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性展示昔日都城建築群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歷史的篇章翻到7世紀,洛陽,在經歷了魏晉南北朝頻繁戰亂留給城市的巨大創傷後,洗去凋敝,重施粉黛。

隋煬帝大業元年(605),一座新城跨洛河兩岸拔地而起,這就是隋唐東都洛陽城,與西京長安城並駕齊驅。

洛陽再度迎來她作為帝王之都的榮耀。

從隋煬帝在此營建都城,此後朝代更迭,都城原址沿用長達530餘年。

大唐盛世——中國古代這段最輝煌的歷史也在這裡留下了道不盡的華彩樂章。

今天,一座座高樓大廈拔地而起,一個個設施齊全的現代化社區相繼建成,城市發生了巨大變化,洛陽正在以嶄新的城市面貌屹立世人眼前。

而在考古工作者半個多世紀的努力下,當一處處遺址被發掘並重新復原,人們不禁又為這座千年古都曾經的雍容氣象而驚嘆,嚴整有序的都城規劃布局以及高超的建築技藝更是驚為天人。

定鼎門:絲路往來都城交通門戶

歷史上的隋唐洛陽城位於漢魏洛陽城以西約10公里處,橫跨洛河兩岸。

1954年,當時的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後隸屬於中國社會科學院)對隋唐洛陽城進行全面勘探,廓清都城範圍。

這座都城地跨今洛陽市瀍河區、老城區、西工區、洛龍區四個城區,定鼎門、應天門、明堂、天堂、九洲池……洛河兩岸隨處可見隋唐洛陽城遺址的印記。

對於這座古城來說,伴隨其榮辱興亡的莫過於隋煬帝營建東都同年所修建的都城外郭城正門——定鼎門。

歷史上的定鼎門位於隋唐城中軸線上,北與宮城正門應天門相呼應,南與龍門「伊闕」遙遙相對。

「入朝都城門,千年通衢路」道出了它在隋唐都城布局中所占據的重要位置。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石自社表示,「文獻記載,隋煬帝繼位第二年就遷都洛陽,千乘萬驥從定鼎門入御東都,可以想像當時是多麼聲勢宏大的進城場面。

1959年,考古人員在對隋唐洛陽城進行初勘和試掘過程中,確定了見諸史料的定鼎門的位置和結構;1998年在此基礎上與洛陽市文物工作隊對定鼎門進行合作發掘,清理出墩台、門道、隔牆、馬道、闕台和排水系統,獲得翔實資料;從2006年12月,為了配合隋唐洛陽城定鼎門遺址公園建設,考古人員再一次對定鼎門遺址進行長達一年的考古發掘,展現了定鼎門全貌。

「定鼎門遺址由平面呈長方形的墩台、三個門道、東西飛廊和左右馬道組成。

東西飛廊和東西兩闕分別位於墩台兩側,與墩台呈平行對稱分布。

」石自社說,這種門闕形制在古代城門遺址中非常獨特。

洛河南岸,沿著今洛陽市龍門大道一路南行至與古城路交叉口,西行約500米,在古城路北側赫然可見高高聳立的仿古城樓坐北朝南,兩邊闕樓拱衛,氣勢端莊宏偉。

這是洛陽市於2009年對定鼎門原址進行的遺址保護性工程,並已作為定鼎門遺址博物館對外開放。

洛陽市文物局大遺址保護辦公室主任王閣告訴記者,定鼎門保護建築整體東西長約300米,建築高約28米,總建築面積12616平方米。

從城樓邊側進入博物館,保護工程建築主體地下一層原貌展示整體定鼎門遺址。

墩台、城門基址、城牆、馬道、東西闕台包磚……儘管沒有了當初的神采,但仍能感受到定鼎門原貌的宏大規模。

歷史上隋唐洛陽城定鼎門內的定鼎門大街,即史書所載的「天街」,是當時人們通向隋唐都城繁華鬧市的交通要道。

「目前考古發掘證實這條街非常寬,文獻記載這條街『寬百步』,按考古折算,約合今140多米,考古發掘完全證實了這一記載。

這麼寬的街在現代都市中也很少能看到。

在路面上我們清理出了一層一層的車轍印痕。

」石自社告訴記者,另外郭城南門定鼎門外路面的考古發掘中發現,不但有密集的車轍印記,赤腳的腳印,還有很多牲畜的蹄印,尤其駱駝蹄印的發現,被判斷是由西域的駱駝隊從這裡經過,往來於東西方留下的,說明當時絲路的繁盛。

