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佛像遭「毀容式修復」,別把文物搞成「奶奶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導言:對於歷史遺蹟特別是建築物方面,國際上通行的修復原則是「以舊補舊」,最大限度地保留文物的原貌。
】
網友微博爆料
文 |沐瑾
近日,一組被「野蠻」修復的古代佛造像在網絡上引起了不小的爭議。
古樸、渾厚的佛造像被刷上了一層彩漆,奼紫嫣紅。
佛像原本的造型、髮飾、衣品紋絡及莊嚴感也蕩然無存,被網友稱為「毀容式修復」「農家樂審美」,很多業內人士則深感痛心。
經求證,這組圖片中的佛像分別來源於安岳石窟及廣安金鳳。
四川安岳是目前已知的中國古代佛教造像遺址最集中的縣,在2000年普查時已發現歷代石窟造像218處,造像10萬餘尊,尤以唐代造像的宏偉和兩宋造像的精美著稱於世。
8月5日,安岳縣官方微博發布峰門寺摩崖造像被重繪的情況說明,稱峰門寺開鑿於南宋,1995年當地群眾自發捐資,對峰門寺進行培修。
由於缺乏文物保護意識,群眾聘請工匠對龕內造像進行重繪。
其實這並非個例,我曾接觸過一個案例,某寺廟修補壁畫時,不在原畫基礎上進行填補,而是徹底將這些具有極高歷史價值的壁畫進行了裁割,理由是如此裁割便於保存。
而負責修復的人員也非專業人士,而是當地的一些畫家,各畫家畫風迥異,這使得這些被修復過後的壁畫已經完全喪失了統一的原貌,成了現代繪畫作品的大雜燴。
安岳縣文物管理局回應
對於歷史遺蹟特別是建築物方面,國際上通行的修復原則是「以舊補舊」,即在文物原有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保留文物的原貌,根據文物本身的年代及主要組成成分進行合理的恢復與修葺。
但目前國內文物修復的現狀並不樂觀。
原因一方面是由於修復工藝、修復人才的缺失與斷代,以及用人制度的僵化。
這使得很多有著傳統文物修復技術的工匠無法真正參與其中,而一些工人則未經系統培訓在一知半解的情況下進行修復工作。
除此之外,缺乏對文物遺存狀態的動態調查和記錄,也是導致文物被破壞的原因。
很多文物處於荒山野嶺,且點多面廣,這使得保護工作變得尤為艱難,讓很多盜取者有了可乘之機。
另外普通民眾對文物知識匱乏,對於文物價值的認知有限,有時甚至「好心辦了壞事」。
因此文物修復工作者需建立一份完整的文物檔案記錄,包括田野調查、文物受損情況、修復工程報告等內容, 為修復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
再者我國一些地方熱衷於爭當歷史名城,存在重經濟、輕文物的思想,在文物修復過程中也存在冒進和功利的傾向。
對此,相關部門顯然要有清醒的認識,如果毀掉了這些文物,造成歷史研究斷代及某部分文明史的空白,那就可能「一失足成千古恨」。
沐瑾(藝術行業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