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瓷器的源頭在哪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戰國仿青銅提梁盉

2016年6月6日,由上海市青浦區博物館和德清縣博物館聯合主辦的「瓷源——德清縣博物館藏原始瓷特展」在青浦區博物館展出。

展覽展期一個月,至7月5日結束。

本次特展展出了德清縣博物館收藏的近百件(套)原始瓷珍品,類型涵蓋鼎、甗、尊、甬鍾、句鑃等禮樂器、杯、盤、碗、罐等生活用具,還有水井等明器。

這些震驚天下、改變中國陶瓷歷史的發現再次呈現在世人面前。

上海市青浦區博物館展出現場

原始瓷又稱原始青瓷,是瓷器初創階段的一種製品,由制陶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而來,是中國瓷器的鼻祖。

原始瓷的發明與創燒,實現了從陶到瓷質的飛躍,在中國乃至世界瓷器發展史上均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2003年至2005年,考古工作者在江蘇無錫鴻山發現越國最強盛時期的特大型貴族墓群,發掘出土了500多件仿青銅的原始青瓷禮器和140多件原始青瓷樂器。

這些原始青瓷質地堅硬,胎色發白,釉色泛綠且成玻璃狀,厚薄均勻,而且胎釉結合好。

發掘者認為這些高等級原始瓷可與六朝時期最高等級的青瓷器相當,已達到了成熟青瓷的水平。

2007年,《鴻山越墓發掘報告》出版,書中登載的《無錫鴻山越墓出土青瓷的分析研究》分析後認為:「鴻山越墓出土的青瓷與浙江德清窯所用原料相近。

」「鴻山越國貴族墓出土的青瓷器可能為浙江德清一帶燒制。

從20世紀80年代初文物普查工作開展以後,湖州市和德清縣的文物工作者經過調查,先後發現古代窯址近50處,最早的原始瓷窯址時代可至商代,這些新發現引起了省內專家的關注與重視。

《鴻山越墓發掘報告》出版後,2007年至2008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會同故宮博物院和德清縣博物館,聯合開展了對火燒山、亭子橋窯址的發掘。

火燒山遺址

火燒山原始青瓷窯址發掘的主要收穫是發現了西周晚期至春秋晚期的3條燒制原始瓷的龍窯窯址,發掘出土了大量原始瓷器標本,器類主要有碗、盤、罐、水盂、缽、盆等,還出土了一些仿青銅禮器的卣、鼎等原始瓷產品,製作精美,燒成溫度也很高。

紋飾也多種多樣,有與同期青銅器相似的雲雷紋、勾連紋、水波紋、S形紋、絞索狀綯紋等。

裝飾手法採用刻劃、模印、堆貼等。

釉色飽滿,有青、青黃、青綠色,還發現了少量的醬褐色釉和黑釉。

發掘出的器物為確定西周晚期至春秋晚期原始瓷的更為詳細的分期提供了實物資料,證明了德清所在的東苕溪流域早在西周末至春秋早期在原始瓷生產上達到了一個頂峰。

亭子橋遺址

亭子橋遺址

亭子橋窯址考古發掘揭露出7處窯爐遺蹟,其中編號Y2是浙江省發掘的第一條保存完整的戰國時期窯床遺蹟,出土了數以噸計的原始青瓷標本以及各種窯具,也有極少量的印紋硬陶器。

出土的原始青瓷,器型除一般的碗、盤、杯、盅、缽、盂等日用器外,主要為大量的仿青銅禮器和樂器,器型有盆形鼎、盂形鼎、豆、盆、三足盆、盤、三足盤、提梁壺、提梁、鏤孔長頸瓶、尊、罐、三足壺、鑒等。

這些仿青銅的禮器,不僅造型與青銅器一致,往往還貼有青銅器常見的各種鋪首,造型工整端莊,做工精巧細緻,紋飾極其精美,大多體型碩大厚重,顯得莊重而大氣,不論是成型工藝和燒成技術,還是產品質量,堪稱原始青瓷中的精品。

