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天水市博物館文物保護修復中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天天天水網記者劉蕾 實習生李紫怡

走進天水市博物館,欣賞著成千上萬件精美的文物時,眼前浮現出的是古人生產生活的場景,也不時為古人能製造出如此精美的器物而讚嘆不已。

幾百年、上千年的文物常年擺放在那裡,供人們欣賞和參觀,但是您也許沒有想到,這麼多精美的文物背後,有一些默默無聞的人在日復一日地修復和保護,才讓這些精美珍貴的文物看上去完好如初。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了解珍貴的文物是如何「永葆青春」的。

走進市博物館文物保護修復中心的金屬文物修復室,空氣里瀰漫著一股化學藥劑的味道,混雜著文物的古老氣息,這裡只有李小龍師傅一人,他正在為一件文物測量溫度。

經過介紹,他一邊忙著手頭的活,一邊為我們講述文物修復的過程。

銅器鑄造是我國科學技術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由於土壤中有害因素的侵蝕,許多青銅器一出土就有殘缺、裂隙、變形、瘤狀物、通體礦化等病害。

為了使其不再受侵害,在尊重文物原貌的基礎上,對文物進行修復。

李小龍師傅在該館干文物修復工作已經30年了,他對文物的拿捏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每修一件文物除了通過精密儀器外,主要還是靠他的手感。

他說,文物修復的過程是非常複雜的,不是拿一件文物就開始按照自己的意願和想像去粘合,而是要經過採樣、檢測、列方案、繪圖、補全、焊接、做色、緩蝕、封護等一系列工序。

而且修復的過程是漫長而又複雜的,一件文物的矯形,通常需要6個月到18個月,令其一點一點越來越接近原來的樣子。

文物修復更要遵循「修舊如舊,不改變原狀」的原則,但是文物的修復也要有可辨識性,不然就成了作假。

文物保護修復中心,是天水市博物館專門從事文物保護修復科學技術研究與實踐的部門,具有國家文物局頒發的「可移動文物修復二級資質」。

內設有分析實驗室和各類文物的保護修復室,開展包括銅器、石質、紙質等文物藏品的保護修復及相關課題項目的研究工作。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大沽口炮台19門鐵炮啟動修復

新華社天津1月2日電(記者毛振華)記者近日從大沽口炮台遺址博物館獲悉,經過兩年多的方案設計及準備,大沽口炮台的19門鐵炮正式啟動修復工作,並計劃於今年底完成修復。大沽口炮台遺址位於天津市濱海新區...

大沽口炮台遺址博物館 全方位展示方法和技術

天津日報報導 記者 劉茵 日前,大沽口炮台遺址鐵器修復工作方案設計、前期試驗等準備工作就緒。鐵器修復工作於近期開始,此次修復工作於博物館內進行。通過19門鐵炮和1件炮輪等文物和相關修覆信息,邀請...

「羅馬和平」時期石碑的保護修復

內容摘要:羅馬帝國初期的200年(公元前27年~公元2世紀)是羅馬的鼎盛時期,開創了經濟、文化、軍事、藝術前所未有的高峰,被稱為"羅馬和平"時期。本文保護修復的幾件"羅馬和平"時期的石碑原本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