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盜瑾妃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938年, 瑾妃墓被盜, 當時墓中還有瑾妃屍體, 盜墓者盜取了大小百十件金銀玉石器物, 比如銀殼懷表、鑲玉雲頭金扁方。

瑾妃(1873 年—1924 年),光緒帝妃嬪

◘ 1938年11月初一個月黑風高的晚上,河北省易縣清西陵內寂靜無聲。

突然間,8個鬼鬼祟祟的黑影冒了出來,直奔坐落在崇陵東側的崇陵妃園寢,這裡埋葬著光緒皇帝的兩個妃子—瑾妃和珍妃。

在陵寢的三座門裡,北面有兩座寶頂,矗立在長方形磚石月台之上,寶頂下面就是地宮。

盜墓賊選擇了東邊月台和寶頂稍大的一座,使用炸藥連點三炮,地宮的大門瞬間被炸了個大窟窿。

其中一個叫李紀光的順著「蜈蚣梯子」麻利地下到了券底,只見整座地宮十米多長、八九米寬,南面是石門,用長條石頂著;北面是寶床,上面安放著棺槨,光緒的妃子就長眠在裡面。

李紀光一步竄到寶床上,拔出斧子就砍,沒幾下就把棺槨打了個洞。

用手鋸將洞鋸成一個能夠鑽進人的圓窟窿後,他取過油燈往裡一照,直嚇得「啊」的一聲,險些將手中的油燈驚落在地。

原來棺槨里的屍身尚未腐爛成枯骨,頭戴著朝冠,身穿朝服,手裡拿著玉石,腰間掛著錦囊,身邊放著如意。

其臉上的皮肉尚存,五官依稀可辨,尤其是那雙半閉微睜的眼睛,總有種死不瞑目的感覺。

這是20世紀80年代的電影《夜盜珍妃墓》里盜墓賊盜掘妃子墓的場景。

電影以1985年河北省政協編輯出版的文史資料文集《夜盜珍妃墓》為粉本改編而成。

根據當時參與盜掘的當事人關友仁回憶,儘管李紀光是個盜墓老手,但也被眼前的情景嚇傻了,他沒想到墓主的屍體竟然沒有腐爛。

上面的夥伴接連喊了他好幾聲,他才回過神來,將半個身子鑽進棺材內搜尋寶物。

珍妃(1876年—1900年),光緒帝妃嬪

◘ 在搜尋寶物的時候,李紀光特意留了個心眼,將自己喜歡的寶貝有意漏了下來,藏在棺角處,打算日後找機會再回來取。

關友仁等人見李紀光在地宮內好久沒上來,擔心出事,趕緊催他快上來。

李紀光聽到上面的人催了,便隨身帶著寶物爬了上來,將寶物全都倒在了地上。

這回輪到大伙兒驚呆了:大小百十件金銀玉石器物,金閃閃、沉甸甸,全是好東西。

很快,崇陵妃子墓被盜東窗事發。

當時已被日本人扶植為「偽滿洲國」皇帝的溥儀得知之後,立馬派軍隊來保護祖墳,並開始偵查盜墓賊。

這伙盜墓賊聞訊之後紛紛逃離了家鄉,只剩下李紀光留在了易縣。

瑾妃墓

◘ 李紀光也是個戲劇性的人物。

本來這件事情保密工作做得挺好,只要他活得小心一些,就不會被人抓住把柄。

沒曾想這人是個光棍,家裡窮得娶不上媳婦,在盜了妃子墓後,突然成了飯店的常客。

一次喝醉了,得意忘形,露出了腰間的一大包洋錢,在大街上上躥下跳,招惹許多人圍著看熱鬧,引起了偽滿軍隊的懷疑,當即把他抓了起來。

李紀光經不住折磨,全盤供出了盜墓的實情和同夥,不久就腦袋搬家了。

這一伙人當中,還是關友仁最聰明。

當時他知道東窗事發,立刻帶著贓物開溜,闖關東去了。

這一去就是27年,直到1965年才敢回村。

好在政府並未追究他的責任,還讓他到陵區工作。

正是因為他的口述,這段傳奇的經歷才得以公之於眾。

不過,關友仁回憶中的很多細節,卻引起了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的懷疑。

其中最大的疑點就是,關友仁他們當年盜的,真的就是「珍妃墓」?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慈禧攜光緒帝倉皇西逃,臨走時下令將珍妃推下井中。

太監崔玉貴還不忘往井裡投了兩塊大石頭。

年輕的珍妃就這樣被殘忍地殺害了。

過了一年半有餘,珍妃家人才獲准打撈珍妃遺體,弟弟志錡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遺體打撈上來,草草埋在了北京西直門外田村。

到了1915年11 月,珍妃才以貴妃葬儀,埋葬在光緒陵旁邊的崇妃園寢。

珍妃和瑾妃墓

試想一下,一個在水井裡泡了一年半的屍體,怎麼可能像盜墓賊描述的那樣保存完好,「尚未腐爛」呢?很有可能,當年被盜的墓葬是珍妃姐姐瑾妃的墓,兩者東西相望,陵寢的制式又類似,盜墓賊因為迷信,把「眼睛微睜」的屍體當做受辱而死的珍妃。

更何況,清代的皇家葬俗,以東為尊,珍妃生前的地位遠沒有瑾妃高,怎麼可能葬在瑾妃的東邊呢?所以學界一致認為,被盜的應該是瑾妃墓,「夜盜珍妃墓」,應該改成「夜盜瑾妃墓」才對。

採訪、文/ 項晨

插畫 / 李清睿

《夜盜瑾妃墓》選自《藝術商業》7月刊,文章有刪減,購買雜誌請點擊下方的『閱讀原文』。

《藝術商業》7月刊封面

讓|藝|術|贊|美|生|活

關於我們——這是一頁掌上日報

承接權威專業雜誌《藝術商業》的優良基因

立足藝商獨特的關注視角

用耳目一新的藝術細節裝點您的生活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內容 歡迎分享給您的朋友

點擊左下角 閱讀原文即可訂閱雜誌

展覽推薦|潮流|知識閱讀|視界|藝術人物

封面故事|藝典圖志|藝術生活|人物|全景展覽|藝術機構|市場趨勢

本微信平台刊登文圖所有權歸《藝術商業》所有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