這也為「洛陽是一定歷史時期絲綢之路起點」的說法提供了新佐證。

2014年,定鼎門(含寧人坊、明教坊)遺址作為中國段絲綢之路申遺的重要遺產點,申遺成功。

明堂、天堂:最高權力象徵

隋唐洛陽城宮城是這座都城的中樞區域,位於洛河北岸。

1300年前,中國歷史上的女皇帝武則天在這裡改唐為周,登基稱帝,建都洛陽。

考古工作者從20世紀70年代針對這一區域進行考古發掘,一大批重要遺址被發掘,一座座見諸史書的宮殿、城門歷史面貌被還原。

2015年4月,隋唐洛陽城國家遺址公園明堂天堂景區全面建成並對公眾開放。

明堂、天堂遺址是隋唐洛陽城宮城核心區,是唐武周時期最重要的宮殿建築。

這兩座宮殿遺址位於今中州路北側和定鼎路東側。

距離隋唐洛陽城國家遺址公園明堂天堂景區約4公里,已可見高聳的寶塔式建築,這就是天堂,緊挨其東側不遠處,略矮些的尖頂式建築,遠遠可見尖頂上綴著一顆熠熠閃光的鎏金珠,那就是明堂。

石自社告訴記者,據史料記載,唐代明堂建於唐睿宗垂拱四年(688),武周明堂重建於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696)。

明堂是武周時期的宮城正殿,按禮制明堂應建在郭城之南三里之外,七里之內。

武則天標新立異,將明堂建在了宮城中心,上為嚴配之所,下為布政之居。

明堂建成後武皇於此宴賜群臣,赦天下,縱民入觀。

史書記載,明堂「高二百九十四尺,方三百尺,凡三層,下層法四時,各隨方色;中層法十二辰;上為圓蓋,九龍捧之……上施鐵鳳,高一丈,飾以黃金。

中有巨木十圍,上下通貫,栭、櫨、橕,藉以為本。

下施鐵渠,為辟雍之像,號曰萬象神宮」。

洛陽市在原址基礎上進行的遺址保護性建築——新明堂,是一座主體為仿唐風格的正八面體建築。

據王閣介紹,新明堂為一座台明復建展示的保護性建築,高33米、底寬105米,總建築面積9847.7平方米。

同時,這一保護性建築工程開創性地採用地面獨立基礎形式,建築「浮」在遺址之上,使明堂遺址本體以及周邊夯土台基得以有效保護。

進入明堂,眼前一派金碧輝煌,設計師以唐代宮廷建築與裝飾風格再現了大唐盛世武周皇家明堂的恢宏氣派。

據文獻記載,明堂有上下貫通的巨木中柱,作為斗栱梁架依附的主幹。

今天通天柱已不復存在,但柱子下面的柱礎石保存完好,其中三方上面有圓形的榫眼。

據文獻記載,洛陽宮城正殿隋稱乾陽殿,唐代先後稱為乾元殿、明堂、含元殿等,五代為朝元殿,北宋稱為太極殿。

2008年,考古工作者對宮城中心區域進行發掘工作,先後發掘清理出了明堂和天堂遺址等。

石自社說,明堂遺蹟主要由宮城正殿夯土基址、正殿宮院院門、宮院步廊、水渠等組成,形成以宮殿為中心,由宮院院門和步廊圍合而成的宮院院落而布局。

遺蹟顯示從隋到宋三期歷史,其中第二期為唐代明堂宮院院落遺蹟,基址平面呈八邊形,僅存底部夯土基礎部分。

天堂遺址位於明堂遺址西北約150米。

歷史上天堂建於明堂後不久,是武則天的御用禮佛堂,是一座塔式建築。

位於遺址公園內的「新天堂」,是一座內部鋼架結構,外觀仿唐代風格的保護性建築。

王閣介紹,重建後的天堂作為遺址保護建築,高88.18米,最下層台基為正方形,邊長84米,總建築面積13256平方米。

天堂外觀五層,內有九層,以此象徵著天子九五之尊的無上地位。

石自社說,天堂遺址遺蹟可分為五期,僅第二期(武周時期)為大型建築基址天堂遺址。

走近新天堂,在正中間可以看到天堂中心柱坑遺址,遺址完整展現了這處方形台基上有五重圓形承重基礎的建築基址,建築形制非常獨特。

石自社說,明堂和天堂是中國古代都城建設史上特殊歷史時期的兩座特殊建築,是宮殿建築史上的新氣象,改變了這一時期宮殿建築形制布局和空間高度。

明堂遺址的八邊形夯土台基與文獻記載唐高宗永徽年間明堂內樣描述的形制與規模完全一致,天堂遺址的形制布局與佛教密宗供俸佛像的曼陀羅(壇城)的形制布局極為相似,這兩座建築形制布局的揭示,是中國古代建築史上極為珍貴的實例,並具有極其重要的學術研究價值。

