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團隊 大事業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018年2月16日,大年初一,由國家文物局主管的文博考古全行業全國性權威媒體——《中國文物報》,以《小團隊 大事業》為題,用長達3000多字半個版面的篇幅,全方位、深層次報導了黃石市工業遺產保護利用工作。

新春伊始的「開門紅」,激勵著黃石市文物局全體同仁在新的一年更加奮進,全力以赴做好黃石工業遺產的守護和利用工作。

工業遺產是一個城市工業發展的縮影,也是一個國家工業發展的見證。

黃石地區礦冶文化傳統源遠流長、傳承至今。

數千年的礦冶文化生產活動,為黃石留下了數以百計的與礦冶生產活動相關的古代遺址和近現代工業遺產。

這些時代跨度長、類型豐富的工業遺產集中保存在一個城市,在全國乃至全世界少見。

2012年11月,黃石礦冶工業遺產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這是我國首次將工業遺產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也是中國唯一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的工業遺產。

對於這一全國獨特的優勢,黃石市文物局滿懷對歷史的敬畏、對文化的崇敬,用心靈感悟文化,用行動守護遺產。

黃石市文物局(湖北水泥遺址博物館)是2015年5月新成立的正縣級事業單位,兩塊牌子,一套班子,編制內工作人員10名。

單位雖小,人員雖少,但秉持「小團隊干出大事業的豪氣」和「辦法總比困難多的勇氣」,近年來在國家文物局、湖北省文物局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在統籌抓好文物保護利用各項工作的同時,積極探索新型文化遺產——工業遺產的保護利用工作,在全國作出了引領和示範。

2016年5月,銅綠山四方塘遺址入選「2015年度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2016年8月,銅綠山古銅礦遺址獲「持續開採時間最長的古銅礦」大世界基尼斯之最;2016年9月,華新水泥廠舊址入選首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2016年11月,首屆中國工業遺產保護與利用高峰論壇在黃石召開並通過了「黃石共識」;2017年11月,中國城市工業旅遊綜合競爭力百強榜單發布,黃石名列全國第九,全省第一;2017年12月,第二屆中國工業旅遊創新大會在黃石召開;2017年12月,漢冶萍公司——大冶鐵廠被工信部列為第一批全國工業遺產;2018年1月27日,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第一批)公布,黃石市三處上榜,占湖北省的「半壁江山」……一個個榮譽見證了黃石工業遺產保護利用的奮進足跡,也鞭策著黃石文物部門向一個又一個更高的目標奮勇前進。

加強領導,完善機構

2011年湖北省政府設立「湖北黃石工業遺產片區」後,黃石市文物局積極爭取黃石市委市政府的重視,從體制機制上創新,成立以市長為組長的「黃石工業遺產片區保護及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領導小組」,在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區,把華新水泥廠舊址(300多畝)、東鋼舊址(1200多畝)等作為工業遺產保護起來。

2016年,又促成政府把工業遺產保護與利用納入城市發展戰略,成立「加快工業遺產保護與利用,推動黃石城市轉型發展」領導小組,市長擔任領導小組組長,統籌推進黃石工業遺產保護、老城區改造、發展工業旅遊等工作。

健全法規,依法保護

在黃石工業遺產保護利用過程中,黃石市文物局著力推進保護工作法制化進程,先後以政府名義出台了《黃石工業遺產保護管理暫行辦法》、《銅綠山古銅礦遺址保護管理辦法(試行)》等多個規範性文件。

2016年,黃石市文物局搶抓湖北省新賦予地方立法權的有利契機,積極推動並參與起草《黃石市工業遺產保護條例》。

2016年9月14日,《黃石市工業遺產保護條例》經湖北省人大常委會批准通過,已於2017年1月1日起施行,這是黃石行使地方立法權後出台的首部實體地方性法規,也是湖北省新獲得立法權的市州首部獲批的實體性法規,同時也是全國首部工業遺產保護的地方性法規。

《條例》施行後,把黃石工業遺產保護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有力促進了黃石工業遺產保護工作的規範化、制度化和常態化,也為黃石礦冶工業遺產申遺工作奠定了基礎。

開展普查,摸清家底

為摸清黃石工業遺產家底,為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工業遺產資源、制定保護政策和規劃提供科學依據,黃石市文物局爭取政府成立以分管副市長為組長的普查工作領導小組,對全市境內1840年1月至1979年12月的民族工業企業、建築、設備設施等遺存及圖紙、文件、影像資料等,進行全面大普查。

普查歷時8個月,對市域範圍內80多家工業企業200多個工業遺存點進行了測量、攝影和文史研究,基本摸清了黃石工業遺產家底。

目前,黃石市文物局正在組織專家編制普查報告,並將報市政府公布工業遺產名錄、工業遺產的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