仿青銅的樂器器型有甬鍾、鉤(金翟)、三足缶、懸鈴和懸鼓座,造型逼真,製作精良,胎釉質量俱佳,同樣也是原始青瓷中的佼佼者。

亭子橋窯址是首次發現的戰國時期燒造高檔次仿青銅器原始青瓷禮器與樂器的窯場。

這次發掘所見產品器類,幾乎囊括了近年來江浙地區大型貴族墓,特別是江蘇無錫鴻山越國貴族墓出土的各類原始青瓷禮器和樂器,如甬鍾、鼓座都可在這裡找到。

表明亭子橋窯址是一處專門為越國王室和上層貴族燒造高檔次生活與喪葬用瓷的窯場,據此,發掘者認為,亭子橋窯址已具有了早期官窯的性質,是一處越國時期的「官窯」。

火燒山和亭子橋的發掘震撼了陶瓷界和考古界。

2008年 4月24日至25日,故宮博物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古陶瓷研究會和德清縣人民政府聯合在德清縣舉辦了「瓷之源——原始瓷與德清窯學術研討會」,來自全國各地以及韓國、日本的80多位學者參加了會議。

2009年9月29日,由浙江省文化廳、浙江省文物局和德清縣人民政府主辦,浙江省博物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南京博物院承辦的《瓷之源——德清原始瓷窯址考古成果暨原始瓷精品展》在浙江省博物館隆重開幕。

展覽匯集了省內外多家國有文博單位收藏的原始瓷,德清塔山、亭子橋和火燒山窯址發掘出土的原始瓷和江蘇無錫鴻山越國貴族墓出土的精品在展覽上精彩亮相,舉世震驚。

就在展覽開幕的當天下午,第二屆「瓷之源——德清窯與原始瓷學術研討會」再次在德清縣召開。

在此前發掘火燒山和亭子橋窯址的基礎上,德清在2009年又調查了60多個窯址。

與會學者認為,這些窯址的發現,不僅更加確認了德清作為「瓷之源」的地位,而且還將原始瓷的燒制時間從西周戰國時期又往前推至商代,形成了一個更加完整的年代序列。

中國原始瓷分布圖

德清縣古窯址分布圖

德清從商代開始,歷經西周、春秋,至戰國時期,連續不斷,是目前國內已知出現時間最早、持續時間最長、而且是一直不間斷生產的原始瓷產地。

德清地區商周時期的原始瓷生產,無論是生產時間、生產規模,還是產品種類、產品質量等方面,在當時都是獨一無二的,在中國瓷器發展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專家們表示,已有充分理由可以認為,德清地區是商周時期的制瓷中心,是中國瓷器的發源地。

商代原始瓷罐

西周原始瓷盉

戰國原始瓷鼎

戰國原始瓷甬鍾

2014年,在浙江省文物鑑定審核辦公室專家的大力支持下,德清縣首次大規模文物徵集工作順利結束,共有2批次50件文物完整入藏,包括商周原始瓷和漢六朝德清窯黑釉精品。

其中戰國原始瓷甗、龍首把罐、平底鑒、鼓腹罐等填補了縣博物館的原始瓷藏品空白,而黑釉五管瓶、雞首壺、香薰、簋、燈、大水盂、瓷枕等則足以組成一道德清窯黑釉的靚麗風景線。

戰國原始瓷獸面鼎

東晉德清窯雞首壺

按照德清方面的說法,在經過了第三次「瓷之源」學術研討會之後,目前已基本確立了東苕溪流域德清地區是商周時期的制瓷中心,是中國瓷器的發源地。

漢六朝德清窯瓷器,尤其是黑釉精品,是德清瓷業又一座高峰,在中國瓷器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201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

泉水邊穿越萬年前的古營地和遺珍寧夏青銅峽鴿子山遺址發掘單位:寧夏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青銅峽市文物管理所項目負責人:彭菲專家點評:在遺址發掘出距今4800年、1...

德清原始瓷在杭對話河南青銅器

記者昌銀銀本報訊由杭州博物館、河南博物院、德清縣博物館主辦的《南北輝映禮樂至上――兩周時期河南青銅器與浙江原始瓷聯展》日前在杭州博物館舉行。 原始瓷與青銅器,雖材質迥異,工藝有別,卻是凝聚距今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