以天堂為坐標,西北側作為皇家園林的九洲池遺址保護展示項目即將建設完成,西南側應天門保護工程正在建設中。

石自社告訴記者,在九洲池發掘的池苑遺址,水面東西250多米長,南北150多米,裡面有很多小島,岸邊宮殿星羅棋布,可見當時宮廷園林非常精美。

此外,經考古證實宮城正門應天門也是規模非常宏大的建築群,它以城門樓為主體,兩邊是垛樓,前面是闕樓,整體布局呈倒凹字型。

往南伸出的雙面三出闕,不僅是一種建築格局,而且是一種禮儀的象徵,是中國古代宮闕最高禮制,體現出隋唐盛世國家的繁榮昌盛。

隨著這些建築群陸續被考古發掘,具體再現了東都洛陽當時的繁華景象。

「南直伊闕(即龍門)之口,北倚邙山之塞,東出瀍水之東,西逾澗水之西,洛水貫都,有河漢之象焉。

」這是《唐六典》對隋唐洛陽城建都選取地理位置優勢的描寫。

「這座都城選址以龍門、邙山這樣的自然山闕為城門闕的象徵模式,不僅顯得氣勢雄偉,而且極利於軍事防禦,這在歷代都城中是絕無僅有的。

」在石自社看來,隋唐洛陽城的形制布局與當地山川河流形勢結合,堪稱中國古代都城布局的典範。

此外,隋唐東都城以「洛水貫都」,這一點突破了洛陽以前幾座都城的布局風格。

夏都斟鄩,洛水故道在其南;商都西亳、周代王城、漢魏洛陽城也均位於洛水之陽,唯有隋唐東都城南北跨洛水兩岸。

有學者認為,這既意味著「陰陽之所和」,將洛河比作天河,體現都城「有河漢之象」,又對供水排水、漕運交通、商業貿易以及都市美化都極有利。

據《舊唐書·地理志》載,城「周圍六十九里三百二十步」,經實測為27516米,與文獻記載基本相符,其規模僅次於隋唐長安城。

整個都城由郭城、宮城、皇城、東城和含嘉倉城等部分組成。

「隋唐洛陽城並沒有像當時的唐長安城那樣將宮苑這樣的都城核心區域置於全城正中,而是偏居全城的西北高地,以建瓴之勢,控制全城制高點,同時皇城從東、西、南三面拱衛宮城,以此來體現《論語·為政》中所講:『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而其軸線偏西,也是為了以龍門、邙山為闕。

以市為主的經濟功能區布置在郭城東部洛水兩岸,隋唐時期是古代中國里坊建制發展的高峰時期。

《舊唐書·地理志一》載,「都內縱橫各十街」,《唐六典》卷七載,「凡一百三坊,三市居其中」,整個格局「畦分棋布,閭巷皆中繩墨」,石自社告訴記者,經考古勘探,隋唐洛陽城的里坊是一個一里見方的棋盤式布局,坊里規整,井然有序。

兩岸里坊街市利用洛陽天然的發達水系,開展漕運。

「歷史上的洛陽是大運河中樞,漕運發達,隋代在規劃東都城時,有意以洛水貫通,使兩岸渠道縱橫,加之瀍、澗二水匯入洛河。

當時,城內處處通漕,『天下之舟船所集,常萬餘艘,填滿河路,商販貿易,車馬填塞』,成就了隋唐洛陽城雄厚的物質經濟基礎。

」石自社說。

隋唐洛陽城:農耕文明中期典型代表

近年來,針對隋唐洛陽城的考古發掘持續開展,不僅為研究這一時期的都城史提供實證,而且為國家大遺址保護工作提供了科學依據。

在王閣看來,隋唐洛陽城整體格局中包含了諸多中國古代城市規劃模式,如空間布局軸線、城郭制度、里坊制度等,是中國農耕文明中期傳統城市的典型代表,在中國古代都城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且對我國北方和東亞各國古代城市規劃產生過深遠影響。

例如,日本7世紀後半葉到8世紀後半葉修建的藤原、難波、平城、長岡、平安五座都城的規劃設計,都明顯受到隋唐洛陽城影響。

里坊制度是中國古代城市規劃的重要貢獻。

在研究中國7—10世紀城市裡坊制度方面,隋唐洛陽城的洛南里坊遺址區是目前保存比較完好的遺址。

同時,隋唐洛陽城在隋唐時期是大運河的樞紐城市,它將國家漕運系統與城市布局進行了密切結合,是中國古代城市發展史上城市格局與物流能力直接結合的典型案例,對我國古代漕運史研究有寶貴价值。

石自社介紹,通過發掘,學界基本搞清了隋、唐至北宋時期宮城正殿及其所在宮院的形制布局和沿革變化。

特別是對宮院形制布局的揭示,為這一時期宮殿建築布局模式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資料。

中國古代都城由東漢時期的南北宮制到北魏時期單一宮城制,再到隋唐時期在宮城之南形成獨立的橫長方形皇城布局,進而演變為北宋及其以後時期的內外城相套的形制布局,為揭示中國都城制度這種承上啟下的轉折變化提供了新線索。

記者 張清俐 張杰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