫戰功,對李敏也倍加恩寵,自幼養於宮中。

後來,周宣帝宇文贇、皇后楊麗華(即隋文帝楊堅的長女)的獨女宇文娥英選婿時,數百人中就選中了李敏,並封為上柱國,後官至光祿大夫。

據墓誌記載,李靜訓自幼深受外祖母周皇太后的溺愛,一直在宮中撫養。

大業四年(608年),李靜訓意外病逝於宮中,年方九歲。

皇太后楊麗華十分悲痛,厚禮葬之。

李靜訓石棺上的侍女形象

最為醒目的還是李靜訓的石棺。

雖然在墓的封門或是棺材上刻有咒語,是古代墓葬中屢見不鮮的事情,但是出現「開者即死」這樣狠毒而直接的毒咒,還是相當罕見的。

然而,這恰恰反映出楊麗華對李靜訓的喜愛,對其早夭的不舍。

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嚇住盜墓者,使其知難而退;更重要的是,楊麗華也希望早逝的李靜訓可以在「另一個世界」里安享生活,快樂無憂。

李靜訓石棺揭開情景

李靜訓墓的隨葬品共計230餘件,數量龐大,而且非常精美,其中還有許多來自波斯等國的朝貢禮品。

出土物中,最為令人矚目的,莫過於這條精美無比、璀璨奪目、價值連城的金項鍊了,它實屬罕見的精品。

金項鍊出土時套在墓主的頸上,很可能是墓主生前日常佩用的心愛之物。

整條項鍊鮮紅的瑪瑙、寶藍的水晶交相輝映,再配以潔白的珍珠,在純金的烘托下,顯得格外鮮艷奪目,雍容華貴,富麗堂皇。

嵌珍珠寶石金花蝶頭飾。

金冠飾的頂部,為一隻張開翅膀作飛翔狀的蝴蝶,整個金冠飾採用了捶揲、拉絲、編織、鏨刻、鑲嵌等各種工藝,可謂巧奪天工。

玉釵為隋代貴族婦女髮髻的裝飾品,做工精細,均為白玉製成。

金扣玉盞

此杯由上等的和田玉雕琢而成,敞口,口沿鑲金帶一周,通體光潔無紋飾,是隋代玉器的代表作。

金扣玉盞和金杯

高足金杯,高5.7厘米、口徑5.7厘米、重49.4克。

金手鐲,為一副,分四節。

開口一端為花瓣形扣環,上嵌小珠6顆,另一端為活軸。

玻璃瓶。

用吹製法製成,器壁極薄,反映了隋代玻璃吹制技術的高超工藝。

國家博物館藏隋李靜訓墓玻璃罐及蛋形器。

李靜訓墓出土蓋扁瓶。

這些玻璃製品十分珍貴,被列為國家一級文物,禁止出國(出境)展覽。

玉兔佩。

出土時,此器位於墓主胸骨之處,可能下葬時是以絲帶掛於頸部。

由此可知,此器應為墓主生前之佩飾,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玉指環。

兩件戒指均為新疆和田白玉製成,光素無紋,玉質細膩,保存完整。

出土時,兩枚戒指分別位於墓主左、右兩手指部位。

玉扣。

這件玉扣是目前所知出土較早的扣飾,出土時位於墓主身體下部。

雖在地下埋藏千餘年,仍潔白鮮亮,泛油脂光澤。

白瓷雞首壺。

瓷胎呈白色,通體施白釉,近底部無釉,表面有細冰裂紋。

整體造型挺拔秀麗,線條優美。

白瓷雙腹龍柄傳瓶。

左右兩側各塑一修長的龍形柄,龍首探入瓶口內,似在貪婪地吸吮瓶中的玉液瓊漿。

白胎白釉,胎質純凈細膩,代表了隋代白瓷的最高工藝。

青瓷平底小口盒。

釉呈淡青色,有較粗之冰裂紋開片,近底處及底部無釉,工藝細膩,十分難得。

青瓷七聯水盒。

一盒居中,其餘六盒繞成一周,肩部用瓷釉粘聯在一起。

釉為豆青色,有冰裂紋開片,是隋代青瓷中的精品。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9歲女童墓葬豪華堪比王侯

一個年僅9歲的女童,一具罕見的房形石棺葬具,『開者即死』的神秘詛咒,230餘件讓人嘆為觀止的精美隨葬品……,當這一系列的資訊組合在一起的時候,相信人們更想知道的是,究竟是怎樣的殊榮讓一個年僅9歲...

陝西出土過哪些隋代玉器

1957年,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工作者們在西安城西的梁家莊附近,意外的發現了目前保存最完整,等級規格最高的隋代墓葬——李靜訓墓。根據墓誌和有關文獻得知,李靜訓家世顯赫,她的曾祖父李賢是北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