緊盯項目,精心實施

根據國家文物局的立項批覆,近年來組織完成了《銅綠山古銅礦遺址白蟻防治方案》、《漢冶萍煤鐵廠礦舊址修繕工程設計方案》、《華新水泥廠舊址安全防範工程(一期)方案》、《華新水泥廠舊址保護與展示利用方案》等10多項方案的編制工作,完成了《銅綠山古銅礦遺址保護規劃》、《華新水泥廠舊址保護總體規劃》的編制工作,精心組織實施了文物本體修繕保護與展示利用、環境整治、考古研究等重大工程。

銅綠山古銅礦遺址近年來爭取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專項經費3000多萬元,開展了遺址核心區、一般保護區的白蟻防治工程和Ⅶ號礦體1號點保護工程。

銅綠山考古遺址公園已被列入第二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並開工建設銅綠山古銅礦遺址博物館新館。

新館建設面積1.2萬平方米,總投資1.2億元,目前主體工程基本完工,預計2018年12月對外開放。

漢冶萍煤鐵廠礦舊址修繕工程項目已啟動招投標程序。

華新水泥廠舊址文物保護工程是國內最大的工業遺產保護修繕項目,由黃石市文物局作為業主單位組織實施。

工業遺產是新型的遺產類型,工業遺產修繕保護國內沒有成熟經驗可供借鑑,在前期封閉施工的近兩年時間內,黃石市文物局迎難而上,努力克服人手少、任務重、時間緊的困難,從方案設計到工程施工,邊實踐、邊摸索,堅持「修舊如舊」的修繕原則,認真研究,科學管理,精心組織實施華新舊址文保項目建設。

短短兩年時間內,核心區內主要價值承載的文物本體已經完成或正在進行保護修繕工作,變化巨大,成效顯著。

特別是在2017年,為了迎接中國地礦科普大會和全國第二屆工業旅遊創新大會在黃石召開,保證湖北水泥遺址博物館在「兩節」期間局部對外開放,讓優秀的文化遺產惠及民眾,黃石市文物局在華新舊址文保項目實施過程中,領導帶頭,加班加點,項目組的同志一人多崗,在完成日常文物工作的同時,每人還承擔了3—4個文保項目的監管工作,連續四個多月沒有休過一天假,像「釘子」一樣盯在工地,有的同志帶病堅持工作,即使在醫院住院期間,也是心系項目建設,常常是上午接受治療,下午趕往項目工地。

在黃石市文物局全體同仁的共同努力下,2017年12月,如期實現了湖北水泥遺址博物館局部對外開放的目標,華新水泥廠舊址1-3號濕法迴轉窯和包裝車間兩處中長期展覽的展陳工作和「黃石工業文明展」、「冷軍油畫作品展」、「水泥藝術製品展」、「華新百年圖片展」、「青銅器展」等五個臨時展覽面向公眾免費開放。

工業遺產的「活化」利用工作,受到社會的廣泛讚譽和高度認可。

開放短短兩個月,前來參觀的市民和遊客近9萬人次。

深化研究,加強宣傳

一是整合礦冶文化研究機構,成立「黃石礦冶文化研究會」,開展了黃石工業遺產突出普遍價值研究系列研討活動,完成了一批研究課題;二是充分利用各種新聞媒體和輿論平台,對黃石礦冶文化工業遺產進行全方位的宣傳;三是舉辦「中國(黃石)礦冶文化論壇」、「黃石礦冶工業遺產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中外專家諮詢會」等活動,推介展示黃石工業遺產魅力。

2016年,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湖北省文物局、黃石市政府聯合主辦,黃石文物局承辦了首屆中國工業遺產保護與利用(黃石)高峰論壇,來自國內外的專家學者、全國數十個省市文物部門、文博單位負責同志共170多人薈聚黃石,深入探討中國工業遺產保護與利用重大理論實踐問題,為黃石工業遺產保護和利用把脈問診,並通過了工業遺產保護的行業共識性文件《黃石共識》。

人民網、鳳凰網、新華網等國內主流核心媒體進行了60多篇次的報導和轉載。

今年,我們將舉辦第二屆中國工業遺產保護與利用(黃石)高峰論壇,進一步擴大黃石工業遺產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展示中華礦冶文化和近代工業文明。

文物是精神標識,是國家名片。

黨的十九大提出要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

黃石市文物局這個短小精悍、務實重行的團隊將不忘初心、繼續前行,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和有關部門的關心支持下,更好地肩負起全新的文化使命,推動早日將黃石礦冶工業遺產申遺成功,為全國全省文物工作再添新名片。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