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東漢越瓷的裝飾特點詳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東漢時期,曹娥江中游地區小仙壇窯首先創燒出成熟瓷,使越窯完成了由原始瓷向成熟瓷的轉化。

但這個時期的越窯,從成型、裝飾,到裝燒等制瓷工序都深深刻印著原始瓷製作的烙印,特別是裝飾工藝繼承了古代陶瓷藝術簡潔、樸實、對稱、均衡的特點。

東漢青瓷四系罐▲

東漢越瓷裝飾工藝有刻劃、拍印、堆貼、鏤空等幾種,在裝飾過程中體現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突出俯視的視覺效果。

為適應東漢時期人們席地而坐的生活習慣,作為生活日用品的瓷器,在裝飾過程中十分強調能引起人們視覺注意力的器物上半部分的加工,雖然當時裝飾比較簡單和機械,技法又十分原始和粗糙,但在各類器物的上腹部、頸、肩及口沿上都很下苦功。

如浙江鄞縣出土的堆塑五聯罐,其上腹部有似人樣、鳥、蟲之類堆塑,東漢五聯罐的堆塑成為吳晉時期越窯人物堆塑罐出現的錐形;又如在洗、壺、碗、盤等器物,總在肩部,頸部刻劃弦紋和水波紋,敞口器物在內底中間施水波紋和太陽紋,讓人一目了然。

東吳青瓷勺▲

第二、強調人地之間協調統一。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params:{"google_ad_client":["ca","pub","2923"+"1528"+"6638"+"5027"].join("-"),"google_ad_slot":"7278175363","google_ad_layout":"in-article","google_ad_format":"fluid","google_ad_channel":"9111232147"}});

東漢時期雖然已經創燒出成熟瓷,但制瓷業還比較落後,制瓷手工業者並沒有直接從農業中分離出來,窯匠還是邊耕作邊制瓷的農民。

表現在越瓷裝飾技法上,具有直觀、形象、簡單、質樸等特點,當時的裝飾能充分反映出當地的自然風光、勞動人民的生產生活特點和風土人情。

水波紋是最早裝飾在東漢瓷器上的一種飾紋,是越地勞動人民長期在水中勞作、水上競技的真實寫照,從紋形不同來分可分出水波紋、波浪紋或波狀紋三種。

常用尖錐形器具,刻劃在胎體上,如上虞出土東漢青瓷罐和青瓷鍾,奉化出土的東漢熹平四年熏爐等均有這種飾紋。

東漢青釉弦紋高足碗▲

第三、沿襲發展原始瓷的裝飾。

東漢時,瓷器成型還是採用泥條疊築法,因此,對瓷坯的內外壁要抹平,利於泥條粘接,加固器壁。

在外壁加固過程中繼續沿用原始瓷器的製作方法,用預先製作好的木拍或陶拍,待瓷坯半干時拍印在器物上,也有用粗細不同的繩纏繞在木拍上,再拍印到半乾的瓷坯上。

這種裝飾與原始瓷相比,其中的紋形穩中有變,原始瓷中傳統的方格紋、圓圈紋、曲折紋、繩紋、席紋等得到保留,同時出現了葉脈紋、窗欞紋、麻布紋等新的紋樣。

堆貼、鏤孔是成熟瓷裝飾上的一個重要發展,使越瓷裝飾由平面向立體轉化,為唐宋時期精雕細啄的秘色瓷出現創造條件。

堆貼是根據器物的要求,用手捏或模製的方法,把器物的耳、系或者人物、動物、亭闕等附件成形,然後再粘接到器物的相應位置上,如布紋四系罐上的四隻耳都屬此類,堆塑五聯罐上的飛鳥、人物。

鏤孔是在器物坯體未乾時,用刻刀將裝飾圖案雕通的技法,如熹平四年(175)鏤孔熏爐,當時的鏤孔僅局限於按一定圖形將器壁雕通而已,還沒有達到立體鏤空的技法。

有的器物還出現多種飾紋交叉組合的現象。

鏤空香爐▲

東漢成熟瓷的出現,改變了原始瓷裝飾單凋、呆板的格局,但無論裝飾技法還是造型都深深保留著原始瓷的烙印。

飾紋是東漢越瓷裝飾的主體,常取材於江南水鄉環境,貼近勞動人民生產、生活實際,多用幾何圖形,結構機械,組合單調,製作粗糙,構圖呆板對稱,形式單一。


東漢青釉弘紋罐▲

寧波江北區雞步山窯址出土東漢晚期器物,正趨於原始瓷向成熟瓷過渡階段,其飾紋具有這個時代的代表性;拍印裝飾操作隨便,飾紋排列規律不夠嚴謹;堆塑和鏤孔雖然技法複雜,但塑形缺乏細節,鏤孔僅限於器壁鏤通而已。

雖然東漢越瓷裝飾比較落後,但應該說,這個時期的裝飾對原始瓷最終演化為成熟瓷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時也為六朝時越瓷生,拖進一步發展打下基礎。


文章選自 / 信昶銀藝術品鑑定資料庫,2017/6/2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