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文化遺址「太重要」 兩次入選考古新發現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良渚文化遺址「太重要」 兩次入選考古新發現
新京報政解報導 (記者黃穎)今年共有25個考古項目入圍「2015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
新京報記者發現,不少入選項目是「老項目新發現」,很多項目以往做過多次發掘,有些甚至是從上世紀七十年代就開始發掘,「名氣很高」。
如四川廣漢三星堆今年再次入圍終評,有網友提出疑問:「三星堆都發現30年了,怎麼還在參評?」對此,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也在微博上幽默回應:「堆主才不會告訴你我堆才挖了千分之一」。
不過,三年兩次入圍「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的四川廣漢三星堆考古遺址,最終依然未能入選。
三星堆博物館官微在評選結束後發布微博稱,雖然沒有入選,但也很光榮,並表示「明年還會來的」。
相比廣漢三星堆,良渚文化遺址就十分幸運了。
今年是該項目第二次入圍「十大考古新發現」。
2007年,良渚文明的都邑——良渚古城被發現後,入選了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新近又確認古城外圍存在一個規模宏大的水利系統,其年代距今約5000年,是迄今所知中國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攔洪水壩系統。
其實「良渚每次都有驚喜」,昨日,北大考古文博學院資深教授嚴文明說,如果不是非常重要、太過突出,是不會讓其入選的。
他介紹,此次發現的是良渚文明遺址的一個大的水利工程,方圓幾十平方公里,有高壩在山上把水擋住形成高水庫,還有低壩在下面形成了低水庫,還有引水渠等。
這意味著這些堤壩擋了三層水,是一個水渠。
「這個規模在世界上、這麼早的時間獨一無二」,嚴文明說,這個系統的水利工程,讓人聯想到了大禹治水的傳說,「很多人懷疑,大禹是不是真的能治水?」
嚴文明稱,實際上,良渚遺址的水利工程比大禹時代還要早很多,說明大禹治水也不是空穴來風,意義自不待言。
杭州良渚發現現存最早大壩 比大禹治水早千年
在杭州市區西北郊的餘杭區瓶窯鎮,有個名為石塢的小水塘。水塘邊有一座蓄水壩,連接了兩個小山頭,它是5000多年前所修建。像這樣的古老水壩,在當地有十多條,它們共同組成了一組巨大的水利系統。這是考古...
海昏侯墓入選十大考古新發現 三星堆遺址再次落選
2015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16日揭曉,除了海昏侯漢墓考古這張「網紅臉」外,還有遼寧丹東致遠艦水下考古、湖北大冶銅綠山遺址等入圍,其中浙江餘杭良渚古城外圍遺址已是第二次入選。與往年相同,今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